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加工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

李斌

半月刊

1001-3814

rjggy@vip.163.com

029-38316271 38316273

713102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热加工工艺/Journal Hot Work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铸造、锻压、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介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实用热加工技术信息。本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是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常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有色金属文献数据库、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Page One数据库等10余种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主要荣誉: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扭转变形制备的梯度结构镁合金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魏中顺蓝永庭贾勉华振虎...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镁合金的强度和塑性相对较低,且难以同步提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呈梯度结构的晶体缺陷可有效提升材料强度,优化其韧性,实现强度与韧性的完美契合.通过扭转变形的方式可向镁合金材料内部引入晶体缺陷梯度结构,实现各梯度层之间相互作用与相互协调,从而极大优化和改善镁合金材料的整体性能.综述了采用扭转变形方式制备梯度镁合金材料的研究背景、制备原理、微观组织特点以及性能影响,论述了利用扭转变形方式优化镁合金材料性能的应用前景.

    镁合金扭转变形梯度结构强韧化多功能性

    W掺杂VO2(M)粉体研究进展

    孙恒辉周汶燕王丹袁新强...
    10-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W掺杂M相VO2(W-VO2(M))发生热致半导体-金属相变的温度可低至室温,在智能窗领域应用潜力巨大.在"双碳"背景下,继续开展W-VO2(M)合成及其在智能窗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W单元素掺杂、含W共掺杂和核-壳结构含W 掺杂 3 个方面系统梳理了 W-VO2(M)粉体的研究情况,分析了 W、Ti 共掺杂 M 相 VO2(W/Ti-VO2(M))粉体研究的可行性.最后,提出W/Ti-VO2(M)与SiO2 复合形成核-壳结构(W/Ti-VO2(M)@SiO2)粉体的研究思路.

    W掺杂VO2(M)粉体热致相变智能窗

    基于磁控溅射的氮化物薄膜摩擦与腐蚀性能研究

    刘凡林诗翔张明权杨秀杰...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磁控溅射法在Ti45Nb合金表面溅射了TiN、ZrN和ZrTiN无毒陶瓷薄膜.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样品的微观以及相结构进行了表征.样品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往复式摩擦试验机进行评价,而其腐蚀性能通过Tafel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测量来评价.结果表明:薄膜的结构都为面心立方结构,且都沿(200)方向择优生长.相比于TiN和ZrN薄膜,ZrTiN薄膜为合金化复合薄膜,改变了TiN、ZrN薄膜柱状晶生长模式,由柱状晶生长转变为小单晶聚合生长为多晶,形成更加致密的薄膜.此外,与Ti45Nb合金相比,不同氮化物薄膜改性的Ti45Nb合金的磨损率降低了两个数量级,其中ZrTiN薄膜具有最低的磨损率.在模拟体液中,ZrTiN薄膜改性的Ti45Nb合金的耐腐蚀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磁控溅射氮化物薄膜摩擦磨损电化学腐蚀

    AZ31B镁合金表面镍基复合镀层的制备及耐蚀性能研究

    李昆达张建强赵慧敏范爱兰...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以AZ31B镁合金为基体,采用化学镀与脉冲电镀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了Ni-P/Ni复合镀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镀层表面的形貌和成分.通过电化学极化、阻抗测试和接触角研究了该复合镀层的耐腐蚀性和疏水性.结果表明:峰值电流密度为 30 mA/cm2 时,镀层的晶粒最细致,接触角最高为 117.3°,自腐蚀电位最高(-0.4510 V),腐蚀电流密度最低(1.94×10-7 A/cm2),阻抗值最大,明显优于镁合金基体,这说明该复合镀层可提高镁合金疏水性和耐腐蚀性.

    镁合金化学镀脉冲电镀耐腐蚀性疏水性

    不同阴极运动状态下镍-金刚石刀具性能研究

    马凯强马会中张兰李纳...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超薄镍-金刚石刀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对刀具的成分及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探究了不同阴极运动状态对刀具微观结构、硬度、耐磨性及金刚石微粒均匀性的影响.首次采用阴极自旋转方式制备镍-金刚石刀具.结果表明:阴极旋转所制备的刀具要优于阴极不旋转所制备的刀具.

    刀具镍-金刚石硬度耐磨性阴极自旋转

    工艺参数对电弧喷涂NiAl涂层孔隙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李汉运刘洋王博彭新...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PRAXAIR-9935 设备通过电弧喷涂镍铝丝材得到镍铝涂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索电弧喷涂镍铝涂层孔隙率的变化规律,以获得最佳工艺参数;采用在线监测设备测量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焰流强度、粒子速度和温度.使用有能谱分析功能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涂层成分和显微组织形貌分析,同时对涂层的硬度进行了测试.根据实验结果制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值,喷涂电流 130 A、喷涂电压 33 V、雾化空气压力 0.4 MPa和喷涂距离 120 mm.结果表明,喷涂电压、电流、雾化空气压力和喷涂距离对孔隙率造成不同的影响.使用最佳工艺参数喷涂的镍铝涂层最小孔隙率可降低到 5.5%,涂层的组织呈现出典型的层状结构特征.

    电弧喷涂镍铝涂层工艺参数正交试验孔隙率

    卫星天线复合材料的模具金属镀层影响因素研究

    师恬恬焦新生孔袁莉黄顺舟...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航天领域的卫星天线,为提高天线复合材料的性能,采用模具金属镀层的方法实现复合材料表面金属化.在实际工艺试验中影响金属涂层的因素众多,按照子系统组成划分方法,对模具金属镀层转移法工艺中的影响因素简要归纳,并进一步分析金属丝送丝速度、喷枪运动参数、空间环境等多种因素对金属涂层的影响;研究了移动机器人子系统中的参数,得出涂层厚度随喷枪运动中速度、距离、间距变化关系,为实际工艺提取主要参数设计试验提供参考.

    卫星天线复合材料模具金属镀层影响因素

    面向球墨铸铁基牵引电机机座的激光熔覆工艺研究

    武媛齐影荆卫锋庞聪...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研究牵引电机机座的等性能再制造技术,以降低牵引电机全寿命周期成本.面向球墨铸铁基牵引电机机座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熔覆层,以熔覆层质量、力学性能为衡量标准进行熔覆粉末选型、熔覆工艺参数优化,研究了熔覆粉末、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率对熔覆层性能的影响,制备出表面形貌无缺陷、性能优于本体的熔覆层.结果表明:镍基 2 号粉末采用 1.2 kW激光功率、6 mm/s扫描速度、18 g/min送粉速率或 1.5 kW激光功率、8 mm/s扫描速度、16 g/min送粉速率进行熔覆时,熔覆层表面无缺陷,修复部位的强度、韧性指标均优于球墨铸铁基体,有效避免了牵引电机机座装配加工面磨损后整体报废的经济损失.

    激光熔覆牵引电机机座球墨铸铁旁轴送粉

    激光熔覆Ni/h-BN涂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

    赵杰荣李云郭纯刘萌...
    47-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Ni/h-BN是一种优良的高温固体润滑剂,h-BN较差的可烧结性以及其同金属材料润湿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目前封严涂层的性能研究注重涂层零件在工作温度(高温)时的摩擦学性能,而航空发动机涂层的转子对象件与封严涂层进行刮磨时主要还是室温条件下,而对室温下Ni/h-BN涂层摩擦学性能研究不足.对使用激光熔覆制备Ni/h-BN涂层进行了室温下摩擦学性能探究,再结合激光熔覆涂层的表面形貌,工艺参数功率为 500 W、扫描速度为 350 mm/min是最佳熔覆工艺.Ni/h-BN 复合涂层与Si3N4 陶瓷球配副,载荷 3 N,滑动速度分别为 0.10、0.15、0.20、0.25 m/s.在室温条件下对摩 240 m下,Ni/h-BN涂层的磨损率在 10-4 mm3/(N·m)且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激光熔覆Ni/h-BN力学性能

    高速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Fe基合金熔覆层组织与耐磨性能的影响

    成俊秀李艳玲李启航白峭峰...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 27SiMn钢筒形件表面制备Fe基合金熔覆层,对不同工艺参数下该熔覆层的组织形貌、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分析,探究高速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熔覆层组织、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参数下,熔覆层内部无孔洞、裂纹等缺陷,与基体均形成有效的冶金结合;熔覆层厚度随激光功率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随送粉速率的增加而增加,熔覆层显微硬度、耐磨性随激光功率、送粉速率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在实验参数范围内,功率为 3000 W、送粉速率为 28 rad/min时为最优参数.

    高速激光熔覆工艺参数显微组织显微硬度耐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