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首都食品与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首都食品与医药
首都食品与医药

丛骆骆

半月刊

1005-8257

sdyyzz@sina.com

010-83226401,83285413

100079

北京市丰台区宋家庄苇子坑路148号

首都食品与医药/Journal Capit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天玑骨科机器人Tirobot导航系统联合骨盆后环通道螺钉内固定对盆骨骨折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王久夏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天玑骨科机器人Tirobot导航系统联合骨盆后环通道螺钉内固定对盆骨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盆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透视下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天玑骨科机器人Tirobot导航系统联合骨盆后环通道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螺钉置入精度及骨折复位情况、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门诊复查随访,对比其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螺钉置入精度优良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导针置入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远期疗效优良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天玑骨科机器人Tirobot导航系统联合骨盆后环通道螺钉内固定治疗盆骨骨折螺钉置入精度更高,可减少患者导针置入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程度,且能够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疗效更优.

    天玑骨科机器人骨盆后环通道盆骨骨折螺钉置入精度骨折复位

    经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切除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分析

    翟钊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切除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研究组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术中失血量远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鼻前庭囊肿手术治疗时,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切除术具有减轻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优势,有助于加快术后康复.

    鼻前庭囊肿鼻前庭囊肿揭盖术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切除术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性急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李恒楠孙晗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性急性脑梗死(SAICA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与疾病发病相关的因素.方法共纳入293例患者,根据颅内动脉狭窄情况分为大脑中动脉狭窄组(153例)和非大脑中动脉狭窄组(140例).所有患者均完成对颅脑MR、TOF/CTA等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同型半胱氨酸、NIHSS评分等.结果 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所有大脑中动脉狭窄与非大脑中动脉狭窄的颅内动脉狭窄脑梗死,进一步进行年龄分组,分为A组(60岁以下)、B组(60-80岁)及C组(80岁以上).通过对患者的性别、血压以及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同型半胱氨酸、NIHS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在生化指标方面,不同年龄组间的性别、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存在差异(P<0.05),但对疾病严重程度(NIHSS评分)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颅内动脉狭窄脑梗死部位和年龄、性别无相关性,但随着年龄的变化,性别、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指标方面出现明显变化.

    颅内动脉狭窄性急性脑梗死相关因素

    老年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与胃肠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灵博汪磊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与胃肠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的40例老年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后合并切口感染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40例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老年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作为非感染组.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切口感染与手术前后胃肠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并对其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手术前1d胃动素、胃泌素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两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均降低,感染组胃动素(168.33±28.68)ng/L、胃泌素(121.73±26.11)ng/L均低于非感染组(P<0.05);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切口感染与手术前后胃肠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手术前1d胃动素、胃泌素与切口感染情况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1d胃动素、胃泌素与切口感染情况呈负相关(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肿瘤位置、联合脏器切除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合并糖尿病率37.50%、梗阻率20.00%、造口率32.50%高于非感染组,总住院时间(25.24±3.11)d、手术时间(133.53±11.51)min、术中出血量(425.52±38.45)mL、术中补液量(2144.63±137.35)mL、术后引流时间(12.42±2.34)d、术后当日引流量(196.24±25.21)mL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术后1d胃动素(95%CI:0.652-0.894,OR:0.764)、胃泌素(95%CI:1.236-11.326,OR:3.741)、合并梗阻(95%CI:0.043-0.464,OR:0.141)、造口(95%CI:1.086-1.305,OR:1.191)、总住院时间(95%CI:0.916-0.984,OR:0.949)、手术时间(95%CI:1.018-1.235,OR:1.121)、术中出血量(95%CI:0.827-0.961,OR:0.891)、术中补液量(95%CI:1.076-1.235,OR:1.153)、术后引流时间(95%CI:1.321-3.564,OR:1.726)、术后当日引流量(95%CI:1.353-5.782,OR:2.462)为老年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与胃肠激素水平密切相关,且术后1d胃动素、胃泌素较低、合并梗阻、造口、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当日引流量增高均为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

    腹腔镜胃肠道肿瘤切口感染胃肠激素相关性影响因素

    微针导入胶原蛋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对皮损情况及色斑指数的影响

    宋云夏谭叶群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微针导入胶原蛋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对皮损情况及色斑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先进行常规口服低剂量氨甲环酸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微针导入胶原蛋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皮损情况、MASI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62,P=0.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皮损情况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89,P=0.000);治疗后,研究组MASI评分下降更明显,且研究组治疗3次后MASI评分为(10.25±2.21)分、治疗6次后评分为(7.24±2.5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微针导入胶原蛋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可显著改善皮损情况,降低色斑指数,且安全性良好.该联合治疗方法为黄褐斑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微针胶原蛋白氨甲环酸黄褐斑皮损情况色斑指数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及对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影响

    潘姣陈剑梅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应用在宫外孕(EP)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EP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30例行开腹手术,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手术,评价组间临床指标、应激反应[皮质醇(COR)、血糖(GLU)、醛固酮(ALD)]、甲状腺激素[游离T4(FT4)、游离T3(FT3)]、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并发症.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更佳,并发症更少,P<0.05;②术后,两组COR、GLU、ALD、IL-6、IL-4、IFN-γ均升高,FT4、FT3均降低,但是观察组COR、GLU、ALD、IL-6、IL-4、IFN-γ均低于对照组,FT4、FT3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EP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等临床指标,缓解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减轻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减少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宫外孕导尿管留置时间

    子宫内膜癌中医证型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

    李琦袁媛柏萍娟杨亮亮...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症状判断中医证型(湿热下注型、肾阴虚型、脾虚肝郁型和湿毒淤结型),同时统计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7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医证型为湿热下注型、肾阴虚型、脾虚肝郁型和湿毒淤结型的比例分别为21.43%、44.29%、15.71%和18.57%,其中肌层浸润深度<1/2和≥1/2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4.29%和35.71%;组织学分级为G1、G2、G3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8.57%、17.14%和14.29%;分期为I期、II期、III期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0.00%、22.86%和7.14%;病理类型为内膜样腺癌和非内膜样腺癌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0.00%和10.00%.Spearman结果表明,肌层浸润深度与湿热下注型(r=0.346,P<0.001)、肾阴虚型(r=0.582,P<0.001)、脾虚肝郁型(r=0.927,P<0.001)和湿毒淤结型(r=0.559,P<0.001)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病理类型则与四种中医证型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中医证型与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和分期相关,可将中医证型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指标,同时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

    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中医证型相关性

    依诺肝素钠结合间苯三酚对先兆流产患者症状消退时间、内分泌指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刘利袁新荣黄建清方小理...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依诺肝素钠结合间苯三酚对先兆流产患者症状消退时间、内分泌指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8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间苯三酚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5d.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内分泌指标、凝血功能、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较对照组77.27%高,观察组症状消退时间腹痛(2.56±0.44)d、阴道出血(2.10±0.51)d以及腰酸(1.92±0.24)d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雌二醇(E2)(1428.26±45.96)pg/mL、孕酮(P)(38.26±5.21)ng/mL、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1783.69±105.29)IU/mL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3.43±3.81)s、凝血酶原时间(PT)(14.66±1.42)s、凝血酶时间(TT)(13.43±1.03)s较对照组高,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统计学数据分析两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依诺肝素钠结合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消退,调节内分泌指标,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先兆流产依诺肝素钠间苯三酚症状消退时间内分泌指标

    不同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对老年重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

    沈亚东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重症患者应用不同肠内营养支持策略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如皋分院自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肠内早期营养支持方法不同分为百普力组(n=30)、能全力组(n=30).比较两组的营养临床指标.结果 干预后,百普力组的营养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均优于能全力组(P<0.05).结论 对比能全力营养液,百普力营养液对老年重症患者的作用更好,患者的营养水平改善,不良反应减少,生活质量提高,具有临床借鉴价值.

    百普力营养液能全力营养液老年重症患者营养水平不良反应

    阿利西尤单抗与依折麦布治疗超高危ASCVD的血脂调节效果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比较

    安梦楠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分别应用阿利西尤单抗与依折麦布治疗对患者血脂调节效果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3年2月-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超高危ASCVD患者,根据应用药物不同,分为阿利西尤单抗组(100例)与依折麦布组(100例),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血脂代谢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阿利西尤单抗组临床疗效为92.00%,较依折麦布组的82.00%更高,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00%,显著低于依折麦布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升高,阿利西尤单抗组更高,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及脂蛋白a(LPa)水平均降低,阿利西尤单抗组均更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依折麦布比,阿利西尤单抗治疗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良好.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超高危阿利西尤单抗依折麦布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