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邱永成

双月刊

1672-2094

CBXY@chinajournal.net.cn

0825-2290470

629000

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学府北路1号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工作过程的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开发

    刘雪锋孙文彩刘路路任红霞...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分解典型工作任务提取技能结构,将工作任务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由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再由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实现从工作到知识的解构与重构的全过程.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理念开发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三点建设思考,一是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具有战略眼光,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考虑在内;二是学习领域的构建,要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核心素养;三是通过迭代反复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

    工作过程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开发

    论职业教育促进人类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曾维霞杜学元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与人类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协调发展,同向同行.面对行业转型与挑战,职业教育在促进人类共同富裕进程中面临着发展迟缓、政策落实效果不佳等现实困境.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职业教育还需以科学新范式为引领、以发展乡村职业教育为重点、以国家战略为统筹,多方面协同发展,为职业教育促进人类共同富裕提供新的路径.

    职业教育共同富裕困境路径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视域下的立德树人:理念精髓、目标层级与进阶路径

    吴穹谢昭刘英蝶
    12-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炎培先生近 40 年的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建构了一套完整、科学、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其中饱含着深刻的立德树人精髓.本文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将职业教育分解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使乐业者精业、使精业者创新创业四个逐级进阶的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层级,并探索其实现路径,让黄炎培先生职教思想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再放光芒.

    黄炎培职教思想乐业教育精业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层级

    职业师范本科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现状与提升路径探究——以S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游爽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已步入提质培优的高速发展阶段.为了回应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众多学校纷纷增设了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师范专业.作为未来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职业师范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对新时代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 S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深入调研了 2020 级至 2024 级职业师范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现状.通过对现状成因的剖析,发现了职业师范院校在技能人才思想政治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为此本文将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比较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一一提出来,旨在提升职业师范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为打造一支具备坚定理想信念、优秀道德品质、较高文化素养和纪律意识的优秀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型教师队伍提供重要支撑.

    职业师范本科思想政治素养培养路径

    基于SWOT分析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

    杜亚琳
    23-2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导师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在国际和国内高等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 SWOT态势分析后发现,"双导师制"在提升专业型教育硕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管理、选拔、培训、考核等多个层面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把握政策机遇,积极完善相关管理和制度建设有助于推动专业型教育硕士"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

    双导师制SWOT分析法专业型教育硕士

    义务教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模型设计

    刘艳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证据中心"评价设计模式是一种系统化进行评价设计的模式,具有整合性、可视性、灵活性、重复性,适用于评价复杂、抽象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证据中心"模式为基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为标准(2022 版)》为依据,建构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素养导向评价模型.该模型依托真实情景,借助立体化的核心素养质量标准和扎根真实情景的任务,以纸笔、活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为呈现方式,在合理范围内系统评估不同学段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可改善命题质量、提升教师评价素养、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等.

    核心素养评价证据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情景任务

    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政策文本量化分析——基于政策工具视角

    苑子娟汪存友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教育均衡的重要途径,教育政策对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起到导向作用.本文基于政策工具视角,从政策工具类型、政策主题类型和发展阶段三个维度,对 1998-2021 年间有关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文本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对学生能力及教师培训关注不足、激励工具使用过少、政策工具供给不均衡等问题.研究建议,应合理调整政策工具结构,增加政策工具与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匹配度,同时增加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教师培训效果的关注.

    农村教育信息化政策工具文本分析

    高校朋辈心理互助平台"1+"系列建设路径探析

    程安琪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除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作用,更要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平台建设.朋辈互助在日常预警防控、心理援助服务、跟踪评估反馈等方面有独特优势,能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思路.当前高校朋辈心理互助平台建设时间短、专业化程度低、交互能力弱,朋辈互助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朋辈心理互助平台建设现状,结合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从形成"1+1"帮扶互助、搭建"1+4"密合型互助体系、打造"1+100"团体心理互助模式、创新"1+N"平台结构四个方面,探索高校朋辈心理互助平台建设路径.

    朋辈心理互助互助平台建设心理健康教育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策略

    李振华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计划,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心.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现状,发现存在实验课程重视不足、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考核评价片面、教师团队不完善等问题,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基于此,高校要顺应新工科建设需求,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提高物理实验课程地位;丰富实验课程内容,构建完善课程体系;采用创新教学方式,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

    新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

    基于"四习贯通"的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黄春晨王一燕肖杰
    50-5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习贯通"的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将教育见习、演习、研习和实习四个部分融汇贯通,互为映照,形成统一整体,构建该模式是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四习贯通"研究缘起阐述,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师范生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师范专业认证的背景下,以成果导向理念为理论指导,构建"四习贯通"实践教学模式并提出关键举措,旨在让"四习"互为衔接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师范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师范类专业"四习贯通"实践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