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HBD-1、CHI3L1水平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预测中的效能

    杨宁折慧屈文静何学学...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人β防御素-1(HBD-1)、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疾病进展及预后预测中的效能。方法 选取HBV-ACLF患者135例(HBV-ACLF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60例(对照组),根据HBV-ACLF患者不同疾病分期分为早期组(54例)、中期组(48例)、晚期组(33例),观察28 d疾病转归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BD-1、CHI3L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BD-1、CHI3L1水平对HBV-ACL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BV-ACLF组血清HBD-1、CHI3L1水平升高(P均<0。05)。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血清HBD-1、CHI3L1水平依次升高(P均<0。05)。28 d死亡55例,存活80例,135例HBV-ACLF患者28 d病死率为40。74%(55/135)。与存活者比较,死亡者血清HBD-1、CHI3L1水平升高(P均<0。05)。疾病晚期、肝性脑病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Child-Turcotte-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MELD-血钠评分、HBD-1、CHI3L1升高为HBV-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白蛋白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HBD-1联合CHI3L1水平评估HBV-ACL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86,大于血清HBD-1、CHI3L1水平单独预测的0。779、0。786(P均<0。05)。结论 HBV-ACLF患者血清HBD-1、CHI3L1水平升高,与疾病进展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血清HBD-1联合CHI3L1检测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的价值较高。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人β防御素-1壳多糖酶3样蛋白1疾病进展预后

    血清miR-142-3p、HMGB1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邱国军牟伟纲高丽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42-3p(miR-142-3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AP患者253例(AP组),健康体检者100名(对照组),根据病情将AP患者分为轻症组73例、中度重症组99例、重症组81例,根据预后将AP患者分为死亡组25例、存活组228例。分别于AP组入院时、对照组体检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miR-142-3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B1;通过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142-3p与HMGB1的结合位点;Pearson相关法分析AP患者血清miR-142-3p、HMGB1表达的相关性;收集AP患者预后相关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iR-142-3p、HMGB1对预后的影响;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iR-142-3p、HMGB1水平对AP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P组血清miR-142-3p水平低,HMGB1水平高(P均<0。05)。miR-142-3p与HMGB1存在结合位点。AP患者血清miR-142-3p水平与HMGB1水平呈负相关(r=-0。732,P<0。05)。轻症组、中度重症组、重症组血清miR-142-3p水平依次降低(P均<0。05),HMGB1水平依次升高(P均<0。05)。A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重症AP、ICU停留时间长、HMGB1水平升高,独立保护因素为miR-142-3p水平升高(P均<0。05)。血清miR-142-3p联合HMGB1预测AP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00,大于二者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P均<0。05)。结论 血清miR-142-3p、HMGB1水平变化与AP患者病情和预后有关,二者联合对A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急性胰腺炎微小核糖核酸-142-3p高迁移率族蛋白B1病情预后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治疗老年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临床观察

    李尧王嘉毅吴腾啸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探查(LCBDE)治疗老年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CCWC)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肝脏功能、炎症应激反应变化。方法 选取老年CCWC患者8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性别、年龄、BMI、病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结石最大直径、胆总管直径等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采用LC联合LCBDE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RCP/ESC)联合LC。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检测两组术前和术后3 d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转移酶(ALT)、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结石残留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 d血清TBil、AST、ALT水平降低,血清TNF-α、CRP、IL-6、Cor、NE水平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术后3 d比较,观察组同期血清TNF-α、CRP、IL-6、Cor、NE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LC联合LCBDE清除老年CCWC患者胆管结石及改善肝脏功能的效果与ERCP/ESC联合LC方式相当;但LC+LCBDE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炎症及应激反应影响更小。

    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肝脏功能应激反应老年人

    医药学名词常见错误及正确写法

    16页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育龄期妇女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张耀晴段梅梅胡金华程少先...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MHR)在育龄期妇女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单发甲状腺结节育龄期妇女18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9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恶性组23例、良性组163例。收集并比较恶性组、良性组的临床资料;检测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及HDL-C,计算MHR。Logsitic回归模型分析MHR对育龄期妇女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影响,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模型拟合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HR对育龄期妇女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MHR高于对照组,恶性组MHR高于良性组(P均<0。05);恶性组饮茶比例、文化程度、睡眠时间、体育锻炼频率、进食水产/海鲜类及蛋类频率低于良性组(P均<0。05),合并糖尿病比例、子宫肌瘤比例、生活工作压力、感到焦虑沮丧、生气频率、近1年精神压抑比例高于良性组(P均<0。05);进行层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1未纳入MHR时,生活工作压力、感到焦虑沮丧、生气频率是育龄期妇女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模型2纳入MHR时,生活工作压力、生气频率、MHR是育龄期妇女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返回预测概率logit(P)作为独立检验变量,未纳入MHR时logit(P1)对育龄期妇女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745,纳入MHR时logit(P2)对育龄期妇女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大于未纳入MHR时的曲线下面积(P<0。01)。结论 MHR升高是育龄期妇女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MHR有助于鉴别育龄期妇女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甲状腺结节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育龄期妇女鉴别诊断

    不同孕激素给药方式对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内膜冻胚移植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杨敏王云王泽尹梦菲...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子宫内膜的冷冻胚胎移植(FET)周期中不同孕激素给药方式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第1周期冷冻单囊胚移植并使用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内膜患者3 357例,根据孕激素给药方式分为肌内注射黄体酮组(IMP组)749例、口服地屈孕酮联合阴道微粒化黄体酮胶囊组(DYD-VPC组)2 249例及口服地屈孕酮联合阴道黄体酮凝胶组(DYD-VPG组)359例。比较三组基本临床特征、孕产期并发症及妊娠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 三组年龄、BMI、不孕年限、未生育、患有原发性不孕症、窦卵泡数、获卵数、FET前子宫内膜厚度、PCOS患者比例、剖宫产史、移植胚胎发育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三组活产率、生化妊娠率、生化妊娠流产率、临床妊娠丢失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IMP组剖宫产率高于DYD-VPC组和DYD-VPG组(83。42%vs 76。88%vs 73。41%,P<0。05)。三组妊娠期和新生儿并发症如早产、巨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显示,肌内注射黄体酮与剖宫产风险增加相关。结论 在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子宫内膜的冻胚移植周期中,口服地屈孕酮联合阴道用黄体酮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与肌内注射黄体酮相同,但剖宫产率降低。

    冷冻胚胎移植激素替代周期肌内注射黄体酮阴道黄体酮口服地屈孕酮

    血清PDCD4、HSP70水平对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赵晓化李维艳夏燕开丽比努尔·依马木...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4(PDCD4)、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对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LNM)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早期宫颈癌患者132例(观察组),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判断是否发生LNM,同期另选体检健康的女性志愿者60例(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DCD4、HSP70。收集早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宫颈癌LNM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DCD4、HSP70水平对早期宫颈癌LNM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PDCD4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HSP70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13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中,发生LNM 25例、未发生LNM 107例。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最大径、宫颈间质浸润深度、FIGO分期以及血清PDCD4、HSP70水平可能与早期宫颈癌LNM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宫颈肌壁、FIGO分期ⅡA期以及血清HSP70水平升高为早期宫颈癌LNM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PDCD4水平升高则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PDCD4、HSP70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早期宫颈癌LN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0。817、0。876,血清PDCD4、HSP70水平联合预测早期宫颈癌LNM的AUC大于二者单独(P均<0。05)。结论 血清PDCD4水平降低和血清HSP70水平升高与早期宫颈癌LNM密切相关;血清PDCD4、HSP70水平对早期宫颈癌LNM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早期宫颈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4热休克蛋白70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

    血清sFlt-1、sEng水平对子痫前期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效能

    韩雯雯赵琰周海峡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可溶性内皮糖蛋白(sEng)水平对子痫前期(PE)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确诊为PE的84例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并发AKI将其分为非AKI组51例、AKI组33例,同时选择82例无妊娠期高血压的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统计对照组、非AKI组及AKI组临床资料,ELISA法检测对照组、非AKI组及AKI组血清sFlt-1、sEng,比较AKI组血清sFlt-1、sEng表达与临床资料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Flt-1、sEng单独及联合检测对PE并发AKI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非AKI组及AKI组肾功能、尿常规、血脂、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AKI组血清中sFlt-1、sEng水平低于AKI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血清sFlt-1、sEng相对表达中位数作为界值,血清sFlt-1、sEng高水平者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蛋白尿、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低水平者,肾小球滤过率和24 h尿量低于低水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Flt-1、sEng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PE并发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6、0。793、0。854;sFlt-1、sEng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PE并发AKI的灵敏度分别为 75。80%、78。80%、87。90%;与sFlt-1、sEng水平单独检测比较,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P均<0。05)结论 血清sFlt-1、sEng联合检测对PE并发AKI预测效能较高。

    子痫前期急性肾损伤血清中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可溶性内皮糖蛋白

    胎盘微血管指数和血清TIMP-2水平对子痫前期孕妇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

    邓海娟权永娟李芳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胎盘微血管指数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水平对子痫前期(PE)孕妇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PE孕妇139例(观察组),其中发生FGR 41例、未发生FGR 98例,同期另选正常孕妇50例(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当日,采用三维超声诊断仪行胎盘微血管检查,记录胎盘微血管指数,包括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IMP-2。分析PE孕妇发生FGR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胎盘微血管指数和血清TIMP-2水平对PE孕妇发生FGR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胎盘微血管指数VI、FI、VF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TIMP-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单因素分析发现,PE孕妇发生FGR者胎盘微血管指数VI、FI、VFI均低于未发生FGR者,而血清TIMP-2水平高于未发生FGR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盘微血管指数VI、FI、VFI降低和血清TIMP-2水平升高均为PE孕妇发生FGR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胎盘微血管指数VI、FI、VFI及血清TIMP-2水平预测PE孕妇发生FG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2、0。797、0。821、0。696,四者联合预测PE孕妇发生FGR的AUC为0。949。胎盘微血管指数VI、FI、VFI和血清TIMP-2水平联合预测PE孕妇发生FGR的AUC高于四者单独(P均<0。05)。结论 胎盘微血管指数VI、FI、VFI降低和血清TIMP-2水平升高是PE孕妇发生FGR的独立危险因素;胎盘微血管指数VI、FI、VFI和血清TIMP-2水平对PE孕妇发生FGR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四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微血管指数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预测价值

    敲减辅酶Q10B表达对裸鼠食管鳞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魏瑜李志芳曹雷雨高艳...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敲减辅酶Q10B(COQ10B)表达对裸鼠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将COQ10B的干扰慢病毒及其阴性对照转染至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细胞)中,构建敲减COQ10B表达的KYSE150细胞(sh-COQ10B组)和阴性对照KYSE150细胞(sh-NC组)。选择雌性BALB/c裸鼠20只,随机分入sh-COQ10B组和sh-NC组各10只,分别于裸鼠右前肩胛处皮下接种转染sh-COQ10B和sh-NC的KYSE150细胞,以此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接种后不同时间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并测量瘤体的体积和质量。接种第26天实验结束后取瘤体组织,采用HE、免疫组化、TUNEL染色法观察裸鼠皮下移植瘤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移植瘤中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结果 与sh-NC组比较,sh-COQ10B组中COQ10B蛋白表达量低(P<0。05);皮下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且裸鼠均无死亡。sh-COQ10B组移植后不同时间瘤体体积和质量均小于sh-NC组(P均<0。05)。与sh-NC组比较,sh-COQ10B组肿瘤细胞凋亡率高,瘤体组织内Bcl-2、Vimentin蛋白表达低,Bax、E-cadherin表达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敲减COQ10B表达可抑制裸鼠食管鳞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和EMT的发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食管鳞状细胞癌裸鼠皮下移植瘤辅酶Q10B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