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王金宝

月刊

1001-4942

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0531-83179268

250100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山东农业科学/Journal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山东农业科学》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63年10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办刊宗旨是报道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科技交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除设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栽培生理、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新品种与新技术、畜牧兽医等固定栏目外,还不定期设农业科技发展论坛、农业信息技术、国外农业科技、实验方法、贮藏加工等栏目,及时报道农业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及新技术。主要读者对象是农业科研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管理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农村科技示范户等。 本刊刊号:ISSN 1001-4942 CN37-1148/S,大16开本,月刊,144页,每期定价10元,全年定价12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4-2,各地邮局及本刊编辑部均可订阅。 地 址: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邮 编:250100 电 话:0531-83179268 E-mail: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氯胁迫下水凝胶用量对烟苗生长发育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高子婷罗菲杨建新刘玲玲...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氯胁迫对烟苗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本试验以水凝胶为材料,设置 5 个处理即CK(不施KCl和水凝胶)、CK1(1。15 g KCl/盆+0g水凝胶)、T1(1。15 g KCl/盆+1g水凝胶/盆)、T2(1。15 g KCl/盆+3g水凝胶/盆)和T3(1。15 g KCl/盆+5g水凝胶/盆),研究氯胁迫下施用水凝胶对烟苗生长发育、抗氧化系统和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凝胶用量增加,烟苗氯含量呈下降趋势,T2、T3 处理烟苗氯含量较CK1分别降低 21。35%和 30。62%;T2 处理烟苗地上部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地下部干重较CK1 分别提高 16。90%、20。29%、20。00%和 30。93%,T3 处理烟苗地上部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地下部干重较 CK1 分别提高 27。70%、22。46%、30。77%和 37。11%;T2、T3 处理烟苗光合速率较CK1 分别提高 29。23%、41。78%;T2 处理烟苗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较CK1 分别降低19。30%、22。11%、12。98%和 13。25%,T3 处理烟苗 CAT、POD、SOD 活性以及 MDA 含量较 CK1 分别降低 19。91%、21。59%、21。13%和 20。33%;T2、T3 处理有效提高氯胁迫下烟苗烟碱、总糖、还原糖含量和钾氯比。综上可见,施用水凝胶可有效缓解氯胁迫对烟苗的不利影响,促进烟苗生长发育。

    水凝胶氯胁迫烟苗生长发育抗氧化酶活性

    镉胁迫对泰山白首乌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焜佳张珂璠李欣培崔立娟...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泰山白首乌对重金属镉的耐受性及镉对泰山白首乌的作用机理,本试验以泰山白首乌种子、幼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0、5、50、100、200、400 μmol/L和 800 μmol/L)氯化镉对泰山白首乌种子、萌发幼苗及土培苗进行胁迫处理,研究镉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升高,泰山白首乌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总体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浓度镉处理对泰山白首乌萌发幼苗根及茎的伸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镉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土培条件下,镉能影响泰山白首乌幼苗生长,随着镉浓度升高总体呈现先促后抑趋势,即低浓度镉处理可使植株地上部增高,叶片数、生物量增加,高浓度镉处理则抑制植株生长,生物量降低,并出现叶片瘦小枯黄现象;镉浓度在 100~400 μmol/L之间时,土培苗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但其余镉处理对叶绿素含量增加有较大或显著抑制作用;镉处理组土培苗光合指标整体上随镉浓度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之,泰山白首乌对镉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一定浓度范围内镉处理可促进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随着镉浓度升高,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泰山白首乌种子萌发幼苗生长镉胁迫萌发特性光合特性

    高碳基肥减氮施用对植烟土壤总碳、总氮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纪李航苏梦迪胡丽涛...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法,以常规施肥(纯氮 111 kg·hm-2)为对照(GCK),设置高碳基肥 450 kg·hm-2+减氮 10%(G3)、高碳基肥750 kg·hm-2+减氮20%(G5)和高碳基肥1 050 kg·hm-2+减氮30%(G7)共4 个处理,研究其对植烟土壤总碳、总氮含量的影响,并采用ITS测序技术分析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总碳和总氮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碳基肥减氮施用处理G7 提高植烟土壤总碳含量和碳氮比(移栽后60、90 d),降低土壤总氮含量(移栽后 60、90 d)。(2)高碳基肥减氮施用处理G3 显著提高土壤真菌丰富度(移栽后 30、90 d)。(3)高碳基肥减氮施用改变了真菌的群落结构,在门水平上提高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相对丰度(移栽后 60 d),降低了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提高了木霉属(Trichoderma)相对丰度,降低了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移栽后 60 d)。(4)高碳基肥减氮施用通过影响土壤总碳、总氮含量和碳氮比改变其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本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高碳基肥 1 050 kg+纯氮 77。7 kg(G7)对植烟土壤总碳、总氮、碳氮比以及真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

    高碳基肥减氮施用总碳总氮碳氮比真菌群落结构植烟土壤

    生物炭对不同黑胫病抗性烤烟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澳任志超李想李彦周...
    102-11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品种烟草根际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对细菌群落结构的潜在影响,以期为完善和优化烤烟微环境调节措施以及黑胫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盆栽试验,选用 3 种对黑胫病抗性不同的烤烟品种净叶黄(高感),NC82(高抗),K326(中抗),以未种植过烟草的土壤为空白对照,分别设置施生物炭与未施生物炭处理,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生物炭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以及黑胫病发病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未施用生物炭时,不同品种烟草的发病率表现为净叶黄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品种;施用生物炭后,各品种的黑胫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净叶黄的防治效果为 56。52%,NC82 及K326 的分别为27。00%和31。00%。(2)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生物炭与烤烟品种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未施用生物炭时,NC82 和净叶黄的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K326;施加生物炭后,K326 的土壤细菌多样性明显提升,而NC82 和净叶黄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3)LEfSe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间根际土壤优势菌群呈现显著差异,生物炭的施用使品种间的差异更加明显。(4)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未施用生物炭情况下,不同品种烤烟之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除未植烟土壤外,施加生物炭前后不同烤烟品种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均无显著变化。综合来看,施加生物炭可以有效遏制烤烟黑胫病的滋生蔓延,不同品种烤烟土壤细菌结构对生物炭施入的反应有所差异,在运用生物炭改善土壤质量以及烟草微观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品种因素的影响。

    生物炭黑胫病烤烟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麦田土壤肥力及产能的影响

    王奥宇魏建林马垒郑福丽...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选用济紫麦 1 号、济麦 22 号两个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以不施肥(CK)、农民习惯施肥(FP)为对照,设置化肥优化施用(OPT)、有机肥氮替代 15%化肥氮(85%OPT)、有机肥氮替代 30%化肥氮(70%OPT)处理,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而探明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耕地质量和产能提升的效果。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够提高土壤耕层养分含量,其中,85%OPT处理耕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最高,较OPT处理平均增加 10。50%和 9。85%,较 FP 处理显著增加10。06%和13。91%;且 85%OPT处理产量最高,较FP处理平均增产 6。26%,70%OPT处理产量较FP平均增产仅为 2。92%;公顷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是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两地 85%OPT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均高于其他处理,且与FP差异显著,说明适当的有机肥替代比例可以提高养分利用率;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平均高于其他处理。综合产量、品质与土壤肥力等方面,有机肥氮替代 15%化肥氮(85%OPT)处理施用效果最优。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土壤肥力养分利用小麦产量品质

    生物炭与柠檬酸对石灰性土壤镉形态转化及紫花苜蓿镉富集的影响

    张伟华张伟丽周晶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镉污染石灰性土壤(Cd含量 7。15 mg/kg)为基质进行盆栽试验,设置Cd胁迫下施用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250、480℃,B1、B2)、柠檬酸不同用量(1、10 mmol/kg,N1、N2)及其组合处理(B1N1、B1N2、B2N1、B2N2),以单种植紫花苜蓿为对照(CK),研究不同热解生物炭和柠檬酸用量对土壤性质、Cd形态转化及紫花苜蓿Cd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柠檬酸处理皆可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变低分子量有机酸组成,高温热解生物炭、高剂量柠檬酸处理效果更显著。生物炭、柠檬酸处理影响土壤Cd形态转化和紫花苜蓿Cd的富集,但二者的作用强弱与机制不同;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对Cd皆为吸附钝化效果,而低浓度柠檬酸略微钝化Cd,高浓度柠檬酸活化土壤碳酸盐结合态镉(CA-Cd)和可交换态镉(EX-Cd),提高有效Cd含量。生物炭与柠檬酸配施条件下,与CK相比,B1N2 处理的土壤有效Cd含量、植株Cd含量及生物富集系数分别显著提高 40。01%、57。48%及 12。40%,B2N1 则分别显著下降 26。79%、49。38%及30。81%。综上,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及柠檬酸剂量对Cd修复的作用强弱与机制存在差异,高温生物炭配施低剂量柠檬酸可钝化土壤Cd,低温生物炭配施高剂量柠檬酸处理可活化土壤Cd及促进紫花苜蓿Cd富集。

    生物炭柠檬酸紫花苜蓿土壤酶活性镉污染土壤镉形态生物富集系数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土壤多环芳烃赋存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关性分析

    高枫舒王宇豪王颜昊刘增辉...
    12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土壤多环芳烃(PAHs)赋存及其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网格布点法选取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60 个表层土壤样本测定PAHs,并根据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选取 6 个不同区域测定土壤微生物,利用相关性分析和蒙特卡洛排列检验PAHs和微生物群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西北部土壤PAHs含量高于东南部,土壤PAHs对微生物种群影响较大,且与多数细菌和古生菌在门水平上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二苯并[a,n]蒽(DBA)与拟杆菌门、芘(Pyr)与变形菌门、苯并[k]荧蒽(BkF)与厚壁菌门、苯并[g,h,I]芘(BgP)与深古菌门、苯并[b]荧蒽(BbF)与奇古菌门、DBA与广古菌门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846、0。912、0。710、0。731、0。649、0。596。DBA、Pyr和Phe对细菌影响较大,Phe、Pyr和Ace对古生菌影响较大。可见,在PAHs胁迫下细菌和古生菌丰度皆有不同程度增加,表现出一定的PAHs降解潜力。

    黄河三角洲多环芳烃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关分析蒙特卡洛排列检验

    运用CT扫描分析改良砂姜黑土犁底层的孔隙特征

    刘彩红尚元一李子轶李培培...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砂姜黑土质地黏重,长期旋耕导致犁底层紧实,严重影响土壤孔隙质量。本研究依托豫南砂姜黑土区连续 3 年的耕作和培肥大田改良试验,对常规旋耕(CK)、深耕(DT)、深耕配施生物炭(DT+B)和深耕配施有机肥(DT+M)4 个处理的犁底层进行土壤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其图像重构软件分析、水分入渗等物理指标的测定,研究分析改良后犁底层土壤孔隙特性及水分入渗性能,以有助于深入认识和评价土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犁底层土壤总孔隙率和最大孔隙直径表现为DT+B>DT+M>DT>CK;与CK相比,DT+B处理的小直径孔隙(<40 μm和 40~60 μm)数量显著降低 36。6%和 38。5%,而具有导水和透气功能的大直径孔隙(200~300 μm和>300 μm)数量显著增加 64。3%和 69。4%。深耕培肥处理还显著提高犁底层饱和导水率及改善容重、紧实度等物理指标,提高水分入渗能力,以DT+B处理效果最佳。相关分析表明,大孔隙结构与土壤水力学特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上表明,深耕配施生物炭有效改善犁底层的土壤孔隙质量及其他物理障碍。本研究结果可为砂姜黑土改良提供技术方法和参考依据。

    砂姜黑土犁底层改良CT扫描孔隙特征水分入渗

    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桃采后软腐病的防治及对果实诱导抗性的影响

    邹曼陈雨诗包汶婷毛民欣...
    14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贝莱斯芽孢杆菌Q-84 对桃果实软腐病的生防效果,本试验以"映霜红"桃为材料,研究Q-84 菌悬液对桃采后软腐病的抑制效果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对果实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I)和脂氧合酶(LOX)4 种防御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贝莱斯芽孢杆菌Q-84菌悬液处理可显著抑制桃果实软腐病,抑制果实LOX活性,诱导POD、PAL、CHI活性增加,提高果实抗病和抗氧化能力,减缓桃硬度下降,对桃果实色泽及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无不良影响。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桃果实软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桃果实采后生物防腐保鲜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贝莱斯芽孢杆菌匍枝根霉酶活性果实品质生物防治

    莱氏绿僵菌与常见化学农药的相容性研究

    张希鹏李志琳徐雪宁王逸飞...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莱氏绿僵菌Nr5772 菌株与常见化学农药的相容性,本研究采用平板法测定了 5 种杀菌剂(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 5 种杀虫剂(吡虫啉、联苯菊酯、啶虫脒、阿维菌素、毒死蜱)对莱氏绿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 种杀菌剂几乎完全抑制莱氏绿僵菌的生长,相容性极差。杀虫剂联苯菊酯EC50为 12 926。61 mg/L,与莱氏绿僵菌的相容性最好;吡虫啉、阿维菌素、啶虫脒EC50分别为 724。21、264。60、158。49 mg/L,远高于田间常规使用剂量,与莱氏绿僵菌也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毒死蜱的EC50为 283。38 mg/L,接近其田间常规使用剂量,对莱氏绿僵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苯醚甲环唑等 5 种杀菌剂完全不能与莱氏绿僵菌混用,联苯菊酯、啶虫脒、阿维菌素和吡虫啉 4 种杀虫剂可与莱氏绿僵菌混用。

    莱氏绿僵菌杀虫剂杀菌剂相容性抑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