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周黎明

季刊

1671-3885

shenglizazhi@163.com

028-85501278

610041

四川成都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五教学楼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Journal Sichuan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综述国内外最新生理科学研究动态及进展;报道有价值的实验结果和先进的实验方法;介绍医学教学的经验方法;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评价新药在临床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我关怀团体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治疗依从性、应对方式、病耻感的影响

    刘亭蒋成娣
    2632-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自我关怀团体心理干预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 2022 年 10 月到2023 年10 月河南省荣康医院收治的 102 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n=51)和团体心理干预组(n=51),常规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干预,团体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自我关怀团体心理干预.干预 8 w后,比较两组抑郁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治疗依从性、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病耻感[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tigma scale for chronic illness,SSCI)]、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团体心理干预组HAMD评分、消极应对评分、SSCI评分低于常规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团体心理干预组配合检查、遵医用药、物理治疗、适量运动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团体心理干预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实施自我关怀团体心理干预能改善抑郁情绪,减轻病耻感,促进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

    青少年抑郁症自我关怀团体心理干预

    肺静脉口节段性电隔离消融术治疗对房颤患者左房功能及预后复发的影响

    高曙光杨蕙毓邹培培
    2636-2638,2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对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的左房功能及预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0 年 1 月~2023 年 3 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诊治的 134 例A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环肺静脉消融术,61 例)与观察组(肺静脉口节段性电隔离,73 例).分析比较两组的左房功能[左房前后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面积(LA area),左室舒张晚期(A)和舒张早期(E)心肌组织运动峰速]、窦性心律维持率、复发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LAD、LVEF、LA area、A、E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 3 m,两组的LAD、LA area均降低,且观察组的LAD、LA are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3 m,两组的LVEF、A均升高,且观察组的LVEF、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E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 3 m,治疗后 6 m,观察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比治疗前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y,观察组的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静脉口节段性电隔离消融术能改善左房功能,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经导管射频消融房颤左房功能复发率并发症

    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联合红蓝光照射对青少年寻常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及皮损状态修复的影响

    张译丹王芳王廷廷王胜春...
    2639-2641,2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联合红蓝光照射对青少年寻常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及皮损状态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 2021 年 11 月至 2023 年 11 月期间 97 例青少年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 48 例单纯红蓝光照射,观察组 49 例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联合红蓝光照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皮肤生理指标、皮损状态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 2 个疗程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肤生理指标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2 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皮损状态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联合红蓝光照射能够提高青少年寻常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皮肤生理指标并修复皮损状态.

    复方黄柏液涂剂红蓝光寻常痤疮皮肤生理指标皮损状态

    基于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小切口后外侧与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

    原旭海余进伟王斌
    2642-2644,2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AFHR)在髋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1年4 月至 2023 年4 月温县人民医院 93 例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小切口组 45 例行小切口后外侧入路行AFHR,传统组 48 例行传统后外侧入路AFHR.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 3 d、5 d,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疼痛程度,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学指标,术后 6 m,采用Harris 髋关节功能量表手术优良率同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地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 24h引流量、术后各时间疼痛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 3 d、5 d小切口组血清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肽Y(Neuropetide Y,NPY)水平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 6 m手术优良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后外侧与传统后外侧入路AFHR治疗髋部骨折均有较好的远期效果及安全性,而前者能优化手术流程,减少术中出血和降低疼痛,可促进术后恢复.

    髋部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外侧入路小切口疼痛程度并发症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林改革黄运德季予江罗红杰...
    2645-2647,2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期间本院医治的 103 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0),前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后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并于术后 3 d,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D-乳酸、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 I,PG-Ⅰ)、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ferase,GG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淀粉酶(Amylase,AMS)、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观察组住院、进食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各治疗组的AOPPs、PG-Ⅱ、PG-Ⅰ水平均明显上升,D-乳酸、TBIL、GGT、AM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能促进患者肠胃功能、肝功能恢复,改善生化指标,加快康复进程,安全性较好.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内窥镜肠胃功能胰胆管造影

    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下双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在降低复杂型腹主动脉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中的价值

    李品格李震秦晶
    2648-2650,2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下双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在降低复杂型腹主动脉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科 2021 年 8 月至 2023 年 8 月期间 97 例复杂型腹主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 48 例采用循序减压弹力袜,观察组 49 例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下双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下肢局部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 2 w后,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2 w后,两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 2 w后,两组下肢局部微循环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 2 w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下双下肢抗血栓压力泵用于复杂型腹主动脉瘤术后患者,能够改善其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改善下肢局部微循环,并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Caprini风险评估双下肢抗血栓压力泵复杂型腹主动脉瘤凝血功能

    基于正强化理论的舒适护理在乙肝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

    董晓艳谢佳高文倩马萌...
    2651-2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基于正强化理论的舒适护理在乙肝肝硬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2 月-2023年 12 月我院 94 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正强化组(n=47)、常规组(n=47),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措施,正强化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正强化理论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疾病知识掌握、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生存质量[生存质量量表(QLQ-C30)].结果:干预后,正强化组 ESCA、CD-RISC、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高于常规组,QLQ-C30 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实施正强化理论的舒适护理,能提高自我管理行为、疾病知识掌握度、心理弹性、生存质量.

    正强化理论舒适护理乙肝肝硬化自我管理行为

    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切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彭文定苗辉辉
    2655-2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影响 cN0 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1 月至2023 年3 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并于 1 y后随访复发的cN0 期PTMC患者41 例作为复发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相同治疗,但 1 y后随访未见复发的cN0 期PTMC患者 71 例作为未复发组.所有患者均行患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峡部切除+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gAb)水平.收集并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 cN0 期 PTMC 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性别、年龄、最大肿瘤直径、术前血清TSH水平、TgAb阳性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BMI、是否多灶、是否被膜/腺外侵犯、TPOAb阳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最大肿瘤直径、TSH水平、TgAb阳性均是cN0 期PTMC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男性、年龄<45 岁、最大肿瘤直径≥5 mm、术前血清TSH水平升高、TgAb阳性是cN0 期PTMC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TSH水平对cN0 期PTMC切除术后复发有一定预测价值.

    cN0PTMC切除术后复发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肠镜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

    李阳子朱琳李玉玲
    2659-2661,2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肠镜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1 年 10 月-2023 年6 月期间于本院接受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 112 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 5 y,1 y内复查一次肠镜、CT结肠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所有患者息肉复发情况,对比肠镜、CT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准确性.评估肠镜、CT监测术后复发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病理检查发现患者 5 y内复发率高达 73.21%(82/112).中位复发时间为 1.4 y,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内复发率研究结果显示:1 y内复发率为 35.71%(40/112),至第 2 y时上升至 56.25%(63/112),到第3 y 时为 66.96%(75/112),至第 4 y 进一步增加至 71.43%(80/112),而到第 5 y,复发率基本稳定在 73.21%(82/112).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112 例患者中,肠镜5 y内检出息肉复发率为 70.53%(79/112),其中肠镜对息肉复发的准确性为 96.34%(79/82);CT 5 y内检出息肉复发率为 57.14%(64/112),其中CT对息肉复发的检出准确性为 78.05%(64/82),肠镜 5 y内检出息肉的准确性明显高于CT 5 y内检出息肉的检出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1,P<0.05).肠镜、CT监测术后复发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 0.631、0.819.结直肠息肉是否复发设为因变量,并以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肠息肉≥3 个、肠息肉直径≥2 cm均为影响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肠镜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依据,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息肉,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肠镜结直肠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息肉复发

    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

    曹启迪巩会杰胡景岚
    2662-2664,2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1月至 2023年 11 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 102 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53),分别口服雷贝拉唑 10 mg,3 次·d-1 或口服莫沙必利5 mg联合雷贝拉唑 10 mg,3 次·d-1治疗.治疗 2 m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胃泌素(Gastrin,GAS)、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1,PG1)、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2,PG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采用水灌注式Polygram 98 动力学参数、监测系统检测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GAS、PG1 水平均上升,PG2 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 IL-1β、IL-2、IL-6 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大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胃激素和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发生不良反应.

    莫沙必利雷贝拉唑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胃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