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燃气轮机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燃气轮机技术
燃气轮机技术

刘卫宁

季刊

1009-2889

RQLJ1998@163.com

025-58056450 58056451

210037

江苏南京市中央北路80号

燃气轮机技术/Journal Gas Turbine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燃气轮机工业领域的一份应用科学技术类刊物,设有专题论述、设计计算与理论研究、运行维护、技术改造等栏目。本刊主要刊登有关燃气轮机的技术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设计计算方法、试验和理论研究成果、运行和维护经验、技术改造措施等方面的论文。适合与燃气轮机和联合循环有关的科研院所、设计制造企业和电厂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燃气轮机进气冷凝积冰条件预测

    刘晓刚李杨搏陈小虎王忠义...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寒高湿地区,燃气轮机进气系统会发生积冰现象。积冰会改变流道外形,容易造成内部流场畸变和压气机喘振等事故,严重影响燃气轮机性能。然而,目前国内对燃气轮机进气积冰与防冰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相关进气积冰原理研究更是无人涉及。为此,本文通过燃气轮机进气热力学温降、壁面温度、空气湿度等相关公式推导,系统地揭示了进气冷凝积冰原理,建立了进气冷凝积冰判断准则。粗略确定了产生冰雾、冰晶、霜冰、明冰、霜、冷凝水和自由水分时对应的进气条件。明确提出了压气机进口处气流中心和壁面冷凝积冰条件下,产生进气积冰危险所对应的进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范围。指出在环境温度低于 1。1℃、湿度高于60%时,压气机进口导叶处会产生积冰风险。相关研究结果对完善燃气轮机进气积冰理论、指导相关防冰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冷凝积冰预测

    基于半物理仿真方法的燃气轮机燃料分配特性研究

    王欣王继康宋龙飞李波...
    8-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半物理仿真方法的燃气轮机燃料分配特性。研究目的在于验证新型国产重型燃气轮机燃料分配系统的流动和分配特性。研究方法采用了结合一维流动仿真和模化试验的半物理方法,通过模化压力参数,简化一维流动网络,设计试验条件,以孔板模拟燃烧喷嘴。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燃料分配系统的流量分配不均匀度小于1%,表明其分配特性良好。一维流动网络模型能有效识别关键节流部件,计算给出的节流条件与试验验证一致。模拟工况点试验结果证明,在保证喷嘴上下游压比大于一定值时,燃料分配系统的分配特性基本不变。

    燃料分配系统模化试验半物理仿真环管流动特性燃料分配均匀性

    基于霍尔模型的航空发动机成附件试验体系设计方法研究

    刘文兴刘海年刘潇郑宁...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空发动机成附件试验验证作为产品需求验证的重要验证方法之一,试验验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直接决定了成附件产品交付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本文针对发动机成附件试验验证过程中存在的试验流程执行不规范、试验验证项目不完整、试验方案设计不准确等问题,应用系统工程V模型理念,建立了基于霍尔模型的航空发动机成附件试验体系架构,并从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全面阐述了成附件试验验证全周期、全过程和全层级试验体系的建设要求和方法,对提升成附件试验验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保证发动机使用安全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航空发动机成附件霍尔模型试验体系系统工程可靠性试验

    燃气轮机的建模与功率特性分析

    甄玉超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燃气轮机在生产运行中的性能变化特点进行研究。采用 Efficiency Map 模拟软件对系统各部件建模,对燃气轮机的性能进行量化,分析不同条件下燃气轮机的功率波动。还分析了燃气轮机的性能变化规律和恶化趋势,判断最佳的清洗维护点,寻找最优的运行方式进而提高燃气轮机的热效率,对机组运行维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燃气轮机性能环境温度与气压EfficiencyMap模拟恶化趋势

    调压系统中一级调压器流动特性分析

    陈强石艳邹文胜唐威...
    26-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间接作用式燃气调压器系统中一级调压器调压性能,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结合动网格技术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不同进口压力下流动特性及内部流场随开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进口压力下,随着开度增大,驱动压力与流阻系数先急剧减小再逐渐保持稳定,质量流量与流量系数呈现出抛物线型增加,各流动特性曲线之间相差不大。一级调压器具有较好的流动特性,在小开度下消能降压效果显著。在四种开度下,阀口处存在较大的压力与流速梯度,气体经过阀口两侧形成高速对冲射流,在阀口中心处汇聚后向下游喷射流出。对冲射流和回流在阀芯近壁面处相互作用产生湍流旋涡,使阀芯近壁面处形成低压区。随着开度的增大,内流场中最小压力、湍流旋涡区域逐渐减小,阀口处流速、对冲射流向下游延伸范围逐渐增大。研究结果可为该类型调压器的运行与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调压器流动特性流场流量系数流阻系数

    纯氢燃料微预混喷嘴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葛正好撒博文朱涛邵宇轩...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微预混喷嘴在纯氢燃料下的燃烧特性,设计了模型实验件,并在常压下开展了纯氢燃料燃烧性能实验研究。研究了喷嘴间距、直径以及进气空气温度对火焰结构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工况范围内,微混火焰呈现独立的多微射流火焰形态,在接近贫熄边界时,火焰开始抬升并转变成整体大火焰形态。当喷嘴间距缩小至Sx=1。5D后,相邻火焰之间的火焰锋面存在相互重叠的区域,耦合作用增强,导致稳定性下降。火焰宽度随着喷嘴直径缩小而缩小。该微预混喷嘴可在较宽范围内实现纯氢燃料稳定燃烧,且具有较优的低排放燃烧性能。在绝热温度 2 000K工况下NOx 排放低于 10×10-6(干基,体积分数,15%O2)。

    纯氢燃料微预混喷嘴火焰结构NOx排放实验研究

    燃气轮机压气机污染程度确定方法研究

    魏昌淼曹春荣李金奇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气轮机在配置盐雾系统的试验台上,模拟海洋盐雾环境下机组长时间运行,通过计算得出折合低压压气机转速、折合高压压气机转速、折合高压压气机后空气压力、折合低压涡轮后燃气温度。根据分析在同一折合高压压气机转速下,折合低压压气机转速出厂时与运行后存在转速差,折合高压压气机后空气压力出厂时与运行后存在压力差,该转速差及压力差均可表征压气机的污染情况。在此基础上完善了运行规范关于水清洗时机的规定,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海洋用燃气轮机,对于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燃气轮机污染程度方法研究

    2×100 MW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主调阀连接杆断裂分析

    陆子龙茆亚平
    46-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2×100 MW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主蒸汽调节阀突然全关事故,检查发现主蒸汽调节阀连接杆发生断裂,断裂前累计运行14 000 h。针对该问题,通过材质及断口分析、结构设计,确定原因为低周疲劳开裂,为同类型机组提供了运行检修经验。

    汽轮机主蒸汽调节阀裂纹低周疲劳开裂

    高参数联合循环抽凝背机组透平冷却空气系统高压变频控制策略

    严强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大流量供热,背压机组供热能力强,供热效率高,同时使用低压系统供热,低品质供热减少减温水及节流损失。高压系统为满足燃气轮机进气加热系统、透平冷却空气系统的需求,使得系统可控性变差。传统高压变频控制泵出口压力,在机组调峰时,变频参数不能随机组工况变化,导致透平冷却空气流量降低。为保证透平冷却空气流量,提高变频参数,高压变频长期接近工频运行,不节能。为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充分利用变频节能,提出了一种压差回滞函数控制燃气轮机负荷对应透平冷却空气流量、变频最低频率优选的控制策略。

    背压变频透平冷却空气节能回滞函数

    GT36型燃气轮机的可调进气导叶调试方法

    冯益林郑隆云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型燃气轮机的可调进气导叶是实现燃气轮机升降负荷的一个重要系统。为确保燃气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调试好可调进气导叶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介绍安萨尔多GT36 型燃气轮机可调进气导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控制方式,再详细描述了可调进气导叶的调试方法,为后续国内燃气轮机的检修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技术参考。

    GT36燃气轮机可调进气导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