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教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教育科学
当代教育科学

亓殿强

半月刊

1672-2221

0531-81758321 81758319

250011

济南市青年东路1号

当代教育科学/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由山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山东省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的一份面向基础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教育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教育科研人员,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的师生,学会及其分支机构的干部和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学生本位”取向

    肖娴胡月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学生本位”取向强调对学生个体真正意义上成长与发展的关注.基于这一评价取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强调完善个体的知识框架、指向个体的社会能力以及面向个体的生命本源,反映课程评价的关怀性以及人本性.通过构建全新评价指标体系,观照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借助信息技术的评价手段,科学有效地反馈评价结果,可以实现“学生本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路径的有效革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学生本位理念路径

    教育帮扶:资源下乡与机会竞

    张鸿儒常亚慧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扶贫先扶智”是教育扶贫的基础,教育帮扶是缓解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重要策略.研究以高校对城镇薄弱中学进行的教育帮扶活动为抓手,采用“过程-事件”分析框架,对教育帮扶名单的诞生过程进行了“深描”,藉由再生产理论透视教育帮扶活动过程中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向,勾勒出学生群体中被强化的“区隔”.研究发现,教育帮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适度均衡化,但同时也带来了隐性的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竞争问题,在教育帮扶带来的机会竞争过程中需要避免非正式权力的运作,突显精准教育扶贫的作用.

    教育帮扶资源下乡机会竞争

    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功能变迁与进化逻辑——基于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

    宋亚峰王世斌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功能变迁主要经历了模糊单一期、弱化缺失期、分化整合期、多元明晰期等不同阶段.在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自我变迁、教育学院与其他学院竞合变迁、教育学院系统与社会环境系统的互动协同的变迁历程中,其功能进化主要遵循分化、适应力提高、包容、价值普遍化等具体的进化逻辑.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功能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冲突与紧张,可以通过不断提升适应功能、强化目标获取功能、改善整合功能、优化潜在性模式维持功能等举措去优化.在冲突消弭、功能优化的基础上,实现教育学院与高校系统、社会环境系统的良性互动,推动我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功能变迁进化逻辑

    “双万计划”背景下小学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

    郭顺峰田小军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万计划”作为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遵循.“双万计划”凸显了专业建设对象重全员、建设导向重特色、建设目的重育人、建设实施重过程等新变化.“双万计划”背景下小学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应对更加多元的竞争格局,更加注重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发展,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质量需求,更趋精细的专业建设过程等新挑战.要通过准确凝练专业人才培养新理念,切实构建专业建设新机制,加快形成学科、专业和课程协同建设发展新格局等策略,提升小学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质量.

    “双万计划”小学教育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小学教师

    “互联网+”背景下薄弱学校内生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叶春波
    78-8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校际间融合共享,是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探索,是培育学校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形式.目前运用互联网助推薄弱学校发展的运行机制中,还存在着技术层面上实践主体发挥的功能窄化、交互层面上运作体系呈单行线、文化层面上学校本土文化缺位等阻碍学校内生发展的困境.基于此,文章从内生发展视角出发,探索“多方协同”的本土化数字资源开发模式,并提出薄弱学校发展应由“外推”走向“内生”,创新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机制,发挥政府治理能力,进而激发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

    “互联网+”背景内生发展薄弱学校

    英雄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不可偏废的另一端

    向麟邹太龙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大突发事件是审视生命教育得失的反观镜,此次肺炎疫情折射出当前生命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颇与实践中的偏失,突出表现为英雄主义教育的缺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不宜停留于肉身保全的知识或技能传授的低层样态,而应上升至高阶层面的生命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崇尚英雄,争做先锋,赋值有限人生.重构英雄主义在场的完整生命教育,需要将价值追求纳入常态化的生命教育,选树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英雄榜样,组织学生参加形式丰富的生死体验,因地制宜开展多元化红色研学旅行.

    英雄主义英雄主义教育生命价值生命教育

    沂蒙精神进中小学的困境、致因及突破

    张洪高刘学军刘玉军赵万奎...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沂蒙精神进中小学是山东省中小学传承红色基因、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多年来的教育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进一步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战略规划的缺失、专家引领的缺位、学校课程的割裂等,主要原因在于思想认识不到位、研究队伍结构不合理、课程整合设计缺失等,应该采取区域推进沂蒙精神教育、强化理论研究队伍建设、深度实施课程整合等措施进行突破.

    沂蒙精神中小学战略规划专家引领课程整合

    当代高等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分析——兼评《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研究》

    张继明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承载着受教育者实现阶层递进的个体价值依托.但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现实中的高等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具有相对性,并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不确定性.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冀望于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实现阶层递进,就具有了一定的风险性.刘莹博士新著《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研究》对此问题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探索,发现接受高等教育仍会给受教育者带来正向收益,只是高等教育以更加复杂多变的方式影响到个人收益.认识高等教育与社会结构间的关系,应该突破功利性、现世性评价标准的束缚,以发展性、精神性标准来引导个体的教育投入和教育改革的方向.

    高等教育社会流动社会分层高校毕业生

    让教学管理促进合作学习的真实发生——兼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与理论》

    王昕王非姜昕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作学习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在改善学习的社会心理氛围、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等方面实效显著.20世纪80年代,合作学习被介绍到我国,经过近40年的探索与实践,合作学习的理念已经日渐深入人心.在课程改革的驱动下,合作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成为广大中小学以及大学推广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合作学习的真正发生有赖于教育管理者的正确推动,刘玉静教授、高艳教授与吴仁英副教授合力写作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与理论》对国外、国内合作学习理论与最新研究动向做了相关阐述与深入分析,对改进促进合作学习的教学管理有以下四点启示:一是促进教师对“合作学习”内涵的理解;二是为教师合作学习提供基于情境的专业支持;三是鼓励合作学习策略的本土生成与应用;四是达成伦理审思与改进管理实践.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理论研究管理者

    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评《交际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曹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