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化工
山西化工

张莉萍

双月刊

1004-7050

sxhxgy@163.com;bjba@sxhgw.cn;bjbb@sxhgw.cn

0351-2023719;2023819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5号

山西化工/Journal Shanxi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山西省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主管、山西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山西省惟一综合性化工科技期刊。主要报道行业内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及研究、开发、生产、应用的最新成果和经济技术信息,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宣传效果好等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破碎顶板淋水巷道多层次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郝鹏政
    206-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3300巷局部区域顶板破碎且有一定淋水情况,顶板淋水不仅会导致围岩支护用锚杆索及金属网锈蚀而且容易导致顶板内软岩夹层泥化,导致顶板支护体系失效.结合 3300 巷现场情况,提出采用多层次注浆加固技术提高破碎顶板整体稳定性并封堵导水裂隙.具体在顶板破碎淋水段布置排状钻孔、定点钻孔,以便实现顶板全覆盖注浆以及局部补强注浆,同时钻孔分 2次钻进、2 次注浆;1 次钻进深度 2m,采用水泥浆液,注浆压力 1 MPa;2 次钻进深度为 3.5 m,采用化学浆液、注浆压力 2.5~3.0 MPa;通过多层次注浆可在巷道顶板形成初注帷幕、复注帷幕,提升围岩加固以及导水裂隙封堵效果.现场应用后,3300 巷顶板淋水问题得以较好解决,顶板及支护用锚杆、锚索钻孔等未出现淋水情况,现场采用的多层次注浆加固技术取得显著效果.

    破碎顶板淋水裂隙围岩控制多层次注浆化学浆液水泥浆液

    胡底煤业高应力大断面大巷绕巷设计优化研究

    王亚峰赵帅
    209-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胡底煤业大巷严重变形造成的矿井通风困难问题,设计在大巷 5#横川至10#横川间新掘大巷绕巷,结合矿井生产地质条件设计"斜巷+煤巷"、"暗立井+平巷"、"暗立井+全煤巷"和"暗立井+底板岩巷"四种绕道布置方案,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对四种方案的巷道布置方式、资金投入、施工难度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绕巷最佳布置方式为"煤巷+煤巷",研究结果为胡底煤业选择合理巷道布置方式以及保证矿井安全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通风阻力:绕巷塑性区

    掘进工作面过陷落柱主要施工技术研究

    王志涛
    212-21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掘进作业开展期间经常会遇到陷落柱,对安全掘进是一项重大威胁.煤矿开采过程中,为了确保掘进能够顺利、安全通过陷落柱,需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在概述掘进工作面过陷落柱基础上,分析了掘进工作面过陷落柱常用的几种支护技术,最终对煤矿掘进期间基础安全保护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对煤矿掘进作业开展可以有所帮助.

    掘进工作面陷落柱锚网支护回采技术

    碳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项目能耗分析评价

    吴艳穆建军
    214-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实现企业生产环保升级改造,某公司启动了碳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项目,该项目预计建设 6 条高纯度纳米炭黑生产线,配套建设 2 套 35 MW超高温超高压高效蒸汽发电装置,通过对该项目能耗分析评价,该项目符合节能设计技术相关标准,发电煤耗、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均优于对比企业水平,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碳基生产循环经济能耗分析

    某炼厂溶剂脱沥青装置降低运行能耗的探究

    胡浩达
    217-218,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某炼厂 160 万t/a溶剂脱沥青装置的运行现状,分析了装置生产过程中造成运行能耗高的原因,以及采取的相关优化调整措施和所获得的效果,最终通过优化措施落实实现装置运行平均能耗从 21.97 kgEO/t原料下降至 21.35 kgEO/t原料,减少能耗0.62 kgEO/t原料,溶脱装置实现将本增效.

    溶剂脱沥青装置运行能耗优化调整降本增效

    煤泥与PAC、PAM耦合处理乳液废水的研究

    陆英王淑军马博渠美琴...
    21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煤泥对乳液废水絮凝处理的影响,将煤泥与PAC、PAM耦合处理模拟矿井水乳化液.煤泥用量为 2g时,与未添加煤泥相比,COD去除率增加了16.1%.沉降时间测定和絮体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PAM用量为2 mg/L时,形成的絮体大且密实,沉降速度快,经过 52 s,压缩絮体体积就能达到5 mL.由于煤泥中黏土矿物和煤颗粒的吸附作用,以及絮体的网捕卷扫作用,部分有机物随着絮体沉降,使废水中的COD值减小.

    煤泥乳化液絮凝PAM,COD

    华北某石化企业搬迁遗留场地污染状况初步调查

    康苏花左文涛夏凡于遵...
    22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华北某石化企业搬迁遗留场地为研究对象,根据HJ 25.1-2019、HJ 25.2-2019环境保护标准进行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以及人员访谈进行污染识别,采用系统布点和判断性布点结合的方法采集土壤和地下水样品,检测项目为GB 36600-2018 标准中的基本项目、GB/T 14848-2017 标准中的常规指标以及识别出的地块特征污染因子.本次调查共布设 42 个土壤点位、8 个地下水点位、516 组采集土壤样品和 9 组地下水样品.调查结果表明,该场地生产区域土壤中砷、钒和钡等重金属以及石油烃存在超标现象,地下水中氨氮、镉、铅、石油类和石油烃等因子普遍超标,作为第一类用地存在健康风险,需要开展进一步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以确定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围,评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风险水平.

    石化企业遗留地块污染状况初步调查

    某发电厂附近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黄海燕
    226-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广东省某燃煤电厂周边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Mn、Pb、Zn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结果表明,电厂附近土壤中测量的几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超过了广东省土壤的背景值.单因素指数和内梅罗污染指数分类结果表明,电厂周边土壤普遍受到重金属污染,Cr、Cu、Mn、Pb、Zn、Hg和As污染程度为轻度污染,而Cd污染程度为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且电厂周边土壤的污染与电厂燃煤有很大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燃煤电厂周边As、Hg、Cd、Pb可能具有相同的污染源.

    发电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研究

    贾志青
    228-229,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不同淋洗剂在去除土壤中重金属(铅、镉、铜)效率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本研究采用了实验方法,以草酸、硝酸、氢氧化钠、EDTA为例,研究这些淋洗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通过调整淋洗剂浓度、淋洗时间及淋洗液与土壤的比例,优化了淋洗条件,详细分析了淋洗前后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螯合剂EDTA在优化条件下对铅、镉、铜的去除效果最优,合理选择淋洗剂与优化淋洗条件对提高重金属去除效率及减少对土壤质量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重金属污染淋洗修复技术淋洗剂

    多种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对比研究

    范军晓
    230-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自然保护政策,可以应用多种工艺处理方法处理焦化废水.因此,选择AAO工艺处理方法和OAO工艺处理方法进行对比,选择CODCr的去除效果、氨氮的去除效果、总氮的去除效果作为对比指标,考察不同焦化废水工艺处理方法的优劣势和特点.

    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工艺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