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煤炭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煤炭科技
山东煤炭科技

公茂泉

双月刊

1005-2801

sdmtkj@163.com

0531-85697135;85697134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庄路19号

山东煤炭科技/Journal Shandong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煤炭工业深化改革的经验,报道煤炭及其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和、科研设计、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动向,传播国内外最新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煤柱尺寸优化与注浆锚索加强支护研究与应用

    韩新明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矿井深埋藏且资源枯竭的现状,以干河煤矿 2-301联巷护巷小煤柱留设尺寸及围岩加强支护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场超前支承压力数值模拟、采场周期来压力学原理及井下实际矿压数据综合分析确定煤柱合理尺寸为8 m;利用注浆锚索围岩控制技术进行围岩加固,制定了注浆锚索加强支护方案,并进行井下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注浆锚索围岩控制技术对 8 m小煤柱且采动影响区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效果较好,达到围岩整体变形小于120 mm目的,提高了资源采出率,为矿井今后小煤柱护巷的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末采小煤柱采动影响注浆锚索

    回采巷道锚杆索支护优化设计与应用

    杨扬孙凯于振亚
    6-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山西长平煤矿 2302 工作面掘巷完成后,回采时采动压力剧增,巷道锚杆支护不能满足安全开采要求的问题,从岩体内部构造与岩层压力传递角度分析了巷道变形失稳机理,以巷道顶板和帮部变形失稳特点剖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特征,通过锚杆锚索的岩体改性性质阐明了锚杆锚索作用机理.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对2302工作面回采巷道锚网索支护进行优化设计,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对比分析了巷道支护方案优化前后的顶板垂直位移与岩体塑性破坏区范围,确定了支护方案优化后的支护效果更佳.现场工业性试验与巷道实时垂直位移监测得出优化后的支护方案巷道垂直方向变形量最大82 mm,最小49 mm,巷道支护方案优化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巷道失稳锚杆索支护方案优化效果监测

    大直径煤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智令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鹤煤三矿三水平煤仓受采动影响造成煤仓频繁破坏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煤仓变形特征分析,提出了"锚网喷+扎筋+浇注混凝土"支护方案,利用FLAC3D数值软件对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终方案.现场实践表明,该支护方案加强了煤仓围岩与支护体承载的强度,增强了煤仓主动承载能力,有效控制了煤仓的收敛变形及仓壁垮落现象,大大减少了维修量,提高了煤仓的服务年限.

    煤仓主动支护围岩控制

    考虑采空区压实效应的矩形巷道支护设计研究及应用

    高尚张延威
    16-19,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 73上16 工作面运输巷工作期间围岩变形量大难支护等问题,采用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验证73上16工作面运输巷支护设计参数(锚杆长度3.3 m、锚索长度6.2 m)合理性.结果表明:基于巷道松动圈理论,计算出巷道顶板松动圈高度为2.9 m,两帮松动圈范围为2.1 m,锚杆及锚索长度有效穿过松动圈范围;建立了考虑采空区压实效应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巷道围岩顶板破坏是逐步发展的过程,未发生完全破坏的细砂岩层不能阻断砂质泥岩的破坏;采用该支护参数后,巷道顶板围岩塑性区破坏面积减少,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经现场实践后,巷道顶板、底板、左帮及右帮最大位移量分别达到 69 mm、58 mm、74 mm、78 mm,且巷道在服务期间未出现大变形情况.

    支护参数采空区巷道数值模拟

    永红煤矿小煤柱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裴陆慧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红煤矿工作面之间留设较宽煤柱时巷道因应力集中而破坏严重及资源浪费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沿空掘巷覆岩结构特征,提出小煤柱巷道围岩非对称耦合支护技术.研究表明,3306 运输顺槽合理煤柱宽度为 9 m,采用高强加长锚杆索对顶板和煤柱帮进行强力支护,有效控制巷道底鼓和非对称变形难题;掘进期间巷道变形不明显,回采期间顶底板收缩最大586 mm、两帮收缩最大972 mm,巷道围岩变形可控,说明强力支护技术对小煤柱巷道的控制有效,确保了工作面安全回采,也为相似条件下工程实践提供技术参考.

    沿空小煤柱支护非对称

    大埋深超长回采工作面在复杂构造条件下的设计与应用

    高伟民甄逢俊司佩田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山东能源鲁西矿业新巨龙公司十一采区首采回采工作面大埋深、薄基岩、煤层隐伏露头、向斜轴贯穿等复杂地质水文条件现状,秉承"应采尽采,颗粒归仓"的理念,对工作面切眼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摒弃传统垂直顺槽布置方式,提出将切眼与胶带顺槽按照120°夹角布置的方式,进风顺槽三次调整方位角,按照虚实心结合方式调采,初采即调采,增加工作面有效可采储量16.8万t,创效2.39亿元.

    回采工作面复杂地质水文条件调采

    新集二矿深部沿空巷道围岩结构稳定性分析

    周鹏举梁国栋李纪宝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辨识新集二矿深部沿空巷道围岩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08工作面沿空巷道围岩关键参数与特征,模拟了沿空掘进及回采期间围岩弹塑性变化和应力演化规律,提出了大直径钻孔、钻屑法进行高应力巷道围岩"卸压-检测"防治方法.研究表明:"煤柱-顶板"结构是控制深部工作面巷道围岩稳定的关键因素,影响该结构的主要参数是煤柱宽度与应力状态、基本顶断裂线位置、关键岩块侧向断裂跨度及其运动形态等;新集二矿深部 08 工作面沿空风巷留设的 10 m煤柱处于塑性状态,能够与顶板、巷道形成稳定"煤柱-顶板"结构,掘巷与回采均不会诱发煤柱和顶板失稳.

    深部巷道结构稳定

    过断层破碎带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刁玉峰张杰李正泉
    35-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巷道穿越断层构造区支护失效、局部顶板冒落、片帮等问题,以兖矿集团鲍店煤矿 7304 胶带顺槽为工程背景,根据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和破坏原因,提出了"双壳刚柔耦合"注浆支护技术,对原支护技术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验证了优化支护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支护方案后,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量和两帮最大收敛分别为105.5 mm、121.8 mm,顶板离层量变化幅度在6 mm以内,有效提高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断层巷道耦合支护

    万福煤矿泵房软弱围岩破坏机理及控制对策

    谷艳涛马晓宁马明月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深部软岩大断面硐室支护难题,本文以万福煤矿-820 m水平主排水泵房硐室修复为背景,采用钻孔窥视仪、水准仪、布设应变传感器分别分析了硐室围岩破坏特点、两帮移近量、砌碹体变形特点,明确了大埋深大断面硐室的破坏机理.同时针对硐室破坏特点,提出了以注浆充填岩石裂隙和重新砌碹被动支护相结合的加固措施,硐室围岩通过注浆充填薄弱区域,再施加砌碹和注浆锚索支护,目前泵房围岩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未出现明显变形,硐室围岩变形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软岩支护钻孔窥视注浆现场试验

    综放开采运输巷矸石膏体充填无煤柱开采技术研究

    孙钦亮张跃华
    44-48,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作面的遗留煤柱在回采过程中回收困难,会造成地下煤炭资源的大量浪费.针对张集煤矿煤柱资源浪费问题,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对张集煤矿综放工作面两次回采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综放巷内矸石膏体充填无煤柱开采技术,改进了现场工程中的巷道支护方案,验证了无煤柱开采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上工作面回采期间,作用于实体煤上顶板的应力峰值稍大于充填体上的顶板;下工作面回采时,在超前10~20 m范围,实体煤帮下所受应力最大值将超过充填体处,而在20 m范围外,实体煤帮下所受应力最大值会低于充填体处,实现了无煤柱开采,为解决煤柱的遗留问题提供了技术基础.

    综放巷内充填无煤柱掘巷围岩控制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