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周黎明

季刊

1671-3885

shenglizazhi@163.com

028-85501278

610041

四川成都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五教学楼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Journal Sichuan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综述国内外最新生理科学研究动态及进展;报道有价值的实验结果和先进的实验方法;介绍医学教学的经验方法;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评价新药在临床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Hcy、D-D、IL-17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郭会月王欣格靳玫
    1720-1722,1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imer,D-D)、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20 年 11 月至 2023 年 2 月择取我院脑梗死患者 96例作为研究组,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96 例作为对照组;随访 6 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对比两组入院时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脑梗死病灶面积患者入院时血清各指标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对比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血清各指标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各指标水平对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入院时血清Hcy、D-D、IL-17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神经缺损程度、不同梗死面积患者入院时血清Hcy、D-D、IL-17水平比较,轻度<中度<重度、腔隙性梗死<小面积梗死<大面积梗死患者(P<0.05);入院时血清Hcy、D-D、IL-17 均与神经缺损程度、脑梗死病灶面积均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患者血清Hcy、D-D、IL-17 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入院时血清Hcy、D-D、IL-17 水平联合预测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 0.788.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D-D、IL-17 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认为临床检测其表达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有效指标,辅助临床诊疗.

    HcyD-DIL-17脑梗死预后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在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王孟孟
    1723-1725,1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选取脑梗死患者对其进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分析其应用价值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我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120 例,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标、脑血流动力学各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 6 及白介素 8、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arthel指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患者醒脑静注射液结合替罗非班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醒脑静注射液替罗非班脑梗死炎症因子水平

    CD56、SYN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孙君梅
    1726-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CD56、突触素(Synapsin,SY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于本院就诊的NSCLC患者 50 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 CD56、SYN 表达情况.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特征 NSCLC 患者癌组织中 CD56、SYN表达情况.分析癌组织中CD56、SYN表达与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NSCLC癌组织中CD56 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SYN的阴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转移情况、肿瘤分期的癌组织中CD56、SYN表达情况对比有差异(P<0.05).NSCLC癌组织中的CD56 表达与转移情况、肿瘤分期呈正相关关系(r>0,P<0.05),SYN阳性表达情况与转移情况、肿瘤分期呈负相关关系(r<0,P<0.05).结论:NSCLC癌组织中CD56 多呈阳性表达,SYN多呈阴性表达,CD56 阳性表达、SYN阴性表达或可提示肿瘤已发生转移、或已发展至中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CD56突触素病理特征相关性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张浩飞宋冠男
    1730-1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on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 84 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予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治疗+NIPPV治疗,42 例)和观察组(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NIPPV治疗,42例).治疗7 d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酸碱度(Pondus Hydrogenii,pH)、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肺功能:最大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 1 秒用力呼吸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pH、PaO2、FVC、FEV1 及PEF水平均升高,PaCO2、PCT、IL-6 及CRP水平均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pH、PaO2、FVC、FEV1 及PEF水平升高更显著,PaCO2、PCT、IL-6及CRP的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ECOPD患者使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NIPPV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水平,缓解炎症,提升肺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布地格福肺功能炎症因子不良反应

    孕期体脂百分数对妊娠期糖尿病及胎儿不良结局的影响

    王要飞鲁红霞
    1734-1736,1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孕期体脂百分数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风险及胎儿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2021年 1 月至2023年 1 月医院常规产检的1200例产妇的资料,根据孕妇体脂百分数分为低体脂组(n=480)、普通组(n=420)、高体脂组(n=420).妊娠24-28 w,采用口服葡萄糖耐糖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测量孕妇空腹(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口服葡萄糖1 h(1-hour blood glucose,1hPBG)、口服葡萄糖2 h(2-hour blood glucose,2hPBG)的血糖值;记录分娩情况,将胎儿结局分为不良结局组和良好结局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及入组时体脂百分数.分析体脂百分数对胎儿不良结局的影响.结果:高体脂组血糖水平、GDM发生率高于低体脂组、普通组(P<0.05).1200 例孕妇中不良结局发生率为 3.0%.不良结局组体脂百分数、血糖水平高于结局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水平、体脂百分数是胎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孕期体脂百分数的异常会增加孕妇发生GDM的风险,且会增加胎儿不良结局风险.

    体脂百分数妊娠期糖尿病不良结局

    不同血管通路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效能、微炎症状态以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韩迎迎袁保荣王静静吕红江...
    1737-1739,18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采用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Tunneled-cuffed catheter,TCC)或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效能及对其营养状态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依据血管通路方式将我科2021年 9 月至2023年 3 月期间103例CRF患者分为2组,导管组51例患者采用TCC血管通路,内瘘组52例患者行AVF血管通路,均透析6 m后,采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 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铁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并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依据尿素氮清除率、尿素氮下降率评估其透析效能,并记录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内瘘组血管通路血流量、尿素氮清除率及尿素氮下降率均较导管组高;治疗后,内瘘组IL-6、hs-CRP、TNF-α较导管组低,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导管组高,并发症内瘘组较导管组少(P<0.05).结论:CRF患者透析采用AVF通路透析效能高于TCC通路,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贫血及营养状态效果显著优于TCC通路,且并发症较少.

    慢性肾衰竭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自体动静脉内瘘透析效能贫血及营养状态微炎症状态

    无创高频通气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其血气指标和预后的影响

    胡艳松李勇志彭晓瑞方玉玲...
    1740-1742,1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高频通气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10 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 106 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照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53),研究组患儿接受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n=53).将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72 h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呼吸暂停发生情况与无创通气失败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72 h两组患儿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动脉血氧分压(Pulmonary arterial oxygen tension,PaO2)及研究组pH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而两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治疗后72 h两组患儿吸气时间(Inhalation time,Ti)、呼气时间(Expiratory time,Te)及潮气量(Tidal Volume,VT)相较于治疗前均上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研究组患儿呼吸暂停发生率、无创通气失败率均比对照组低,呼吸暂停消失时间相较于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无创高频通气可促进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同时改善其肺功能指标.

    无创高频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指标预后

    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蔡云邹志伟肖翔
    1743-1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经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后的疗效及对认知、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 1 月至 2023 年 9 月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60 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 30 例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归为对照组,另30例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进行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疾病严重程度(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I,CGI-SI))、脑电活动特征(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AIMS))、症状改善情况(现状精神病症状检查(Present State Examination,PSE))、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评定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及社会功能(社会功能缺点挑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结果:治疗后两组CGI-SI评分、AIMS评分、PSE各维度评分、ADL评分及SDS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不自主运动症状及认知功能均可得到明显缓解,而且其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可作为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治疗方案.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脑电活动特征认知功能社会功能

    心电图复极相关参数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探究

    黄晓静
    1746-1748,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复极相关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 1 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5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入院时接受心电图检查,得到心电图复极相关参数(胸导 QT 均值、胸导 QTc 均值).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nenzymes,CKMB)以及N端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分析心电图复极参数对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结果:65 例AMI患者中 50 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6.92%.发生组的cTnI、CKMB、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组,胸导QT间期均值、胸导QTc间期均值均明显低于未发生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结果显示,AMI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复极参数胸导QT均值、胸导QTc均值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80、0.837,有中等预测价值,联合预测AUC为0.882,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AMI患者心电图复极参数存在异常表现,主要表现为胸导QT间期均值与胸导QTc间期均值减小,二者可用于预测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风险,且联合预测价值理想.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电图复极相关参数

    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M型超声对心肌梗死后室壁运动异常的评估分析

    郜俊娜
    1749-1751,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3DE)联合M型超声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室壁运动异常(Regional wall motion abnormality,RWM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 2023 年 10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77 例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 3DE、M型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RWMA发生情况.以CAG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3DE、M型超声、3DE联合M型超声评估MI后RWMA与CAG结果的价值和一致性.结果:CAG检查结果显示,77例MI患者中46例为RWMA,31 例为非RWMA.3DE联合M型超声评估MI后RWMA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3DE、M 型超声检查(P<0.05).3DE 或 M 型超声评估 MI 后 RWMA 结果与 CAG 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强(P<0.05).3DE联合M型超声评估MI后RWMA结果与CAG结果的一致性强(P<0.05).结论:较单独 3DE或M型超声检查,3DE联合M型超声评估MI后RWMA的价值较高.

    三维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心肌梗死室壁运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