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周黎明

季刊

1671-3885

shenglizazhi@163.com

028-85501278

610041

四川成都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五教学楼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Journal Sichuan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综述国内外最新生理科学研究动态及进展;报道有价值的实验结果和先进的实验方法;介绍医学教学的经验方法;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评价新药在临床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恶性甲状腺结节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探究

    郑春
    2288-2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恶性甲状腺结节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3年 4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 116 例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彩超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超声特征;比较彩超与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结果;比较良性增生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影像学表现.结果:116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病理诊断恶性结节 62 例,良性结节 54 例,彩超诊断灵敏度为 96.77%、特异度为 96.30%、准确率为 96.55%.恶性结节病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无声晕、低回声、微钙化的发生率高于良性结节(P<0.05).62 例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经超声检查共探及 102 枚肿大淋巴结,经病理诊断良性增生性淋巴结 34 枚,转移性淋巴结 68 枚,超声诊断灵敏度为 79.41%、特异度为 88.24%、准确率为82.35%.转移性淋巴结L/S比值<2、淋巴门结构消失、淋巴结囊性变占比大于良性增生性结节(P<0.05).结论:彩超可通过影像学特征判断结节良恶性,对恶性甲状腺结节及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结节淋巴结转移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重症肺炎感染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王仅仅
    2291-2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感染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 80 例本院 2022 年9月至 2023年 9 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肺炎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接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 7 d后,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使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 7 d炎症因子、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较之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应用于重症肺炎感染治疗,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且并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较好.

    重症肺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感染炎症反应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易栓症患者子宫动脉血流、易栓症标志物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郭燕燕张见平钱跃磊
    2294-2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应用于妊娠期易栓症患者对其子宫动脉血流、妊娠结局、易栓症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 129 例妊娠期易栓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64)口服阿司匹林 75 mg治疗,观察组(n=65)口服阿司匹林 50 mg治疗,均在妊娠1 d后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end diastolic velocity,S/D),采用希森美康CN-6000 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抗凝血酶III、D-二聚体水平,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蛋白C、蛋白S活性,记录妊娠结局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I、RI、S/D、蛋白C、血浆抗凝血酶III、蛋白S、D-二聚体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产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 75 mg阿司匹林比较,50 mg阿司匹林改善妊娠期易栓症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和易栓症标志物水平效果相当,但其改善妊娠结局效果更优,安全性高.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妊娠期易栓症

    血清GADA、CypA、SIRT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吴朋
    2297-2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A)、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Sirtuin-1(SIRT1)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表达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0年 1 月至 2023年 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81例DN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 81 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将DN患者根据肾功能损伤程度进一步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肾功能损伤组.比较两组及不同程度肾损伤患者入院时血清GADA、CypA、SIRT1 水平及联合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GADA、CypA水平高于对照组,SIRT1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肾损伤患者血清GADA、CypA水平比较: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肾功能损伤组,SIRT1 水平比较:肾功能损伤组<大量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P<0.05);入院时血清GADA、CypA、SIRT1 水平联合检测糖尿病肾病的AUC为 0.840,最佳敏感度、特异度为 88.89%、80.25%.结论:血清GADA、CypA、SIRT1 水平与DN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亲环素ASirtuin-1糖尿病肾病诊断价值

    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孙冰
    2300-2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对肺部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0 年 1月-2022 年 6 月期间本院医学影像中心收治的 120 例经组织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肺部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组织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均先行 CT 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检查.根据组织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分析 CT 血管造影、CT 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采用Kappa检验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与手术检查或组织活检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评估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手术检查或组织活检结果显示 67 例良性病变,53 例恶性病变.CT血管造影检验肺部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准确度均显著低于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P<0.05).经Kappa一致性检验,CT血管造影检出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较强一致性(Kappa=0.867);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强一致性(Kappa=0.949).恶性组患者重建肺部支气管动脉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左右侧支气管动脉内径显著大于良性组(P<0.05).结论: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对肺部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血管造影CT三维重建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血乳酸、血清白蛋白的变化及其对撤机结局的影响

    胡燕平
    2303-2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血乳酸、血清白蛋白的变化及其对撤机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 2020年 6 月-2022 年5 月期间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 106 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撤机前完成血清白蛋白、血乳酸水平检测.根据撤机结局将患者分为撤机失败组和撤机成功组.设计基线资料收集表,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找出影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因素.结果:106 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资料中撤机失败 31 例,占比29.25%.撤机失败组中长期吸烟史占比、血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撤机成功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长于撤机成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撤机成功组(P<0.05).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吸烟史、机械通气时间长及血乳酸高表达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危险因素(OR>1,P<0.05),血清白蛋白高表达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血乳酸高表达、血清白蛋白低表达可增加撤机失败的风险,且长期吸烟史、机械通气时间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撤机结局有关.

    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血乳酸血清白蛋白撤机结局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应用对比

    于宏环耿同磊刘艳红
    2306-2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年 2 月至2023年 8 月间本院接治的 112 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用药一致,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雷贝拉唑组(雷贝拉唑治疗,n=57)和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治疗,n=55).治疗 8 w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心理卫生状态及Hp根除率.结果:治疗后,雷贝拉唑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89.09%)(P<0.05);治疗后,雷贝拉唑组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雷贝拉唑组的躯体、焦虑、抑郁、人际敏感等 9 项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奥美拉唑(P<0.05);雷贝拉唑组治疗后的腹胀、腹痛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嗳气次数、剩余溃疡面积均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与奥美拉唑比较,雷贝拉唑治疗 Hp 阳性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临床有效率更高,更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卫生状态,提高Hp根除率.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伴出血临床疗效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术后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在消化道息肉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张旭东
    2309-2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5 月至2022 年7 月本院110 例APC治疗的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常规疗法联合艾司奥美拉唑为观察组(n=55).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住院期间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术后即刻、出院时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消化道黏膜形态评分评估术后即刻、出院时消化道黏膜形态,比较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消化道黏膜形态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道息肉患者APC术后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预后.

    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艾司奥美拉唑

    不同浓度的曲安奈德联合瘢痕疙瘩切除术在瘢痕疙瘩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张超何楠楠陈静
    2312-2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曲安奈德联合瘢痕疙瘩切除术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3 月至 2023 年 5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94 例瘢痕疙瘩行瘢痕疙瘩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曲安奈德浓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浓度组(n=44)和高浓度组(n=50).分析比较治疗 3 m后临床疗效和治疗后 1 y复发率;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估瘢痕恢复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心理状态;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浓度组的治疗总疗效率显著高于低浓度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SS、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高浓度组的VSS、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低浓度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 1 y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低浓度曲安奈德联合瘢痕疙瘩切除术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更佳,更有利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术后恢复更好.

    不同浓度曲安奈德瘢痕疙瘩瘢痕疙瘩切除术治疗效果

    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状况与出血量的相关性研究

    王嘉然
    2315-2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脑水肿高峰期持续时间和出血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1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诊疗的 80 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入院时、入院后 6 h、入院后 12 h、入院后24 h、入院后48 h、入院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脑水肿情况和出血量.并根据患者脑水肿体积记录其脑水肿高峰期持续时间.经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脑出血患者脑水肿高峰期持续时间和出血量相关性,分析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对脑水肿高峰期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80 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 6 h、12 h的脑水肿体积较入院时无明显变化,在入院后 24 h开始升高,于入院48 h达到峰值,并持续保持高水平状态至入院后 10 d,各时点的脑水肿体积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 例脑出血患者基底节出血量为平均 25.14±7.23 mL.以出血量 20 mL为界,将患者分为出血量>20 mL组,≤20 mL组,>20 mL组脑水肿持续时间长于≤20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持续时间与出血量成正相关关系(r=0.967,P<0.001).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出血出血量增加是脑水肿高峰值持续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β=3.480,95%CI:1.285-5.675,t=3.156,P=0.002).结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持续时间与出血量呈正相关关系,出血量增加可能是脑水肿高峰值持续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

    脑出血脑水肿高峰期持续时间出血量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