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电力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电力技术
山东电机工程学会 山东电力研究院
山东电力技术

山东电机工程学会 山东电力研究院

双月刊

1007-9904

0531-82999545

250002

济南市二环南路东端

山东电力技术/
查看更多>>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主管,由山东电机工程学会与山东电力研究院联合主办、公开发行的电力技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边界收缩算法的灵活性资源聚合模型

    翁亮涛王思远郑伟业杨苓...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需求侧,调控储能、电动汽车等灵活性资源是提高配电系统灵活性的重要手段.为更准确地刻画灵活性资源集群的聚合灵活性,提出基于改进边界收缩算法的灵活性聚合方法.首先将灵活性资源刻画为等效储能模型,随后采用基于高维多面体的边界收缩算法来求解聚合等效模型的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等效储能模型的自放电系数来调节聚合等效模型外接多面体多个超平面的斜率,从而改变收缩后内近似投影多面体的形状;接着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原始聚合可行域进行采样,并计算聚合等效模型可行轨迹的样本覆盖率,将其作为方法近似效果的评估指标;最后,基于粒子群算法寻找模型具有最大内近似投影多面体时的自放电系数,从而获得等效储能的最优参数.算例结果表明,相比原方法,改进后的边界收缩算法能覆盖到更大的可行域空间,近似精度提高了13.54%,结果具有更低的保守性.

    灵活性资源灵活性聚合等效储能改进边界收缩算法

    不确定环境下基于动态税和电动汽车时空灵活性的配电网阻塞管理方法

    林思瑶马晓贺坤王灿...
    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动汽车是减少交通领域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但其大规模无序充电可能会造成配电网线路的阻塞现象.不同于常规负荷,电动汽车负荷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可平移性,通过价格等激励信号对电动汽车的时空分布进行引导,可优化配电网的负荷分布,实现有效的阻塞管理,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配电网中分布式能源以及负荷的随机性、波动性使得配电网的阻塞管理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从而影响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不确定环境下的含电动汽车配电网的阻塞问题,采用了鲁棒优化理论建立基于动态税的考虑电动汽车时空灵活性的配电网阻塞管理鲁棒优化模型,在配电网不确定因素波动的情况下,通过动态税引导电动汽车的时空分布,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时空灵活性,优化配电网的负荷情况,从而实现配电网的阻塞管理.通过对一组网络的仿真验证了模型在不确定因素波动存在的情况下,利用动态税实现不确定环境下考虑电动汽车时空灵活性的配电网阻塞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电动汽车阻塞管理鲁棒优化动态税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无功优化方法

    雷宇立周承君幸爱玲牛涛...
    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然而,由于一次能源与负荷中心的逆向分布,采用新能源进行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已成为行业内的迫切需求.在众多输电技术中,基于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具有无功消耗特性,可能加剧电网的电压波动与无功平衡的问题.针对这一挑战,重点研究交直流混联电网,并构建了一个旨在优化无功功率的数学模型.为克服遗传算法在初始种群选取困难和易早熟的问题,对传统遗传算法进行了创新性改进.在改进后的IEEE 14节点系统和IEEE 39节点系统上进行系列实验验证,所提改进遗传算法展现出显著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该算法能够有效优化电网的无功功率,显著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为电网无功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高压直流输电遗传算法交直流电网无功优化

    计及负荷运行风险的电氢热耦合微电网区域零碳优化调度技术

    邢家维程艳孙树敏杨颂...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基于氢储能的零碳微电网系统中,存在电解槽与燃料电池工作发热利用率低,忽视用户主观意向产生负荷变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计及负荷运行风险的电氢热耦合微电网区域零碳优化调度技术.首先,建立零碳微电网模型,包含电解槽、燃料电池、储氢罐和蓄电池模型等;其次,建立负荷运行风险以及经济补偿模型;最后,结合零碳微网模型以及负荷运行风险模型,构建计及负荷运行风险的电氢热耦合微电网区域零碳优化调度技术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不引入供热系统与负荷运行风险的调度技术相比,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风险,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同时提高绿色可持续能源的利用率.

    区域零碳微电网氢储能优化调度

    基于"分级-协同"思想的分布式光伏柔性参与电网调峰技术研究及应用

    张强李娜蔺晨晖吴继平...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式光伏在多地爆发式增长,调度运行迫切需要分布式光伏参与电网调峰的自动发电控制技术手段.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面向传统集中式电源设计,在体系架构、控制策略、调节性能指标等方面均无法适应分布式光伏常态化参与电网调峰需求.针对此问题,首先分析新能源发展形势对电网调峰带来的挑战,进而将分布式资源特性与调节需求深度融合,创新提出基于"分级-协同"思想的分布式光伏自动发电控制技术路线、体系架构.基于该思想,阐述用于电网调峰的省地两级分布式自动发电控制策略,首次给出总调峰需求计算方法、指令分配策略、响应率不足时的转移策略,并定义针对分布式光伏的调节性能指标,研制实际的控制系统.最后对所提方法和系统在省级电网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介绍,验证所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光伏电网调峰分级协同两级自动发电控制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温度控制策略

    刘伟高嵩宋宗勋许晓康...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气源热泵(air source heat pump,ASHP)负荷具备良好的可调节特性,其建模的准确性和控制策略的设计是充分发挥其调节潜力的关键.文中考虑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的储热特性,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RL)的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温度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基于参数辨识的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数学模型.其次建立了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马尔可夫过程决策模型,并基于Q-Learning算法设计了供热系统深度强化学习控制策略.基于实际运行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考虑供热延迟的供热系统数学模型能够准确预测供回水温度及室内温度变化情况,且所提出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温度控制策略能够在维持用户室内温度在设定值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用电成本.

    空气源热泵分时电价强化学习水温控制策略

    考虑火力发电深度调峰的高渗透率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调度

    刘科张利孟孟令彤刘恩生...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所带来的弃风弃光问题,针对高渗透率新能源电力系统,提出一种考虑火力发电深度调峰与新能源消纳的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优化目标是系统调度总成本最小,包括火力发电机组运行成本、深度调峰补偿、风光储运行成本以及弃风弃光惩罚成本.通过调用CPLEX求解器对5台火力发电机组、1个风电场、1个光伏电站和1个储能电站组成的电力系统进行优化调度求解,并针对储能调峰与火力发电深度调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会导致明显的弃风弃光问题,但接入储能电站,可以降低弃风弃光率,降低系统综合运行成本;仅靠储能调峰容易增加储能电站的建设费用,而加入火力发电深度调峰可降低储能配置容量,有效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且调峰深度越大,弃风弃光率越小,系统综合运行成本越小.

    弃风弃光优化调度储能电站深度调峰

    邻近变电站终端塔级联接地降阻策略研究

    毛惠卿高涛张建伟张凯...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邻近变电站的终端塔接地网中,终端塔接地网的接地面积有限,而对其接地电阻要求较高,并且金属接地材料易发生腐蚀导致终端塔无法有效进行接地.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柔性石墨接地材料在终端塔接地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限面积下的级联接地降阻策略,并与其他接地降阻形式接地网的接地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传统接地结构下,柔性石墨材料的接地网能够小幅度地降低接地电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土壤电阻率升高,级联接地网的降阻效率与分流系数逐渐升高,而其他降阻形式接地网基本不发生变化;随着接地极长度的增加,三种降阻形式接地网的降阻效率与分流系数均逐渐升高,而级联接地网的降阻效率始终高于其他接地网,由此可得级联接地网能够有效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接地网散流效率.

    柔性石墨级联接地接地降阻有限元

    非晶合金变压器出口短路状态下绕组温度分布特性研究

    刘兴华李飞赵彦龙咸日常...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负荷侧发生出口短路故障会导致变压器绕组温度迅速升高,轻则引起绕组绝缘老化,降低设备耐用性,重则会使绝缘失效,配电变压器毁坏.电力变压器采用的特殊绕组结构决定了绕组的热点温度及其位置在实际试验中难以获取,尤其是非晶合金变压器绕组采用矩形结构,出口短路故障造成的设备烧毁风险更大.以一台SBH15型非晶合金变压器为例,采用COMSOL仿真建模对其发生出口短路故障后绕组的温度分布特性进行研究,揭示温度沿绕组的分布规律及热点温度值.研究表明:非晶合金变压器矩形绕组沿长轴的温度高于短轴,处于低压状态下的绕组温度比处于高压状态下的绕组温度更高,热点温度出现在低压绕组长轴转角处;最后,为提高其耐热能力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

    非晶合金变压器矩形绕组出口短路热点温度

    基于回归分析的人体工频电场畸变影响分析预测研究

    巩泉泉杨柳倩侯琛李玺...
    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输电线路下人体周围工频电场分布规律,量化分析人体位于工频电场时对场强的畸变作用,文中以500 kV架空线路边导线工频电场为研究对象,通过便携式工频电场测量装置,检测在人体垂直和水平方向上不同部位和不同距离处的电场强度,得出输电线路下人体周围工频电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人体头部、肩部、上臂、腰部、臀部、膝部、脚部均对电场场强产生不同的畸变效果,且当距离人体大于100 cm时,人体对周围空气域内电场的畸变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人体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不同点位的电场场强检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人体不同部位和距离电场中心不同位置对工频电场场强影响的修正方程,为提出工作人员防护措施奠定重要基础.

    输电线路工频电场畸变作用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