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化工
山西化工

张莉萍

双月刊

1004-7050

sxhxgy@163.com;bjba@sxhgw.cn;bjbb@sxhgw.cn

0351-2023719;2023819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5号

山西化工/Journal Shanxi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山西省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主管、山西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山西省惟一综合性化工科技期刊。主要报道行业内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及研究、开发、生产、应用的最新成果和经济技术信息,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宣传效果好等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污泥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参数检测研究

    牛玉坤韩富刚
    225-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污泥自热高温好氧消化技术是实现污泥可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本文检测了不同进泥浓度、搅拌速度、曝气量和污泥停留时间条件下污泥中挥发性有机物指标的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是:进泥含固率为6%~7.5%(挥发性有机物质量浓度为 44~56.5 g/L)、搅拌速度为150 r/min、曝气量为 0.2 m3/h和污泥停留时间为 6~8 d时,污泥挥发性有机物降解率达 50%~55%.对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消化后的污泥病原菌也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消化出泥的病原菌达到了"未检出"的水平.出泥可作为A级生物固体利用.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污泥自热高温好氧消化挥发性有机物病原菌A级生物固体资源化

    水性聚酯纺织浆料生产废气挥发治理技术优化与应用研究

    代常彬侯泽明邹春林李中旭...
    229-23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水性聚酯纺织浆料生产废气挥发治理技术优化与应用.通过试验对比不同工艺单元的处理效率,选择了水喷淋、干式过滤、活性炭吸脱附和催化燃烧装置等多种治理技术,并通过优化组合方案,达到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同时,本文也对治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类似企业废气治理提供参考.

    水性聚酯纺织浆料废气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活性炭吸脱附催化燃烧装置

    基于不同方案比选的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技术

    王二成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化工废水处理面临着成本与环境影响的双重挑战,尤其对于高浓度氯化钠废水的处理极具挑战性.针对这一问题,研究采用了结合悬浮冷冻浓缩与低温溶析结晶的技术方案,旨在提高氯化钠的回收率.并系统性地探讨了冷冻温度、搅拌时间及NaCl初始浓度对NaCl回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10℃的悬浮冷冻温度下,浓缩液浓度与冰晶纯度获得了最佳表现.在搅拌时间为 60 min、NaCl浓度为25.0%的条件下,NaCl的回收率最高,可达38.68%.该方法为废水中无机盐类的再回收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对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进步具有实际和理论上的推动作用.

    煤化工废水NaCl回收悬浮冷冻浓缩低温溶析结晶资源再利用

    基于吸附-络合萃取的含酚废水处理与最优工艺条件探究

    曲志鹏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通过络合萃取及吸附工艺对含酚废水进行处理,探究含酚废水处理的最优条件.通过络合萃取对高浓度含酚废水进行处理,萃取剂和稀释剂分别为磷酸三丁酯和正辛醇后对木屑进行改性处理,制备木屑纤维素,并以此作为吸附剂进行苯酚吸附实验.实验显示优化废水处理工艺后,废水在不同初始苯酚浓度下去除率优异,处理含酚废水后,总去除率接近 100%,且保有较高的苯酚回收率,实现了高效净化和资源利用,为含酚废水高效处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含酚废水处理萃取工艺苯酚去除

    不同还原剂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的效果分析与比较

    易玉龙刘果实吴财松高宝钗...
    23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学沉淀法是处理电镀行业含铬废水的常用方法,通常采用还原剂加水解的方式,使铬最终以氢氧化铬的形式实现固液分离.研究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还原剂在处理含铬废水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效果和特性,并从处理效果、表观现象、药剂成本、产生渣量等方面展开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原水铬质量浓度为 500 mg/L的情况下,硫酸亚铁、亚硫酸氢钠和焦亚硫酸钠均能使六价铬处理至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六价铬的排放要求(<0.2 mg/L),但是从氢氧化钠消耗量、絮凝沉淀后的表观现象、产生渣量、总药剂成本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比后综合考虑,亚硫酸氢钠的消耗量和水解过程中所需的氢氧化钠量最少,因此总药剂成本最低,且产生渣量最少,出水表观无色澄清,是最适合的还原剂.

    电镀含铬废水还原剂效果分析成本与渣量

    臭氧氧化工艺对生化尾水色度的研究

    马莉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污水与生活废水排放量的增长,环境污染日益加剧,降低污水对环境的危害迫在眉睫.色度作为污水治理的重要方向之一,逐渐被广泛重视.为了减少污染、提高工业用水再利用率,对污水色度的特征及危害进行了分析,验证了生化尾水色度、CODcr与腐殖酸浓度有关,色度与铁锰离子浓度无关,最终探究了臭氧氧化工艺中臭氧浓度与氧化时间对生化尾水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氧化时间为 7 min,最佳臭氧质量浓度为 3.05 mg/L,为后续生化尾水色度去除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臭氧氧化工艺生化尾水色度CODcr腐殖酸

    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工艺对生化尾水色度的研究

    周波
    244-245,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产能提高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排放量逐渐增多,对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色度是评价水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成为了污水治理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对色度的形成与危害进行了分析,并简要说明了目前色度处理的技术方法,介绍了混凝沉淀与活性炭吸附的原理,通过实验确定了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工艺所用PAM、PAC和活性炭的最佳用量,并确定了活性炭吸附的最佳时间,为后续该工艺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色度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生化尾水

    南海某平台降低外排生产水的生物毒性实例

    马振华李春辉杨勇吴攀...
    246-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海某平台为深水采气平台,由水下生产系统、乙二醇回收单元和生产水处理系统等单元组成.投产初期对外排生产水的生物毒性进行检测发现,生物毒性处于排放标准附近,随时有超标风险.对该平台处理工艺进行了全面分析,确定导致生物毒性偏高的主要原因为开井期间水下井口注入甲醇所致,并通过开井程序优化、甲醇注入量校核、工艺参数调整等改进措施,解决海上深水采气平台开井期间生产水生物毒性高的问题.该方法对同类气田设施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生产水生物毒性化学药剂注入量程序优化

    碳纤维生产中的废水处理

    张伟秦剑坤武春雨刘智鹏...
    250-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废水采用组合水处理技术,通过物化、生化及化学氧化相结合的水处理方法,兼顾多种消除废水毒性与消除COD的途径,污水经过处理后,实现了出水稳定、可靠,可以达标排放.

    聚丙烯基碳纤维废水水处理技术物化生化化学氧化

    臭氧及VOCs污染的治理研究

    杜金辉
    252-253,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臭氧及VOCs污染的生成主要源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氮氧化物(NOx)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光化学反应,在当前城市臭氧污染愈发严重下,需要做好其源头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治理,降低臭氧污染的影响,提高环境健康性.基于此,本文进行臭氧污染的概述,以UV工艺为例进行VOCs的治理研究,同时对其他治理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最后结合污染实际提出VOCs的处理策略,以期提高VOCs的治理效果,有效减少臭氧污染,实现绿色发展.

    臭氧VOCs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