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产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产学杂志
水产学杂志

孙大江

双月刊

1005-3832

youli3935@sina.com

0451-84601365、84861321-819

150070

哈尔滨市道里区河松街232号

水产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isheri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公开发行的水产学综合性刊物(半年刊)。其宗旨是为水产界和水生生物学界的科研、教学、生产及管理人员等提供科学技术交流的园地,传播新成果、新技术信息,为促进水产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分析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结构

    陈大伟朱鹏灿刘士力干超其...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人工养殖和选育对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线粒体COⅠ基因分析中国湖南的醴陵(LL)、浙江的长兴(CX)、双浦(SP)和吴兴(WX)128尾1~2龄的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在539 bp的COⅠ部分序列中,检测到75个变异位点,包括74个简约信息位点,序列中A+T的含量(56.1%)明显高于G+C的含量(43.8%),有明显的(A+T)偏好性.在128尾个体中定义了 11种单倍型,单倍型Hap-01个体43尾,为优势单倍型.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4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介于0.226~0.605,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介于0.001 04~0.022 21,其中,WX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不同养殖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14 5~0.098 6,CX和WX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LL与SP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AMOVA分析显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838 5(P<0.01),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间.NJ系统发生树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间存在相当高的遗传分化.本研究结果可为黄尾鲴遗传多样性变化的比较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黄尾鲴增殖放流和资源保护提供一定依据.

    黄尾鲴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养殖群体

    基于线粒体D-loop区的南四湖和东平湖刀鲚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亚楠丛旭日董贯仓客涵...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南四湖(34°26'~35°20'N,116°34'~117°21'E)和东平湖(35°43'~36°7'N,116°2′~116°20'E)刀鲚(Coilia nas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2021年3-5月用刺网采集南四湖(NS)、东平湖(DP)2个湖泊的刀鲚样本,分析两湖刀鲚群体线粒体控制区(D-loop)序列.结果表明:77尾个体共检测到65个变异位点,31个单倍型.南四湖刀鲚群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805 7,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 9;东平湖刀鲚群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819 3,核苷酸多样性为0.011 7.群体总的遗传分化系数Fst(0.106 1)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两个群体间遗传分化为中等程度,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系统发育结果表明,所有单倍型聚为2支,东平湖独有的单倍型Hap2(n=7)、Hap4(n=1)和Hap9(n=1)聚为一支,其他多数个体聚为一支,未显示地理位置与个体间的对应关系.推测东平湖刀鲚群体中少数个体与南四湖群体亲缘关系较远,可能存在其他生态类型.

    刀鲚南四湖东平湖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和D-loop区分析元江鲤和杞麓鲤群体遗传结构

    张铭枭赵玉姣姚创刘霄...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线粒体Cyt b基因和D-loop区部分序列,分析元江鲤(Cyprinus carpio yuankiang)和杞麓鲤(Cyprinus carpio chilia)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在两个鲤群体中均获得929 bp的Cyt b基因序列和650 bp的D-Loop区序列.两个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5 95(Cyt b)、0.008 52(D-loop).Cyt b基因共检测出元江鲤3种、杞麓鲤15种单倍型,两个群体共享两个单倍型(C-Hap1和C-Hap3);D-loop区序列共检测出元江鲤3种、杞麓鲤6种单倍型,两个群体共享两个单倍型(D-Hap1和D-Hap2).元江鲤和杞麓鲤群体单倍型多样性(Hd)分别为 0.30±0.10(Cyt b)、0.25±0.10(D-loop)和 0.89±0.04(Cvt b)、0.73±0.05(D-loop).元江鲤和杞麓鲤群体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 0.12±0.04(Cyt b)、0.12±0.09(D-loop)和 0.77±0.09(Cyt b)、0.87±0.07(D-loop),杞麓鲤遗传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元江鲤群体.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两个群体间有明显的遗传分化,且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间.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元江鲤群体单倍型较少,类型较单一,与杞麓鲤群体差异大,多数元江鲤样本单倍型属于华南鲤(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类型;多数杞麓鲤样本具特有单倍型,部分属于华南鲤、远东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类型.结果表明,杞麓鲤与元江鲤群体遗传分化明显,元江鲤线粒体遗传多样性较低.

    元江鲤杞麓鲤Cytb基因D-loop区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

    用宏基因组分析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肠道菌群及抗性基因组成

    王蓉蓉钱佳铭刘星雨董然然...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人工养殖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肠道菌群结构以及抗性基因的组成,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人工养殖南方鲇肠道菌群,分离验证了 6株不同的细菌.结果显示,肠道菌群共注释到47个门、1 425个属、4 171个种,其中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monas shigelloides)为优势种,3个样本中相对丰度分别为23.3%、23.4%和26.4%.KEGG分析显示,南方鲇肠道菌群的基因主要参与糖类代谢和氨基酸代谢过程.GO分析显示,南方鲇肠道菌群的基因主要参与代谢过程、细胞成分和催化反应.CARD数据库注释,鉴定出5 151个抗性基因,注释到31种抗生素类型,其中有7个抗性基因未注释到具体抗生素.成功分离、培养和纯化了类志贺邻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6种细菌.本研究结果为南方鲇肠道菌群结构提供初步分析,并统计了抗性基因携带情况,以期为南方鲇人工养殖病害防治提供参考数据.

    宏基因组测序南方鲇肠道菌群抗性基因

    黄河口中华绒螯蟹成蟹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和飞王志忠卢红于振海...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影响黄河口地区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蟹体质量的重要形态性状,为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测定随机采集的247只黄河口中华绒螯蟹成蟹的头胸甲长(X1)、头胸甲宽(X2)、体高(X3)、第三步足长节长(X4)和体质量(Y),通过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建立其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研究显示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程度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回归分析,剔除偏回归系数不显著的性状,排除共线性自变量,建立了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328.06+5.43X2+2.43X4.拟合度检验表明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头胸甲宽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表明头胸甲宽是影响黄河口中华绒螯蟹成蟹体质量的主要性状.在对黄河口中华绒螯蟹成蟹以体质量为目标性状进行选育时,可以头胸甲宽(X2)为主要间接选择指标,第三步足长节长(X4)为辅进行选育.

    黄河口中华绒螯蟹形态性状体质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

    虾青素对镉离子(Cd2+)诱导下斑马鱼胚胎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常孟阳杨越李晨露董静...
    37-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28.0±0.5)℃下,将100个产后1 h的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放在120 mm培养皿中,暴露在<0.02%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50 μg/LCd2+(低浓度暴露组)、500 μg/L Cd2+(高浓度暴露组)和Cd2++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虾青素 AST 联合暴露组(50 μg/L Cd2++100 μg/L AST 组和 500 μg/L Cd2++100 μg/L AST组)5个处理组中,120 h后测定斑马鱼幼鱼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酶(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研究重金属镉离子(Cd2+)暴露下斑马鱼胚胎的抗氧化响应,探讨AST对斑马鱼机体氧化损伤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斑马鱼胚胎Cd2+暴露120h后,体内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随着Cd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GSH含量、SOD和T-AOC的活性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Cd2+可诱导斑马鱼机体出现氧化应激和氧化损伤.添加AST后,斑马鱼幼鱼体内ROS和MDA含量下降,GSH含量、SOD和T-AOC活性上升,说明添加AST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金属Cd2+对斑马鱼体内抗氧化指标的负面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AST作为新型鱼类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

    重金属Cd2+虾青素斑马鱼胚胎氧化应激

    放养密度对黄颡鱼生长、营养成分、消化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麻艳群司楠程蔓廖东发...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广西南宁市坛洛镇某水产养殖公司的6 口长方形养殖池塘中,放养初始体质量(15.11±0.20)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密度分别为 5 000 ind./667 m2(A 组)、10 000 ind./667 m2(B 组)和 15 000 ind./667 m2(C组),每组设2个重复,常规精养180 d,研究放养密度对黄颡鱼生长、肌肉营养成分、消化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A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密度组(P<0.05),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C组(P<0.05),与B组无显著差异(P>0.05);B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C组(P<0.05),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B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较A组和C组分别提高62.36%和19.82%.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鱼体肌肉的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粗灰分和粗水分含量逐渐升高,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的脂肪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黄颡鱼肝脏中的SOD和CAT活性先增加后减小,B组最高,C组最低(P>0.05).综上所述,在以养殖产量和鱼体健康综合考虑的生产实践中,以10 000 ind./667 m2的养殖密度为宜.

    养殖密度黄颡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抗氧化酶

    不同盐度和光强对刺枝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的影响

    姚坤志李峰黄雪颖何林文...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海南野生刺枝紫菜(Pyropia acanthophora)自由丝状体培养的最适盐度和光强条件,将采自海南文昌铜鼓岭的叶状体诱导获得自由丝状体,打碎为长150~200μm藻段后放于锥形瓶中,在温度20℃、光周期12L∶12D培养箱中培养29d.观察自由丝状体在30 μmol·m-2·s-1光强下5个盐度梯度组(15、20、25、30、35),和盐度 30 时 6 个光强梯度组(20 μmol·m-2·s-1、30 μmol·m-2·s-1、40 μmol·m-2·s-1、50 μmol·m-2·s-1、60 μmol·m-2·s-1、80μmol·m-2s-1)下的生长状况.结果显示,刺枝紫菜自由丝状体在35盐度下增重最快,日相对生长速率、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在30 μmol·m-2·s-1光强下日相对生长速率最高,叶绿素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最多.综上所述,盐度35、光强30μmol·m-2·s-1是刺枝紫菜自由丝状体培养的最适生长条件.

    刺枝紫菜盐度光强生长和生理自由丝状体

    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黄河鲤幼鱼生长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王艳丽李琦张文静李丹...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水温(25.5+3.0)℃下,将体质量20 g左右的黄河鲤(Cyprinus carpio)饲养在循环水养殖可控实验系统0.4 m3水族中,每箱30尾,分别饲喂含0(基础饲料,对照组)、0.02%、0.04%、0.06%质量比壳寡糖(分子量小于3 500 Da纯度为10%)的饲料.饲养56 d时,测定生长指标、血清血糖(GLU)、总蛋白质(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物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研究壳寡糖对黄河鲤生长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04%和0.06%组鲤的相对生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43%和6.00%,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而肝胰指数分别显著降低17.5%和12.5%(P<0.05).各壳寡糖组鲤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比对照组均有提高,且随着壳寡糖添加量的增加上升.0.04%壳寡糖显著提高了血清SOD活性.不同浓度壳寡糖不同程度提高了血清和肝脏GSH-Px活性,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0.06%壳寡糖组鲤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之,在高量植物性蛋白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尽管没有显著影响鲤的生长,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鲤的免疫和抗氧化水平,即提高了鲤的机体健康水平.综合多种指标以及经济成本因素,建议饲料中壳寡糖的添加量为0.02%~0.04%.

    黄河鲤幼鱼壳寡糖生长抗氧化

    膨化大豆替代豆粕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 ♀×A.baerii ♂)生长、消化酶活性及消化道形态的影响

    王亚玲王常安吕伟华刘红柏...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水温为 19.0~23.0 ℃下,将初始体质量(75.3±3.8)g 的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 A.baerii♂)饲养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圆柱型玻璃钢水槽(直径2 m,水深50 cm)中,投喂豆粕、膨化大豆、血粉、鱼粉、肉骨粉、玉米蛋白为蛋白源(粗蛋白43%左右),豆油、大豆磷脂为脂肪源的基础饲料,以膨化大豆0(G1组)、35.0%(G2组)、65.8%(G3组)及93.2%(G4组)的比例替换豆粕,饲养6周,研究不同替代水平对其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与G1组相比,摄食膨化大豆替代豆粕饲料的杂交鲟饲料系数降低,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前肠、胃、十二指肠和瓣肠的脂肪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且与前肠、十二指肠和瓣肠的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而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杂交鲟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膨化大豆替代豆粕后,杂交鲟肠道的绒毛高度、宽度和肌层厚度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膨化大豆替代豆粕可改善杂交鲟消化酶活性和消化道组织形态,用膨化大豆替代杂交鲟饲料中豆粕具有明显优势.

    杂交鲟膨化大豆消化酶肠道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