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地质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地质学报
四川地质学报

曾令新

季刊

1006-0995

scdh345@yahoo.com.cn

028-83224539

610081

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号国土资源厅综合楼

四川地质学报/Journal Acta Geologica Sichuan
查看更多>>本刊遵循党的科学技术路线和政策,坚持“双百”方针,为我省广大地质学会会员和地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反映四川地质领域发展动态的论坛,打破部门界线,促进横向交流;扩大我省地质工作者在国内地学界的影响,繁荣和促进四川地学科技进步,以及促进四川经济建设、科技发展、人才成长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倍受省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废弃露天矿山生态问题评价及修复治理研究——以洛南县7处历史遗留矿山为例

    妙超王焘孙羽龙振峰...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以洛南县7处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测绘、物探等手段从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植被破坏、固体废弃物方面分析和评价历史矿业活动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针对主要生态问题,提出生态重建和辅助再生的具体治理措施综合治理,以达到修复当地生态环境的目的,为类似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提供参考.

    废弃露天矿山生态问题生态修复生态重建辅助再生

    乐山大佛砂岩微观风化特征和风化机理

    何黎松向芳丁力谢振斌...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乐山大佛面临着严重的风化危害,给大佛的保护带来极大困难.本文通过对乐山大佛所赋存的砂岩不同深度样品的矿物成分、结构特征、孔隙特征方面的对比分析,来揭示大佛砂岩表层微观风化特征,探讨大佛砂岩的风化机理,为大佛的风化病害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乐山大佛基岩岩性为铁质-钙质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主要碎屑成分有石英、斜长石、岩屑,胶结物以钙质为主,其次为铁质.岩体中孔隙十分发育,内部以粒间孔为主,表层主要发育次生孔.从岩体内部(样品b7)到岩体表层(样品b1),碎屑及胶结物总量呈下降趋势,而孔缝率显著增加,风化程度逐渐加重,其微观特征显示大佛砂岩的最大风化影响深度约为40~60 cm.乐山大佛砂岩的风化受内因和外因控制:风成作用形成的砂岩具有发育的粒间孔,且长石和钙质胶结物含量较高,整体上有利于后期风化作用的发生;外因主要包括水蚀、温度和湿度变化、生物作用等外部因素.

    乐山大佛微观特征风化程度风化机理

    西藏妥坝地区遥感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

    郭琳陈富琦刘岳军刘开彬...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妥坝地区位于西藏东部玉龙斑岩型铜钼矿床南侧,相较于玉龙成矿带勘查程度较高,该区地质工作相对滞后,为更好服务川藏铁路建设,进一步扩大该地区找矿潜力,发现新的找矿线索,开展与新生代斑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调查,在此部署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运用高分二号(GF2)遥感影像对研究区内岩性与构造进行解译,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指导1∶5万填图工作,并利用ASTER遥感数据提取蚀变矿物异常信息,结合典型矿床研究与成矿地质背景对比,遵循地层、岩浆岩、构造、蚀变及遥感异常等成矿预测依据,圈定了3个铜多金属找矿有利区(Z-1、Z-2、Z-3).通过在Z-2找矿有利区野外验证,显示出较好的铜多金属矿化蚀变特征,说明在该地开展遥感方法指导区调矿产工作效果较好.

    遥感蚀变信息成矿预测铜矿妥坝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四川容须卡稀有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以No.6号伟晶岩脉为例

    杨元良廖兴健郭建强宋祥峰...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四川容须卡稀有金属矿区,为了进一步了解伟晶岩脉深部形态、产状变化特征,选取地表形态、产状变化较大的No.6伟晶岩脉,垂直其地表走向按线距40m、点距10~20 m开展了3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测剖面测量.经综合解释,剖面上M11、M12、M21 M22、M23异常带空间位置存在连续性,且形态与地表探槽揭露的伟晶岩脉膨大、分支现象吻合,异常形态反显示伟晶岩脉深部产状向西侧伏,延伸至100~200 m可能尖灭;M13与原生晕测量预测的隐伏伟晶岩脉吻合.采用PD1、PD1-CM1坑道进行验证,揭露出伟晶岩脉厚11.6 m,产状268°∠ 83°,取样分析Li2O品位0.866%~1.32%,BeO品位0.046%~0.07%.证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容须卡地区寻找隐伏伟晶岩脉的有效性.

    音频大地电磁法深部找矿伟晶岩锂矿容须卡

    浅层地震勘探与钻孔探测揭示的安宁河东支断裂特征

    匡野肖瑞卿杨成程付琪智...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已有资料证实安宁河东支断裂为一条隐伏断裂,为探明其位置、分析其活动性,跨断裂完成了两条高分辫率的浅层勘探剖面.在浅层地震勘探成果的基础上,于断裂两侧各布设了一个钻孔.根据浅层地震、钻孔并结合该区域地质资料,对该断裂的位置、活动性等开展了分析和讨论.结果显示,安宁河东支断裂为走向NN E-SN,倾向E的逆断层,错断埋深约38~42 m的第四系沉积层,为一条具晚更新世活动性的隐伏活动断裂,初步估算其晚更新世滑动速率为0.17 mm/a.

    安宁河东支断裂活断层探测浅层地震剖面

    声波及井间层析与地震波衰减探究地面沉降机理——以成都地铁火车南站为例

    唐杰生黄韬龚春荣黄强...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场地内4个勘探孔,采用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并结合井间地震波衰减分析,查明了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火车南站沉降原因.成都地铁火车南站基坑东侧泥岩声波速度比西侧低,且穿透泥岩的地震波低频能量强,高频弱,高频成份衰减大;而西侧穿透泥岩的地震波高频能量强,高频成份衰减小.说明基坑东侧,泥岩裂隙较发育,泥岩强度较低,西侧泥岩层则较完整.由于东侧有许多废弃地源热泵深井,泥岩在长期的热交换作用下使岩体产生物理风化.同时,地下水沿泥岩节理裂隙运动,进一步软化泥岩,降低岩体承载能力,导致地面沉陷.在传统的地震波层析成像中引入地震波衰减的分析更加有利于查明岩体性质,从而查明地面沉降病因,采取针对性的工程治理措施.

    异常沉降井间地震层析成像井间地震波衰减泥岩裂隙

    面向滑坡监测预警的多参数耦合学习模型研究

    周广方迎潮余东亮席国仕...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滑坡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警,是油气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监测领域中的重要工作.然而传统监测预警大多根据经验设定阈值,缺少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提炼,容易造成阈值设定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缩写为GMM)构建了一种新的滑坡预警模型.首先,在数据异常值剔除、缺失值补齐的基础上,使用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缩写为PCA)分析方法提取滑坡各监测数据变量特征,形成新维度的空间特征变量,其次使用GMM并结合变量特征构建了多参数耦合的滑坡预警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在滑坡监测真实数据上进行应用,从而实现对预警模型的验证.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提取滑坡监测数据的复合高级特征,实现对滑坡滑动的预警.

    滑坡参数耦合预警模型主成分分析高斯混合模型

    降雨型滑坡监测的多变量选择方法研究

    方迎潮余东亮周广黄鹏...
    149-15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降雨型滑坡监测的准确性,解决传统降雨型滑坡监测中仅依赖雨量监测作为判断滑坡依据可能导致的漏报、误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雨量相关的多变量选择方法来监测滑坡事件,首先通过定量分析现场各监测物理量与降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对变量进行筛选,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筛选结果进行降维,最后利用高斯混合模型进行滑坡监测.结果表明:基于雨量相关的多变量选择方法能够实现降雨型滑坡监测的多变量选择,为滑坡监测模型提供合理的输入变量.研究结果可为降雨型滑坡监测提供参考.

    降雨型滑坡多变量相关分析滑坡监测

    陀螺全站仪在煤矿井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陈波向韶林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煤矿及其它地下工程控制测量中采用陀螺全站仪,比仅采用导线测量方法能显著减小其方向误差的积累,提高控制测量精度.特别是在线型复杂、长度大、测量精度要求高的地下工程控制测量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其它仪器设备无法替代的理想的定向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地下资源开采、引水隧道、公(铁)路隧道、人防及城市地铁等工程建设中.

    陀螺仪原理定向作业流程定向操作方法成果精度

    无人机摄影测量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在峨边县某公路崩塌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张国栋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峨边某公路灾毁恢复重建工程中地质灾害调查时,由于公路沿高陡的"V"型峡谷坡脚切坡修建,形成高陡的临空面,存在较大的复杂危岩体,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存在局限性.为有效识别崩塌的发育特征及查明潜在高位隐蔽性的地质灾害.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平面"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立面"相结合,较好的获取崩塌危岩体三维模型和高精度点云等数据.以峨边县某公路崩塌为例,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方法,有效识别了危岩体空间分布,共解译出两处危岩体,其表面积共约681.51 m2,体积约0.22×104 m3,解译5组裂隙等.分析失稳模式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稳定性分析及灾害治理提供基础资料.

    三维激光扫描三维正射影像崩塌调查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