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首都食品与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首都食品与医药
首都食品与医药

丛骆骆

半月刊

1005-8257

sdyyzz@sina.com

010-83226401,83285413

100079

北京市丰台区宋家庄苇子坑路148号

首都食品与医药/Journal Capit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稳定性比较及临床应用

    李科伦陈学文周忠琪王明明...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稳定性及效果。方法 研究于2019年1月-2024年1月选择7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与B组,每组各35例,A组采用双钢板技术,固定方式为胫骨平台外侧锁定钢板+后内侧5孔重建钢板固定,B组为外侧锁定钢板+内侧3枚空心螺钉固定。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变化、关节稳定性以及临床效果。并根据生物力学实验分析两种内固定方法不同载荷下内侧平台骨块的垂直位移、最大失效载荷。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更短,术后感染率和术中出血量较A组更低(P<0。05);两组术前HS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较术前有所改善,且B组的HSS得分高于A组(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35/35),较A组的94。29%(33/35)更高,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载荷-位移和最大失效载荷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外侧锁定钢板具有积极效果,而联合内侧3枚空心螺钉固定较之于后内侧5孔重建钢板固定的疗程更短、感染率更低,更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生物力学胫骨骨折稳定性

    术前CONUT评分联合血清CEA对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预测分析

    雷涛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术前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 Score,CONUT)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对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48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42)与预后良好组(n=10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CONUT评分、血清CEA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curve,ROC)曲线评估术前CONUT评分、血清CEA对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分期、浸润深度、肿瘤直径、治疗方式、CONUT评分、血清CEA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治疗方式、CONUT评分、血清CEA是影响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CONUT评分、血清CEA联合预测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AUC为0。982(95%CI:0。964-0。999),灵敏度为91。6%,特异度为94。3%,优于CONUT评分、血清CEA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 临床分期、治疗方式、CONUT评分、血清CEA是影响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CONUT评分、血清CEA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预测信息,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CONUT评分血清CEA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根治术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对不同大小翼状胬肉术前术后眼表修复效果的临床比较分析

    张雪梅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大小翼状胬肉患者通过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后对其眼表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1年3月-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翼状胬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40)实施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屈光度、视力水平(UCVA)、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不适感持续时间、视力好转时间、住院时间);眼表修复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T、角膜屈光度、UCVA、SIT、FL评分、OSDI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不适感持续时间、视力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眼表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不同大小翼状胬肉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进行治疗,可提升其眼表修复效果,安全性良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翼状胬肉眼表修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

    两种微创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广全刘强施向春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以及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肱骨干骨折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观察组实施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实施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骨代谢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骨代谢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生活质量以及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肱骨干骨折临床效果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用于乙肝病毒致急慢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刘家欣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用于HBV致急慢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120例乙肝病毒致急慢性肝衰竭患者,使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对比两组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复制水平、外周血细胞计数、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HGB)、血小板计数(PL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 DNA复制水平低于对照组,HBeAg转阴率为66。67%,较对照组的46。67%高(P<0。05)。结论 HBV致急慢性肝衰竭患者使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联合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肝脏功能,降低HBV DNA的复制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乙肝病毒急慢性肝衰竭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水压灌肠结合腹部手法按摩治疗肠套叠的临床研究

    贺洋钟玲曾伟萍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水压灌肠结合腹部手法按摩治疗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4月15日-2017年7月15日期间本院收治的57例采用单纯水压灌肠治疗的急性肠套叠患者病历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另收集2020年2月15日-2021年5月15日期间本院收治的59例采用水压灌肠结合腹部手法按摩治疗的急性肠套叠患者病历资料,将其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操作平均用时、生理盐水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复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操作平均用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生理盐水用量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水压灌肠结合腹部手法按摩治疗肠套叠,能够提高复位成功率,减少生理盐水用量,缩短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肠套叠水压灌肠腹部按摩复位成功

    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踮起"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控的临床疗效

    王静佘玉清曹雪马琳娜...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价"踮起"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管理的临床疗效,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降糖手段。方法 纳入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每日"踮起"运动,而对照组则维持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佩戴CGMS连续监测血糖变化,以评估"踮起"运动干预前后的血糖、血脂水平差异。结果 "踮起"运动12周后,试验组BMI、TG、TC、LDL-C、糖化血红蛋白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CGMS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的平均血糖水平(MAG)、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等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BMI、TG、TC、LDL-C、糖化血红蛋白、MAG、MAGE均显著下降(P<0。05),而TIR显著升高(P<0。05)。结论 "踮起"运动作为一种简单、易行、方便的有氧运动方式,具有明显辅助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作用效果。该运动能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结合CGMS结果,提示"踮起"运动是2型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中值得推荐的一种辅助疗法。

    动态血糖监测2型糖尿病踮起运动血糖管控

    1例高龄重度腹泻患者的营养治疗体会

    刘扬杨雪钟艳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1例99岁高龄重度腹泻患者的营养治疗经验,治疗要点包括更换肠内营养制剂、调整管饲喂养方式、给予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等。通过精心治疗,该例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并康复出院。

    腹泻高龄老年营养治疗

    虚拟情景反馈训练对手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患者手功能及疼痛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章智媛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虚拟情景反馈训练对手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及疼痛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100例患者资料,并将其分为采用虚拟情景反馈训练的研究组和采用传统康复治疗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指标包括手部活动范围(掌指关节、近端及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三点捏力、侧捏力、握力及疼痛因子(VAS评分和CRP水平)。结果 研究组在手部活动范围恢复上优于对照组,掌指关节平均增幅25。94°,对照组为21。21°(P<0。001)。研究组三点捏力、侧捏力、握力的恢复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握力增幅分别为17。22N和8。64N(P<0。001)。疼痛因子水平在研究组中降低显著,VAS评分从(6。82±1。18)降至(2。46±1。12),对照组从(6。75±1。12)降至(3。58±1。45);CRP水平从(25。98±5。65)mg/L降至(3。36±1。25)mg/L,对照组从(25。45±5。78)mg/L降至(6。78±2。45)mg/L,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vs52%,P=0。001)。结论 虚拟情景反馈训练可显著改善手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患者的手部功能,并降低疼痛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为手术后的康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虚拟情景反馈训练手指屈肌腱损伤康复治疗手功能恢复疼痛管理术后并发症

    经颅电刺激联合口肌生物反馈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

    唐伟琪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经颅电刺激联合口肌生物反馈训练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对象的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共包括于我院接受中风后吞咽障碍治疗的患者34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17,干预方法:经颅电刺激联合口肌生物反馈训练)与对比组(n=17,干预方法:口肌生物反馈训练)。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吞咽功能、吞咽损伤程度、营养神经指标水平、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干预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颅电刺激联合口肌生物反馈训练对于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干预方法,其所发挥的作用相对较为显著,既可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吞咽损伤程度,也提高了患者的神经营养指标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是一种相对较为理想的干预方法,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经颅电刺激口肌生物反馈训练中风后吞咽困难吞咽功能吞咽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