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中医杂志
山东中医药学会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杂志

山东中医药学会 山东中医药大学

皋永利

月刊

0257-358X

zazhi@sdutcm.edu.cn

0531-89628058,89628059

250355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杂志/Journal Shand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医药学术期刊。反映山东中医药研究的最新成果,设有学术探讨、临床经验、针灸推拿、中西结合、中药园地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探析针灸与外周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

    陈永君颜靖岚
    1309-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是长期医学实践形成的针灸刺激体表经络或穴位治疗脏腑疾病的诊治规律的总结,与神经节段分布规律和外周传入-中枢-效应器官的激活途径联系密切。该理论对近些年兴起的现代外周神经调控技术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也给传统针灸疗法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因此,本文试从该经络理论指导下的针灸治疗对照新近兴起的外周神经调控技术,综述两者异同及近期概况,阐明两者之间的融合和发展的关系,以期为经典经络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体表刺激针灸外周神经调控技术经脉-脏腑相关经络

    基于"诸阳脉皆上至头"探讨阳经取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何腾颜靖岚张震商祚祥...
    1318-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诸阳脉皆上至头"强调了人体阳经上行至头,与脑腑相联系。缺血性脑卒中是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致死性疾病。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临床多从阳经取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本文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对"诸阳脉皆上至头"进行探讨,结合阳经穴位的现代研究,从神经网络、脑血管功能、大脑代谢、中枢免疫功能、细胞死亡五个方面综述阳经取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现代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阳经联络脑腑的经络特点的科学性提供现代理论支持,促进现代生物学机制研究转化,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针灸阳经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网络脑血管功能经脉-脏腑相关

    "一源三岐"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卵巢功能性疾病的神经解剖基础

    薛松颜靖岚布雨池福娜...
    1326-1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任督冲脉循行特点,通过针灸三脉腧穴治疗胞宫疾病,这种取穴方法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吻合。"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揭示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此理论指导下针灸治疗卵巢功能性疾病效果显著。本文通过梳理针灸起效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发现自主神经通过卵巢上神经及卵巢丛神经两条神经通路参与调节卵巢功能,而腹腔神经节-卵巢上神经-卵巢和肠系膜上神经节-卵巢丛神经-卵巢两条神经传导通路与任督冲脉起源及部分循行线路有一定的重合,这可能是任督冲脉治疗卵巢功能性疾病的神经生物学证据。进一步从任督冲三脉的循行与胞宫的联系出发,通过神经解剖和腧穴传导两个方面,分别对任脉、督脉、冲脉与卵巢上神经、卵巢丛神经两条神经通路之间存在的重合位点进行论述,以期为针灸治疗卵巢功能性疾病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一源三岐经脉-脏腑相关卵巢功能性疾病针灸关元穴神经环路

    余仁欢辨治复杂性泌尿系感染经验

    展婧怡詹添王文茹杨嘉仪...
    1334-1337,1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杂性泌尿系感染属于淋证范畴,余仁欢教授认为其病属本虚标实,根本病机为脾肾亏虚、膀胱湿热、肝郁气滞、肾络瘀阻,治疗以健脾益肾、清热利湿、疏肝行气、化瘀通淋为宗,不同情况的复杂性泌尿系感染根据虚实、缓急不同而有针对性地组方遣药。系统总结余仁欢教授对此病的认识,归纳5种常见复杂性泌尿系感染的详尽诊疗思路,并附验案1则。

    复杂性泌尿系感染淋证辨证论治中医药疗法余仁欢

    调气血升降论治肺癌

    王家政张迪陈浩然陈亚飞...
    1338-1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虚与毒结是肺癌的基本病机,气血失衡、气机升降失调是肺癌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中医治疗肺癌具有一定疗效,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是中医治疗的优势之一,在既往"扶正解毒法"治疗肺癌的学术观点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提出调气血、调升降论治肺癌,通过益气养阴生血、益气理气活血以改善肺癌患者因放化疗所导致的气血亏虚和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同时调节脾胃、肝肺升降功能以有效缓解肺癌患者术后及放化疗所导致的呼吸及消化系统等不适症状,通过调气血、调升降恢复机体内环境平衡,最终达到治疗肺癌的目的。

    气血升降平衡肺癌辨证论治

    从"肺合大肠"探讨肠道菌群紊乱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相关性

    许一飞靳敏燕黄迪梁明昊...
    1342-1348,1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复杂、死亡率高,目前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肠道菌群紊乱可通过"肠-肺轴"参与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通过肠道菌群这一现代医学认识来阐释中医学"肺合大肠"理论,基于"肺合大肠"探讨肠道菌群紊乱在急性肺损伤中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肺肠同治"为基本原则,提出以改善肠道生态平衡为核心的急性肺损伤防治新策略,明确分期论治:初期邪在卫表,肺气郁闭,肠络受损,治疗以清热宣肺、润下通腑为主,佐以理气机、消痈滞;中期邪炽气营,肺络瘀阻,肠腑失通,治疗以解毒清肺、攻下通腑兼以凉血化瘀;后期血分热极,肺阴亏耗,津枯肠结,逆证丛生,治以养阴透热、通腑开闭佐以扶正救逆。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肠道菌群紊乱肺合大肠肠-肺轴肺肠同治

    基于少阳枢机理论辨治甲状腺结节

    赖素玉王晓锋李君毅赵姿婷...
    1349-1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目前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已经凸显其临床疗效。本文参考医圣张仲景《伤寒论》治疗少阳病证思路,结合少阳枢机不利的病理特点,深入探讨甲状腺结节的病因病机,涵盖肝胆化火上炎、肝气郁结不舒、三焦输布障碍、胆火内扰神志、阳气闭郁不达等多个方面。基于少阳枢机理论,提出"和解少阳"作为总体治疗原则,具体治疗策略包括疏泄肝胆实火、疏肝行气解郁、温阳化气利水、清胆宁心安神、枢转阳气外达,旨在恢复少阳枢机的有序运转,最终达到消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目的。

    少阳枢机甲状腺结节《伤寒论》和解少阳内分泌疾病

    吴鞠通治疗温疫用药规律探析

    赵宁李琳荣魏绍轩刘容辰...
    1356-1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R语言,对《吴鞠通医案》中治疗温疫的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吴鞠通治疗温疫的用药规律。方法:以《吴鞠通医案》中"温疫"篇的医案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 2021对处方用药信息进行整理,包括单味药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并运用R语言(V4。2。3)、R Stduio平台软件对录入的数据进行频数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采集到处方127首、涉及中药105味、使用总频次为1 398次。高频药物有生地黄、麦冬、甘草、玄参、牡丹皮等。高频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和苦味居多;药物归经主要涉及肺、胃、肝、脾经;功效以清热、化痰、解表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生地黄-麦冬、麦冬-牡丹皮-生地黄等核心药对;通过聚类分析,得出4组核心药物组合。结论:吴鞠通治疗温疫多从三焦辨治,灵活应用凉泻或清泻之法,且重视顾护脾胃,重点在于解毒,彻底清除疫毒。

    R语言吴鞠通温疫《吴鞠通医案》三焦辨证

    行气润肠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

    方越婷王本军于边芳韩玮玮...
    1366-1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行气润肠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气阴两虚型F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行气润肠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首荟通便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CSBMs)、便秘主要症状积分、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气阴两虚证积分、肛管直肠压力、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23%,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SBMs较治疗前相比均增加(P<0。05),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便秘主要临床症状积分、PAC-QOL评分、气阴两虚证积分,以及初始感、排便感、最大耐受容量阈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收缩压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气润肠汤治疗气阴两虚型FC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可促进肠蠕动功能自主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行气润肠汤首荟通便胶囊气阴两虚型便秘功能性便秘肛管直肠测压

    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咳嗽中医证型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张笑雪周玲羚徐嵩任凡...
    1373-1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咳嗽患者的咳嗽程度,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咳嗽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15例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咳嗽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手术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并评估患者术后咳嗽程度。根据咳嗽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证型判定,分析肺癌术后咳嗽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315例患者术后咳嗽中医证型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风盛挛急证(39。68%)>气阴两虚证(30。16%)>肺气亏虚证(14。29%)>肺阴亏虚证(12。06%)>痰湿蕴肺证(2。54%)>痰热郁肺证(1。27%)。315名患者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量表(LCQ-MC)生理维度得分(4。68±1。21)分,心理维度得分(5。10±1。12)分,社会维度得分(5。78±1。02)分,总分(15。79±3。30)分;咳嗽数字分级法评估量表(NRS)得分(3。30±2。05)分。4种主要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手术侧、术中出血量、是否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病理类型、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主要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吸烟史、手术时长、手术范围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咳嗽中医证型以风盛挛急证为主,其次是气阴两虚证、肺气亏虚证、肺阴亏虚证,痰湿蕴肺证和痰热郁肺证出现较少。证型与性别、吸烟史、手术时长、手术范围有关。术后咳嗽患者多为轻中度咳嗽。

    肺癌术后咳嗽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危险因素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