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冶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冶金
山西冶金

王荣贵

双月刊

1672-1152

0351-4063125

030001

太原市迎泽大街338号

山西冶金/Journal Shanxi Metallurgy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办刊宗旨,不断完善和提高刊物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HA-LEC法的铜电解液脱砷精炼循环工艺研究

    李超徐小董
    118-119,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铜电解液脱砷精炼循环工艺,探讨了其生产效率、能耗、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预先危险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的铜电解液脱砷精炼循环工艺评价模型,进一步保证该工艺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冷却工段中"有毒物质"的危险等级为高度危险,对比分析中,该方法统计分析得到的危险个数为8,与操作风险分析法、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法以及事件树分析法分别多出1个、3个、2个,该方法展现出了更好的性能,防控措施有效性为97%.该研究结果可为推动铜冶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铜电解液脱砷安全评价PHA-LEC

    提升HRB400E盘条钢筋抗震性能的工艺改进实践

    许耀生王鑫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小规格HRB400E盘条钢筋出现的抗震指标Agt值不稳定,有部分甚至出现低于国标的现象,对盘条生产工艺控制成分、控轧控冷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认为抗震指标不合格主要是由钢的金相组织异常所致.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HRB400E盘条抗震性能工艺改进

    高电流密度下阴极铜精细化生产实践

    曾国庆
    122-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铜业公司电解厂高电流密度下阴极铜精细化生产实践为例,分别从电解液和阳极板成分、阳极板外观、添加剂用量、电解液杂质元素净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由该厂3年生产实践可知,在持续高电流密度(320~355 A/cm2)生产条件下,通过精细化管控,生产各项经济指标达到较优值,电流效率在98.55%左右,阴极铜优质品率≥97%,合格率>99%,综合成本以及加工成本在逐年下降;在混合处理外购杂铜阳极板情况下,其阴极铜产量在2024年更是突破420 000 t.由此可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通过快速精准调整电解生产过程,可实现高电流密度下阴极铜的稳定生产.

    铜电解高电流密度精细化管控全系统控制

    太钢450 m2烧结机热风烧结梯级利用实践

    赵立卓郝永寿张海兵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太钢450 m2烧结机在烧结工序中环冷机热废气余热利用率低、废气无组织排放等问题,通过热风循环梯级利用技术实践,解决了环冷机废气无组织排放的难题,达到了烧结矿质量指标提升、固体燃耗降低的多重效果,实现了烧结优质、低碳生产.

    热风循环梯级利用低碳

    2250热轧产线800 MPa级汽车厢体钢的开发

    石少冲李斌李冠楠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某钢厂2250热轧产线800 MPa级汽车厢体钢的开发过程及关键技术.通过优化合金设计、调整热轧工艺参数及特殊的两段冷却控制,成功研制出满足汽车厢体结构强度要求的800 MPa级高强度钢.详细阐述了合金元素的选择依据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热轧过程中温度、冷却模式及冷却速度对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所开发的高强度钢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及成型性,能够满足汽车轻量化与安全性的双重需求.

    800MPa级轻量型汽车厢体钢

    机械化竖窑煅烧小粒径石灰石技术的应用实践

    孙海涛严镇辉吴劲松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要介绍了明溪县三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 × 400 m3机械化竖窑活性石灰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详细探讨了燃烧10~30 mm粒径石灰石的应用成果,包括实验室煅烧成果、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调整、成品石灰的质量情况以及煅烧10~30 mm粒径石灰石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为今后石灰石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和石灰窑使用小粒径石灰石生产烧结用冶金石灰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机械化竖窑小粒径石灰石煅烧实验应用实践

    热轧2050产线卷取温度符合率提升实践

    白东明
    136-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公司2050产线投产初期存在卷取温度符合率偏低的情况,开展2050产线层流冷却设备管理标准化生产实践.对水阀进行日常管理,提高层流冷却设备精度;在层流冷却段增设防风挡板、气喷等,避免层流冷却水柱倾斜问题,提高冷却水喷射精度;对层流冷却二级模型冷却模式进行优化,提高二级控制精度;制作卷取温度模型自学习调试工具软件,根据实际温度曲线对带钢各段传热系数进行迅速调整.通过以上多种措施并行,提高了2050产线总体卷取温度符合率.

    标准化设备精度二级模型自学习

    SPHC钢连铸工艺优化实践研究

    杨帅朱云杰葛建永李涛...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业化连续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对连铸现行工业进行评价,找出影响SPHC钢铸坯质量和热送率的因素,对连铸配水方案及连铸机辊缝开口度进行工艺优化,提高SPHC钢的铸坯质量和热送率.

    连铸铸坯质量热送率

    酸轧活套基础崩塌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案

    杨晶晶
    142-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邯钢一冷酸轧线入口活套基础出现的崩塌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且设计一种酸轧线活套内轨道基础维修装置.此装置加工简单,安装省时,且安装时可以分阶段完成.解决了传统的重新浇筑、灌浆方法恢复损坏轨道基础时间过长的限制,实现快速完成对损坏轨道基础的维修,减少酸轧线的日常检维修时间,确保了酸轧线的正常高效生产节奏.

    酸轧机组入口活套轨道基础崩塌维修

    首钢长钢低碱度烧结矿冶炼生产实践

    王保国曹锋柏鹏飞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原燃料基础和装备调件下,首钢长钢炼铁厂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条件下的较低碱度烧结矿,碱度基本长期维持在1.7±0.08左右,炉料结构长期维持在烧结矿83%+球团矿5%+生矿12%,通过加强烧结过程管控、优化高炉上下部调节、强化出铁管理等措施,2座高炉均实现了长期安全稳定运行2 000 d以上的良好记录,连续多年实现生铁成本行业排名前10名的记录,最好时行业排第3名.

    高炉低碱度上下部调节出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