首页期刊导航|热带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余新炳

月刊

1672-3619

xulyw@tom.com

020-8733319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热带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广东省寄生虫学会主办,中山大学中山医院寄生虫学研究所,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承办,编委会由全国及香港知名的寄生虫学,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十余位专家组成,发行全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及卫生医疗部门及港澳、台湾、英美地区。本刊专业论文起点高,质量优,印刷精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78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彭献华李冰冰李晓琳雷国锋...
    973-976,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病原体耐药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78例呼吸道感染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病原体类型以及病原体耐药情况.结果 378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共检出病原体99株,检出率为26.19%.其中革兰阳性菌38株(38.38%),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52株(52.53%),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真菌2株(2.02%),病毒7株(7.07%);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在年龄、发病季节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15、18.483,P均<0.05);药敏分析显示,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50%以上),对万古霉素、美罗培南较敏感.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氨卡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多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较敏感.结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病原体分布在年龄和季节上存在明显差异.

    呼吸道感染儿童流行病学病原体

    重症肝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NLR、MLR的预测价值

    侯光华付胜兰徐美华胡启江...
    977-980,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肝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对重症肝病合并感染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肝病患者120例,根据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31)和未感染组(n=89).记录感染组患者感染部位分布情况,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NLR、ML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重症肝病患者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MLR对重症肝病合并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 感染组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以腹腔感染、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分别占35.48%(11/31)、25.81%(8/31).感染组NLR、MLR分别为(3.55±0.38)、(0.45±0.07),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2.53±0.35)、(0.31±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67、12.037,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hild-Pugh分级、糖尿病、贫血、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次数、置管时间均为导致重症肝病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NLR+MLR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995,95%CI 为 0.987~1.000,明显高于 NLR(AUC=0.982,95%CI:0.963~1.000)、MLR(AUC=0.944,95%CI:0.885~0.980)单独检测.结论 重症肝病合并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以腹腔感染、呼吸系统感染为主,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联合检测NLR、MLR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重症肝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清PCT/ALB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周达叶芸宇郭宗琳
    981-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白蛋白(ALB)水平,探讨PCT/ALB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MHD治疗的8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23)和未感染组(n=61).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PCT水平,使用溴甲酚绿法检测ALB水平,计算PCT/ALB.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PCT、ALB水平及PCT/ALB对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MHD患者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感染组 PCT、PCT/ALB 分别为(21.76±1.47)ng/mL、(0.65±0.06),高于未感染组(18.32±1.39)ng/mL、(0.46±0.05),ALB(33.61±4.36)g/L 低于未感染组(40.12±5.0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57、14.687、5.441,P均<0.001).PCT、ALB及PCT/ALB诊断老年MHD患者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95%CI:0.746~0.841)、0.814(95%CI:0.769~0.864)、0.926(95%CI:0.881~0.976).感染组合并糖尿病人数比例、B 型脑尿钠肽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t=9.957、12.580,P均<0.01).结论 PCT/ALB在老年MHD细菌感染患者中呈高表达,可作为诊断老年MHD患者是否发生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

    降钙素原白蛋白维持性血液透析细菌感染

    miR-142-3p和miR-497-5p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段杨平章珊珊卢晓莉刘伟靓...
    985-98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微小RNA(miR)-142-3p、miR-497-5p表达水平,分析其对GDM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妇产科行产前检查的142例GDM孕妇作为GDM组,另外随机选择一般资料与GDM组匹配的142名正常糖耐量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血清miR-142-3p、miR-497-5p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42-3p、miR-497-5p水平对孕妇发生GDM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DM组患者miR-142-3p水平、有糖尿病史占比、经产妇占比、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升高,血清miR-497-5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03、6.818、9.551、8.781、9.054、6.464、9.475、11.671、7.883,P均<0.05).miR-142-3p、miR-497-5p联合检测预测孕妇发生GD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8,敏感性为73.24%,特异性为82.39%,优于各自单独诊断(Z=4.379、3.170,P均<0.01).结论 GDM患者血清miR-142-3p表达显著上调、miR-497-5p表达显著下调,二者联合对孕妇是否发生GDM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妊娠期糖尿病微小RNA-142-3p微小RNA-497-5p

    不同年龄患儿不同类型标本的人巨细胞病毒-DNA检出率分析

    谢昕任益慧史利欢范朋凯...
    989-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尿液和母乳的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DNA在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检出情况,为HCMV相关疾病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2月收集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HCMV-DNA检测的临床标本共81 641份,对不同年龄段患儿不同类型标本的HCMV-DNA以及患儿母亲母乳HCMV-DNA检出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血浆、尿液和母乳的HCMV-DNA阳性率分别为11.40%(8 588/75 302)、35.34%(1 356/3 837)、61.93%(1 550/2 503),血浆与尿液、母乳的 HCMV-DNA 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 903.85、5 459.36,P均<0.001),尿液与母乳的HCMV-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1.95,P<0.001).不同性别患儿血浆和尿液HCMV-DNA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3、2.07,P均>0.05).不同年龄组间比较,血浆和尿液HCMV-DNA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 466.71、1 062.20,P均<0.001).Bonferroni法对不同组间两两比较,不同年龄组间血浆HCMV-DNA阳性率,除≤21d和>6个月~1岁组间、>21 d~3个月和>6个月~1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血浆HCMV-DNA阳性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年龄组间尿液HCMV-DNA阳性率,除≤21 d和其余各年龄组间、>21 d~3个月与>3~6个月、>6个月~1岁和>1~3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年龄组间尿液HCMV-DNA阳性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得出,患儿血浆HCMV-DNA阳性率与尿液HCMV-DNA阳性率成正相关(r=0.50,P<0.001);母乳HCMV-DNA阳性率与血浆、尿液HCMV-DNA阳性率无相关性(r=-0.17、0.04,P均>0.05).结论 不同年龄组患儿不同标本类型HCMV-DNA检出率不同,母乳HCMV-DNA检出率高于血浆和尿液,对HCMV感染患儿进行DNA检测时,应结合患儿年龄、生理特性,优先选择检出率高的标本类型,以此来提高HCMV-DNA的检出率.

    人巨细胞病毒血浆尿液乳汁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

    孙茜孟燕张佳钱金娜...
    994-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合并肺部感染中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n=51)和无肺部感染组(n=69).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计数(WBC)和SII,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SII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肺部感染组CRP、TNF-α、NLR、SII 分别为(43.56±10.17)mg/L、(2.79±0.36)ng/L、(6.52±1.44)、(1 485.09±37.63),高于无肺部感染组的(3.75±1.01)mg/L、(1.82±0.27)ng/L、(3.15±0.48)、(815.92±3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40、16.872、18.146、107.610,P均<0.05).ROC曲线显示,SII预测支气管哮喘患儿合并肺部感染的敏感度为88.00%,特异度为80.00%,曲线下面积(AUC)为0.874,95%CI:0.749~0.951.结论 SII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合并肺部感染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标志物分析

    袁超祁莹祥
    998-1002,1007,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并发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标志物,为临床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0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确诊的SMPP患儿121例.根据住院期间胸部彩色超声检查是否出现胸腔积液,将患儿分为并发胸腔积液组(n=53)和未并发胸腔积液组(n=68).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α1-酸性糖蛋白(α1-AG)、红细胞沉降率(ESR)、D-二聚体(D-D)、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血糖(Glu)],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预测指标与胸腔积液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胸腔积液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并发胸腔积液组年龄、发热天数、住院天数、肺不张和肺外损害发生率、NEUT%、CRP、α1-AG、ESR、D-D、LDH、ALB、LDH/ALB、糖皮质激素使用率、阿奇霉素起效时间高于未并发胸腔积液组,24h降钙素原清除率(24hPCTc)低于未并发胸腔积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t/Z=6.771、6.383、3.970、3.810、9.062、6.546、20.911、4.509、7.901、10.178、8.515、6.358、9.283、39.207、6.103、8.910,P均<0.05).α1-AG、LDH/ALB、24 h PCTc为混杂因素校正后SMPP患儿发生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P均<0.05).α1-AG、LDH/ALB、24 h PCTc及以上指标协同预测SMPP患儿发生胸腔积液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0.759、0.668 和 0.912,协同预测的效能最高(Z=5.003、6.245、6.49 1,P均<0.05).结论 α 1-AG、LDH/ALB、24 hPCTc水平可用于评估SMPP患儿发生胸腔积液的风险,3项指标协同预测的效能最高.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胸腔积液α1-酸性糖蛋白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24h降钙素原清除率儿童

    APACHE Ⅱ评分联合PA、PCT、IL-6对创伤性休克伴感染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价值

    王曼刘静陈彬王建军...
    1003-1007,封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创伤性休克伴感染患者的病情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血清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的关系,及上述指标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感染作为观察组(n=80),未合并感染作为对照组(n=40).观察组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分为轻度组(未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n=48)和重度组(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n=32),再根据28 d死亡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出院病情显著改善,n=43)和预后不良组(死亡或在ICU住院时间>1月,n=37).统计入院2 h观察组和对照组APACHE Ⅱ评分和血清PA、PCT、IL-6水平,统计治疗7 d观察组亚组APACHE Ⅱ评分和血清PA、PCT、IL-6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对创伤性休克伴感染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入院2h,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血清PCT、IL-6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P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33、2.315、2.467、2.303,P均<0.05);轻度组APACHE Ⅱ评分、血清PCT、IL-6水平均低于重度组,血清PA高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73、7.002、5.987、4.774,P均<0.05).治疗7 d后,预后良好组APACHE Ⅱ评分、血清PCT、IL-6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A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82、3.123、2.857、4.195,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2 h患者APACHE Ⅱ评分、血清PA、PCT、IL-6水平及联合检测对创伤性休克伴感染严重程度评估概率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 0.762(95%CI:0.654~0.850)、0.811(95%CI:0.707~0.890)、0.799(95%CI:0.694~0.880)、0.839(95%CI:0.739~0.911)、0.943(95%CI:0.868~0.983),且单一指标 AUC 均低于联合预测(Z=3.311、3.009、2.567、2.737,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7 d患者APACHE Ⅱ评分、血清PA、PCT、IL-6水平及联合检测对创伤性休克伴感染预后预测概率AUC依次为0.621(95%CI:0.506~0.727)、0.656(95%CI:0.541~0.758)、0.670(95%CI:0.556~0.771)、0.664(95%CI:0.550~0.766)、0.804(95%CI:0.700~0.884),且单一指标 AUC 均低于联合预测(Z=3.219、3.053、2.957、2.955,P均<0.05).结论 APACHE Ⅱ评分联合PA、PCT、IL-6对创伤性休克伴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创伤性休克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前白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

    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 CA125、CYFRA21-1、MMP-9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韩卫张东远
    1008-1011,1025,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癌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分析其与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4年3月于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就诊的NSCLC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排除相关禁忌证后,予以顺铂+紫杉醇化疗方案,化疗4个周期后根据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组(n=0)、部分缓解(PR)组(n=27)、疾病稳定(SD)组(n=34)、疾病进展(PD)组(n=19).根据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23)和非感染组(n=57).所有患者化疗前后收集外周血,测量血清CA125、CYFRA21-1、MMP-9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125、CYFRA21-1、MMP-9对NSCLC化疗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化疗后患者血清CA125、CYFRA21-1、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93、9.458、6.818,P均<0.001).PR组、SD组患者化疗后CA125、CYFRA21-1、MMP-9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R组=3.010、17.524、3.219,P均<0.05;tSD组=9.689、10.879、6.411,P均<0.05);PD组患者化疗后CYFRA21-1较化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90,P<0.001).80例NSCLC患者中,感染组患者血清CA125、CYFRA21-1、MMP-9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06、6.543、5.128,P均<0.001).ROC 曲线提示,CA125、CYFRA21-1、MMP-9预测 NSCLC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灵敏度分别为72.5%、77.6%、69.7%,特异度分别为79.9%、76.3%、73.9%,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0.846、0.864,3 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为 81.6%,特异度为 72.2%,AUC 为 0.920.结论 CA125、CYFRA21-1、MMP-9水平与NSCLC患者化疗疗效及化疗后肺部感染有显著的关联,且对化疗后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非小细胞肺癌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基质金属蛋白酶-9

    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出现麻醉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及氧化应激水平变化

    李爽纪泽庆朱叶张蒙...
    1012-1015,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出现麻醉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氧化应激指标对其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全麻下行手术术后发生围术期感染患者90例研究对象作为感染组;另外选择同年龄段、知情同意且未发生围术期感染的患者218例作为未感染组.入组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由专人登记、记录一般资料,再对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两组术前、感染组在出现发热症状前1 d、未感染组在手术结束后第2天分别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出现麻醉相关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气管通气道、深静脉动脉穿刺、合并糖尿病、钠石灰更换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5.758、4.250、6.122、1 1.590,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出现麻醉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为气管通气道为气管导管、进行深静脉动脉穿刺、合并糖尿病、钠石灰更换次数<1次/d(P均<0.05).两组患者术前SOD、MDA、CA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感染组SOD、CAT水平均低于未感染组,MDA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48、9.346、5.234,P均<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SOD(AUC=0.866,95%C/:0.825~0.907,临界值为 22.37 U/L)、MDA(AUC=0.666,95%CI:0.597~0.736,临界值为54.29 U/L)、CAT(AUC=0.811,95%CI:0.763~0.860,临界值为34.79 U/L)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出现麻醉相关感染均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 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出现麻醉相关感染危险因素相对较多,临床应针对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麻醉相关感染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过氧化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