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民长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民长江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人民长江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魏山忠

半月刊

1001-4179

rmcjzz@cjw.com.cn;rmcjzz@yahoo.com.cn

027-82828680;82828682

430010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人民长江/Journal Yangtze Riv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利水电综合性技术月刊,按刊登内容设置有水文、地质、勘测、科研、规划、设计、施工、基础处理、机电、水资源保护、水利经济、水政管理、泥沙研究、河道整治、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库移民、工程监理、安全监测、运行管理、三峡工程研讨、出国考察、国外科技、科技动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4年长江暴雨洪水特点与启示

    官学文张潇
    1-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 年主汛期,长江干流接连发生3 次编号洪水,部分支流发生特大洪水,中下游干流城陵矶以下河段及两湖湖区全线超警,主要控制站洪峰水位居有实测记录以来第7~9 位,其中汉口站最高水位为21 世纪以来第3 位(仅次于2020 年和2016 年).2024 年长江暴雨洪水受梅雨、台风等影响成因复杂,为深入分析洪水特点,系统梳理了暴雨洪水发展过程,详细分析了洪水特点与成因,并以长江流域水模拟体系为基础对洪水进行了还原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2024 年长江暴雨洪水具有降雨总量大、强度大、洪水编号早、超警河流多、洪水涨势猛等特点.从成因上看,主要是暴雨叠加效应突出、极端性强,台风影响恶劣,同时两湖洪水严重遭遇,洪水顶托宣泄不畅,沿江排涝影响突出.通过还原分析表明,2024 年长江洪水定性为中下游型区域性大洪水.通过总结此次洪水特点,初步探讨了当前极端天气事件多发、散发、重发的背景下,长江流域防洪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以期为未来一段时间长江流域洪水防御工作提供参考.

    2024年长江洪水暴雨洪水洪水特点洪水成因区域性大洪水

    2024年洞庭湖团洲垸溃堤过程及洪水演进模拟

    刘鑫官学文张俊罗兴...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蓄滞洪区是长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研究蓄滞洪区溃堤洪水演进模拟,对于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收集了2024 年洞庭湖团洲垸溃堤时实测口门宽度及流量数据,分析计算了溃口流量过程,采用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型计算了溃口过程中团洲垸内的洪水演进过程,分析了垸内淹没水深、流速等致灾要素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溃口发展包括下挫冲槽、横向展宽和稳定泄流3 个阶段,基于流量过程推求了进入团洲垸的总水量为2.53 亿m3,与基于库容曲线反算的水量(2.63 亿m3)基本相当;② 验证了溃口附近流量和水位过程与实测过程基本相符,团洲垸内最高水位为31.955 m,与实测水位(31.960 m)基本一致;③ 模型计算的淹没范围与基于遥感影像提取的范围基本一致,在计算时段末,92.7%的区域处于重度淹没状态(淹没水深超过1.5 m),最大淹没水深约为8.2 m,垸内流速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各时刻(t=4h、t=10 h、t=15h和t=20 h)平均流速分别为0.37,0.43,0.22 m/s和0.05 m/s.研究成果可为溃堤洪水风险评估、堤防守护等提供技术支撑.

    堤坝溃决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模型团洲垸洞庭湖蓄滞洪区

    长江1870年特大洪水防御推演与对策研究

    徐兴亚徐照明要威李安强...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1870 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枝城站洪峰流量重现期超1 000a一遇,造成极为严重的洪灾损失.为强化特大洪水风险防范,有效提升极端洪水灾害的应对能力,在分析1870 年特大洪水雨水灾情特征、流域水文地理演变和防洪体系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对1870 年特大洪水在现状防洪体系调度运用条件下的发生、发展、演进过程进行了推演模拟.结果表明:当前再遇1870 年特大洪水,长江流域防洪体系可妥善应对并大幅减少洪灾损失,按调度规程发挥以三峡水库为主的水库群洪水拦蓄作用,并运用荆江分洪区等13 处蓄滞洪区分洪、200 多处洲滩民垸行洪后,长江防洪重点区域防洪安全总体可控,但洪水防御仍面临堤防长时间高水位运行存在安全隐患、蓄滞洪区与洲滩民垸行蓄洪运用困难、大量人员转移安置压力大等突出问题.根据1870年洪水推演成果,结合近年来长江流域防汛实践,从加强特大洪水风险机理研究、加快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强化风险研判和优化调度、做好应急转移和救灾安置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特大洪水防御能力的对策建议.

    1870年洪水防洪减灾联合调度蓄滞洪区长江流域

    河流伦理的法律表达

    刘琳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构河流伦理是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共生的必经途径,中国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河流伦理,而中国的流域立法如何体现河流伦理的内容、如何保障河流伦理的实现,仍待深入探讨.中国流域立法在河流伦理的指引下,谱写了对河流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进行双重保护的法律制度,《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形成了以保障生态安全为理念、以实现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全过程的系统治理为内容的保护河流自然生命的法律制度框架;对河流文化生命的法律保护还需建构河流文化保护规划、河流文化遗产认定标准、河流文化遗产分类保护与宣传教育、河流文化司法保障等制度.研究成果对中国流域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完善添砖加瓦,有助于真正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共生.

    河流伦理流域立法自然生命文化生命《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

    人与河流和谐共生关系探析

    王新钰秦书生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与河流和谐共生是对人与河流相互关系处于协调和谐状态的一种价值诉求.针对人与河流之间的联系与发展问题,阐释了人与河流和谐共生关系,在系统阐释人与河流和谐共生的现实依据以及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构建人与河流和谐共生关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立足多个层面提出了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共生的策略.分析表明: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共生,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河流保护意识;要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河流治理保护目标体系;要明确建设主体,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河流治理格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河流治理制度体系,从而不断提升河流治理的能力水平.研究成果可为建构河流伦理,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共生提供参考.

    河流河流生态系统河流治理人与河流和谐共生

    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研究

    王佳韡冉光泰肖世平吴佳敏...
    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构建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OLS模型、GWR模型等,从时空视角探究长江经济带11 个省市2012~2021 年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12~2019 年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子系统起主导作用;2020~2021 年的新冠疫情期间,耦合协调度先明显下降,后缓慢恢复.②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各省市综合评价水平、子系统评价水平得分的上升和恢复速度有明显差异,长江经济带总体向有序协调发展.③推动三系统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总体可分为外部动力和内在动力,其中以入境游客人数为代表的外部动力和以水资源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为代表的内部动力对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的正向驱动作用最强.

    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GWR模型驱动因素

    河库及蓄滞洪区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技术研究

    曾明张晓皓纪国良许银山...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河库及蓄滞洪区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技术薄弱,尤其面临大洪水调度决策难以实时联动模拟的问题,从空间拓扑概化、通用化模型库构建及方案数字化、调度规则库构建和智能应用3 个方面介绍了预报调度一体化体统构建的流程和要点,并基于大湖演算模型和水力学模型提出了可考虑蓄滞洪区的通用性预报模型,以及水库库区水面线预报模拟模型方法,通过空间拓扑概化和调度策略设置可实现河、库、蓄滞洪区的上下游联动模拟计算.以长江流域三峡水库、中下游河湖及蓄滞洪区为研究区域,重点阐述了改进模型构建、预报调度一体化体系构建、模拟调度技术应用等环节,形成了长江中下游水工程联合调度的体系方案,并通过设置预演洪水场景,分析了模拟的效果和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涉及多类复杂水工程联合调度的区域提供技术参考,为长江流域水工程实时预报调度和场景推演提供计算工具和决策依据.

    水文预报预报调度一体化体系大湖演算模型水力学模型水库群联合调度蓄滞洪区长江流域

    物理与数据双驱动水风光短期功率联合预报研究

    徐伟峰徐长江刘攀赵杨坤锳...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期功率预报是保障可再生能源电站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针对多能互补系统功率预报难以考虑不同能源间时空相关性和预报误差互补特性的问题,提出了物理与数据双驱动水风光短期功率联合预报模型.采用WRF-新安江模型驱动气象水文要素预报,通过互信息方法识别功率预报的关键因子.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构建功率联合预报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雅砻江流域官地水风光互补系统.结果表明:① 相较于独立预报模型,物理与数据双驱动的短期联合预报模型总功率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9.62%和8.31%;②由于预报误差存在互补特性,系统总功率预报误差小于各电站功率预报误差之和;③ 相对于单独预报模型,水风光预报误差互补率提高了10.96%.所提方法可为水风光系统协同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水风光系统功率预报联合预报预报误差互补官地水电站雅砻江流域

    清江梯级水库防洪库容分配方案研究

    邹强谭政宇黄迪傅巧萍...
    62-6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清江梯级水库10 亿m3 防洪库容分配问题,在探明清江梯级水库防洪调度控制条件和调度方式的基础上,设置了7 种防洪库容分配可行方案,分析了不同分配方案下清江梯级水库配合三峡水库对荆江河段的防洪效果和基于长系列径流资料的清江梯级电站发电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均匀分配方案,在确保上下游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建议多预留一定防洪库容至下游隔河岩水库,推荐水布垭、隔河岩水库库容按照"水4 隔6""水3 隔7"方案进行防洪库容分配,以提升防洪、发电两方面的效益.研究成果可为清江梯级水库防洪库容科学运用提供决策参考.

    防洪调度防洪库容分配效益分析荆江河段清江梯级水库三峡水库

    三峡水库干流含沙量对不同形态磷浓度的影响分析

    王文静赵旻赵起超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是水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控制考核的重要指标,其在天然水体中以溶解态、颗粒态等形态存在.研究水中含沙量的改变对不同形态磷浓度的影响,对磷污染控制有着重要意义.选取三峡水库干流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该河段含沙量变化对总磷、溶解磷、颗粒磷等不同形态磷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3~2019 年三峡水库干流的平均流量无明显变化,含沙量则明显减少.②总磷浓度在2003~2012 年间起伏波动、缓慢上升,2013~2019 年则持续下降;溶解磷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断面峰值出现在2013、2014 年;颗粒态磷浓度呈波动下降趋势.③与2003~2012 年浓度均值相比,2013~2019 年浑浊水样磷浓度、沉降水样磷浓度以及颗粒磷浓度分别下降了40%,25%和65%;溶解磷浓度则出现明显上升,库尾朱沱断面、变动回水区寸滩断面上升约60%,常年回水区清溪场和万县断面分别上升约20%和12%;溶解磷/沉降水样磷的比值快速上升,2013~2019 年溶解磷/沉降水样磷均达到68%以上.④在新水沙条件影响下,三峡水库干流不同形态磷浓度已发生明显改变,最易被浮游生物利用的溶解磷已成为三峡水库干流磷的主要存在形式.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营养盐控制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总磷溶解磷颗粒磷含沙量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三峡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