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化工
山西化工

张莉萍

双月刊

1004-7050

sxhxgy@163.com;bjba@sxhgw.cn;bjbb@sxhgw.cn

0351-2023719;2023819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5号

山西化工/Journal Shanxi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山西省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主管、山西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山西省惟一综合性化工科技期刊。主要报道行业内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及研究、开发、生产、应用的最新成果和经济技术信息,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宣传效果好等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属有机框架质子传导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

    马心怡刘璐高宇郜秋嫡...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4,4'-联苯二甲酸-2,2'-二磺酸(H4L)、1,3,5-三(对-咪唑基苯基)苯(TIPB)及钴盐为原料合成金属有机框架{[Co(TIPB)(L)0.5]·5CH3OH·2H2O}n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为磺基芳香酸 L4-配体支撑CoⅡ-TIPB二维层形成的三维微孔框架.该结构中具有41.5%的孔隙率且孔道中充满磺酸基基团.质子传导测试表明化合物在80℃下的质导σ分别为 1.34×10-4 S/cm,质子传导活化能为 0.58 eV,说明该化合物是一种良好的质子传导材料.

    磺酸基芳香酸金属有机框架质子传导

    稀土基二聚夹心型杂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张晓琳石强张军锋李云燕...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本项研究中,采用常规合成方法,通过探索镧系金属铕与多金属氧酸盐之间的桥接作用,成功地合成了一种纯无机的含铕夹心型多酸杂化物.该杂化物经过了全面的表征,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电化学测试、荧光光谱分析以及X射线晶体学分析,同时对其在固态和溶液状态下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详尽的探讨.本研究重点考察了杂化物的晶体结构、稳定性及其在长时间内的稳定性保持能力.在室温条件下,对固态荧光性质的分析确认了该杂化物的发光特性,这些特性主要归因于铕离子的独特的配位几何构型.此外,电催化测试中,该杂化物对亚硝酸钾的还原反应表现出了显著的催化活性,这一点从亚硝酸钾存在下氧化峰和还原峰电流的明显变化中得到了证实,从而揭示该杂化物在催化应用领域中的潜在研究价值.

    杂化物电催化自组装

    卢非酰胺的合成工艺改进研究

    王清河刘益平徐凯浡钟巧...
    8-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抗癫痫药物卢非酰胺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以叠氮磷酸二苯酯(DPPA)作为叠氮化试剂,与 2,6-二氟苄溴反应得到1-叠氮甲基-2,6-二氟苯,再与丙炔酸甲酯Click环合反应得 1-[(2,6-二氟苯基)甲基]-1H-1,2,3-三唑-4-甲酸甲酯,最后氨解得到抗癫痫药物卢非酰胺,总收率约 63%.本文发展的方法避免了叠氮化钠的直接使用,以水作为反应媒介,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卢非酰胺叠氮化抗癫痫药物合成工艺

    三维凹凸棒石对水中镍离子(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雷爽刘书霞刘根强籍向东...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凹凸棒石为原料、N-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耦合剂、戊二醛为键合剂制备三维凹凸棒石吸附剂,通过改变吸附温度等外界条件,探究三维凹凸棒石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Freundlich等温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够更好地表现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中三维凹凸棒石对Ni(Ⅱ)的吸附过程.当 25℃条件下,投加量为 0.0300 g、Ni(Ⅱ)的质量浓度为 5 mg/L、pH为4,去除率可达99%以上.此外,吸附Ni(Ⅱ)离子主要以配位的形式进行,该吸附在工业及水质除Ni(Ⅱ)离子研究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实用价值.

    三维凹凸棒石吸附凹凸棒石二价镍离子合成

    产水气井碳酸钙阻垢剂分子模拟研究

    刘友权晏孝杰周理刘建仪...
    14-1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磨溪气田龙王庙组地层水矿化度高、结垢离子多导致油管经常发生碳酸钙结垢堵塞的问题,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阻垢剂与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相互作用过程,分析阻垢剂阻止碳酸钙垢的机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模拟了水溶液中三聚磷酸钠和羧甲基葡聚糖阻垢剂阻止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钙垢的过程,明确了阻垢剂与结垢离子的作用方式、阻止机理.分子模拟结果表明:碳酸钙垢的生成主要以钙离子或碳酸根离子为中心,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相互吸引,当结垢阴阳离子距离达到 0.25 nm后就会生成碳酸钙分子,碳酸钙分子不断聚集形成晶体,温度越高越容易结垢;阻垢剂的阻垢机理是阻垢剂的阴离子对钙离子吸引力更大,从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在距离为 0.25 nm的结合概率降低可以得到证明,溶液中阻垢剂阴离子之间相互排斥,垢分子与离子相对分散,碳酸钙无法聚集形成晶体;三聚磷酸钠阻垢剂的阻垢效果比羧甲基葡聚糖(CMD)阻垢剂更好,温度越高垢分子的生成概率越低,三聚磷酸钠最大概率密度比羧甲基葡聚糖(CMD)阻垢剂的小 0.415 倍;三聚磷酸钠阻垢剂阴离子负价高,相互排斥,造成溶液中所有阴阳离子更分散,垢分子难以聚集形成碳酸钙晶体;采用该分子模拟方法可以筛选适合的阻垢剂.

    分子模拟阻垢剂碳酸钙垢预防结垢阻垢机理

    一种可室温制备及低温固化的无机磷酸盐涂层

    倪莎周凯锋董婷彭黎...
    19-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空气喷涂法,在室温下制备了一种可低温固化的无机磷酸盐涂层,通过接触角测试,证实了磷酸二氢铝黏结剂的润湿性和亲水性.利用正交实验法,通过分析涂层试样固化后的失水质量、表面形貌和黏结强度,确定了固化剂(MgO)的含量和固化温度.结果表明,当固化剂质量分数为 2%、固化温度为 160℃时,涂层的综合性能最好.

    无机磷酸盐涂层空气喷涂法磷酸二氢铝氧化镁

    壳聚糖-纳米ZNO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达海容
    21-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复合材料薄膜在众多微生物化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一步沉淀法制备得到壳聚糖-纳米ZNO(ACS-ZnO)复合膜,并开展性能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ACS-ZnO粒子尺寸呈现较均匀的状态,形成100~200 nm范围的球形颗粒.ACS-ZnO试样形成晶体的尖锐峰,跟ZnO标准峰位置形成良好对应,ZnO颗粒能够有效溶解到ACS中.ZnO锌颗粒吸收峰在372 nm部位形成了吸收峰,ACS-ZnO则在361 nm处形成吸收峰,促进复合膜吸湿性能发生更明显下降.

    壳聚糖纳米ZNO颗粒复合膜性能表征

    基于ZIF-67多孔碳/Mn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解玲丽王飞赵赟陈红英...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MOF材料由于其超高比表面积、多样的结构等特点成为高比电容储能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快速氧化还原法,以ZIF-67 为碳源制备C/MnO2 复合材料.通过SEM分析可知复合材料仍然保持ZIF-67 的多面体结构,电化学性能分析可知,在KOH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 0.5 A/g下比电容为 156.5 F/g,10A/g下比电容为 72.5 F/g,比电容保持率为54%,具有良好的倍率特性,是一种优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氧化还原法MOF材料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

    2-酰基-4-酯基取代噻唑天然骨架的绿色仿生制备

    高烁曹沛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2-酰基-4-酯基取代噻唑为具有抗癌活性的Tubulysin、ITE以及除藻活性优良的结构类似物Bacillamide家族核心骨架,经典合成方案路线繁琐,条件相对苛刻,收率低.本文结合最新生源路径,仿生改进关键氧化脱氢步骤,高效率制备该类型中间体,并且初步阐明相应机理,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新颖策略.

    噻唑骨架TubulysinITEBacillamide仿生制备绿色工艺

    电池负极材料上电纺丝沉积碳纳米纤维结构和性能分析

    郭静斐
    30-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结构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导电性能,在电池负极材料上得到广泛应用.为此通过电纺丝沉积的方式制备碳纳米纤维材料,并通过实验测试的手段开展微观组织和光谱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镍片与电纺丝距离有助于碳纳米纤维形成,经过3 min烧结后获得有限数量碳纳米纤维,大部分以颗粒状态存在.纤维内部存在C、Ni、O以及微量的Li元素,成功生产出富含碳的纳米纤维.N2 吸附与解吸曲线表现为典型的Ⅱ类等温吸附特点,孔径集中分布在9.2 nm附近.碳纳米纤维拉曼光谱形成了明显的D带与G带,D带峰值出现在约1 327 cm-1 处,G带在 1 587 cm-1 位置显现出强度.该研究有助于提高电池对碳纳米纤维的认识,为后续的性能进一步优化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乙醇电纺丝法碳纳米纤维表面改性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