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韶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韶关学院学报
韶关学院学报

刘荣万

月刊

1007-5348

sgxyxbbjb@163.com

0751-8121440

512005

广东省韶关市大学路

韶关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韶关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3、6、9、12期为自然科学版,1、2、4、5、7、8、10、11期为社会科学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菌食性甲虫几何形态学分析

    张应明李盼盼佟一杰李晓璇...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菌食性甲虫与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紧密且复杂,菌食性甲虫的形态演化是否受到真菌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尚不可知.为此,选取 12 科菌食性甲虫并将其按栖息地的基质环境分为两类:a类栖息地的基质为森林生态系统落叶层腐殖质,b类栖息地的基质为经真菌菌丝体分解的林木;通过几何形态学手段对两类菌食性甲虫形态进行比较,探究菌食性甲虫形态多样性与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a类菌食性甲虫整体形态偏圆且纵向隆起;b类菌食性甲虫整体多扁平偏椭圆.因此,菌食性甲虫前胸背板和鞘翅形态上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菌食性甲虫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

    菌食性甲虫几何形态学前胸背板鞘翅

    改性锯末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周彤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化学改性法将氮元素引入天然锯末表面,并用于水体中铜离子的去除;同时考察了吸附剂用量、背景离子浓度、pH值、吸附时间等条件对改性锯末吸附Cu2+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背景离子浓度对吸附过程影响很小、60 min时间内的吸附量可到最大吸附量的 85%.此外,对改性锯末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分别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 Freundlich 等温吸附模型.

    改性锯末吸附铜离子

    论香港龙狮运动发展的基本特征——以1997年回归为纪元

    胡永红蒋岱吴珠才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狮运动是香港社会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文化之一,在香港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传播优势.1997年香港回归后,在香港特区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龙狮运动得到了长足发展,并逐步形成了 5 个特征,分别是:政府社会双轮驱动、学校推广潜力巨大、非遗传承成为显学、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两地交流青少担纲.

    香港龙狮运动特征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足球专项学生关键能力:结构与内涵

    周建伟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和轴心编码,构建高校足球专项学生关键能力结构体系.结果表明:高校足球专项学生关键能力结构体系包含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 4 个方面,阅读比赛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道德情感能力、想象力、大胆尝试、生涯规划能力、职业精神等 8 个范畴.该结构以完整体系全面描述高校足球专项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

    高校足球专项关键能力扎根理论

    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的科技期刊建设

    桂智刚吴海西李睿奇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是数字时代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将为学术出版领域带来革命性影响.探索将"人工智能+区块链"引入科技期刊出版,提出了"人工智能+区块链"在学术成果版权保护、学术不端行为治理、学术出版同行评议、出版物影响力评价、科研的可重复性、期刊价值功能改造等方面应用的可行性,同时对"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在科技期刊出版领域应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展望.

    人工智能区块链在线出版科技期刊出版

    出版伦理失范的原因阐释与纾解路径

    蔡绍硕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出版职业道德规范与出版业行业自律准则在内容上不清晰、不完备从而出现规范缺位,以及其适用于数字化出版领域的实用性不强,与出版实践行为中的价值评判标准存在冲突,使得我国出版业容易陷入出版伦理失范的困境.纾解出版伦理失范症结,一方面要在价值目标与服务宗旨上实现出版多维价值冲突的精神融合,出版机构及从业者不仅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其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公共性和服务性,还应在坚守"以人为本"的伦理底线上,将出版职业的价值追求同出版宗旨与目标实现一致性的多元融合.另一方面监管组织与行业自律协会应重新审视现有出版伦理规范体系在内容制定上存在的问题,听取读者公众意见的反馈,与出版机构及从业者一道加强科学化、实用性的建规立制,共筑"内外监督"的规范体系.

    出版伦理伦理规范价值冲突规范缺位

    大学体育课堂协同体测项群同源教学的实践探索

    刘连山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体测项群的运动性质即动作发力、技术促进、技能辅助、成绩提高等基础练习具有交叠之处,研究速度、耐力、力量、柔韧与灵敏素质等同源因子在教学中对身体素质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选取大学体育课选项班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查找体测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作为课题研究的参考值;实验课上匹配体测项群同源因子的对比教学,结果显示 5项身体素质均有明显提高:对同源因子俯冲弹体、蜻蜓点水、乾坤大挪移能够有效提高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成绩(P<0.01),而对引体向上成绩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提高(P>0.05);五向星形跑对短跑、耐力速度 800 m、1 000 m及肺活量成绩有非常显著(P<0.01)的影响;课上进行同源教学程序简易,便于把控运动强度及运动量,尤其在提高学生体测成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源教学可以激发练习热情,使学生自觉主动参与,适合在其他选项课推广应用.

    大学体育体育课堂协同体测项群同源教学

    利用手持技术探究反应物浓度、催化剂、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徐先燕郑灵丹周慧颖张梓淇...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因具有简单便携、易操作、数据实时等优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创新的教学工具,有助于学生化学概念的学习及认知水平的发展.基于数字化手持技术,在考虑了反应吸、放热影响的基础下,利用气压传感器探究了盐酸浓度对Mg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催化剂FeCl3 用量、温度对H2O2 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体系"压强-时间"曲线及反应速率的直接对比,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反应物浓度、催化剂用量、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化学反应速率气压传感器

    基于综合性评价的生物统计学课程考核改革实践与思考——以韶关学院为例

    李翔郭靖曾坚刘羽佳...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工具课程,也是生物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通过对韶关学院生物统计学课程考核现状的分析,提出改革考核方式的思路和方法:改革传统考核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比重,并将随堂小测和常用统计软件实训融入到课程考核,形成综合性评价考核方式.结果表明,考核方式与总评成绩两类变量间存在显著差异.综合性评价考核方式,更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

    生物统计学韶关学院课程考核综合性评价调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