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建筑
山西建筑

毕兴锁

旬刊

1009-6825

zgtysxjz@263.net

0351-2023214;4133298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山右巷10号

山西建筑/Journal Shanx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山西省建设行业唯一的一份国家级刊物,本刊为旬刊,适合广大科研、勘察、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科技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发表论文或阅读参考。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为广大科技人员、院校师生提供最广阔的学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精度控制研究

    肖志强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拼装结构严丝合缝、结构美观、减少结构渗漏、提升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施工质量的目的,通过对拼装过程中关键工序的分析研究,制定了提高混凝土构件预制精度、测量精度、安装精度及预埋构件定位精度的相关控制措施,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起到进一步推动地下装配叠合式结构发展的作用.

    装配叠合施工精度控制措施

    早龄期钢管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杨静史禄刘翼飞胡先尧...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早龄期钢管混凝土抗冲击能力,基于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对C50 与C30 核心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的破坏程度、动态峰值应力、动态峰值应变、吸收能占比均与冲击气压呈正相关;钢管混凝土的破坏程度从平缓到剧烈逐渐表现为表层脱落、开裂及内部碎块脱落,与混凝土设计强度正相关但与龄期负相关;冲击气压相同时,钢管混凝土的动态峰值应变、峰值应力、吸收能占比与设计强度和龄期都呈正相关,峰值应变受设计强度影响更大,峰值应力与吸收能占比受龄期即核心混凝土实际强度影响更大.

    钢管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能量耗散规律

    废食用油再生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段锐王岩刘泽鑫刘洋...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恢复老化沥青的性能,促进RAP的高质量再生利用.文章以废食用油补充老化沥青中的轻质组分,对老化沥青进行再生,系统研究废食用油掺量对再生沥青基本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适宜的掺量,并通过试验研究废食用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随着废食用油掺量的增大而增大,软化点和黏度随着废食用油掺量的增大而减小,废食用油的最佳掺量约为10%.当RAP掺量不超过 50%时,废食用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沥青路面再生沥青废食用油废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输电线路基础开裂评估鉴定方法研究

    李杰王锐何松洋赵玮...
    113-11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着重探讨输电线路基础开裂的评估与鉴定工作,针对当前输电线路基础病害加剧,尤其是基础开裂现象普遍的问题,构建了一套针对性的输电线路基础评估体系.通过深入的调查与检测流程,涵盖使用状况调研、荷载再验证及基础裂缝直观检查等环节,系统分析了基础开裂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其对输电线路安全性能的潜在影响.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基础开裂病害的精确量化评估与鉴定,为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本研究有利于输电线路基础病害评估与加固,而且提出的评估鉴定体系及方法对于加强输电线路基础病害的预防与治理能力具有关键作用,将积极推动电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输电线路基础开裂安全性评估使用性评估可靠性等级

    "海绵城市"在工业建筑项目中的应用

    陈昌津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城市面临雨水排水不畅、径流污染、内涝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结合某工业项目,提出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并对各汇水分区的现状、技术适应性及布局、径流组织做了深入分析,介绍了海绵城市的设施布局及措施,实践证明,海绵城市的应用实现了源头雨水尽可能的在厂区内消纳,减少外排的效果.

    海绵城市工业建筑径流控制污染削减率

    市政沥青道路基层补丁式更新施工探索

    赖家彬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城市道路常见的路面类型,目前已进入大规模的更新期,因施工、使用、养护、基层、路基、地质等的影响因素众多,普遍存在难以由道路面层状况直接确认道路病害的主因;在沥青道路更新施工前采取实证探因的方法探析病害因素、等级及相应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沥青道路更新质量和减少投资.以某道路沥青路面的更新为例,探讨沥青路面更新中的通过施工与设计的有效结合,在投资限额下,采用基层补丁式的生态化、精细化的更新方式,达到道路更新质量提升目标的最优解,并为相应的沥青道路更新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市政道路基层弯沉值补丁式更新

    城市道路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离设计研究

    贾洪强
    126-12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道路交通压力日益增大,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分离设计成为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探讨了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离的必要性、设计原则和具体方法.研究表明,合理的分离设计能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使用者的安全.建议采用物理隔离、高差设计等方式实现有效分离,并结合绿化带、休憩设施等提升整体环境品质.研究成果可为城市道路规划与改造提供参考.

    城市道路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分离设计交通安全

    环境敏感区桥梁扩大基础静态爆破参数研究

    杨顺清张兵王金星谭鹏...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罗毕国家公园特大桥横跨生态环境极为敏感的国家公园区域,计划在扩大基础岩体时采用静态爆破技术,但桥梁基础的岩石构成了公园区域的无自由边界,针对此,文章选取了装药孔孔径、布孔方式、孔距与排距和空孔孔距等参数,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无自由边界静态爆破技术的参数研究,给出了用于指导该桥墩台扩大基础开挖的静态爆破参数取值.

    环境敏感区无自由边界静态爆破参数研究岩石开挖

    西南山区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设计处治措施研究

    周威锦郑国强李俊兵陈柯竹...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变形作为一种常见的隧道地质灾害,是软弱围岩受挤压、褶皱、揉皱等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变形现象,处理不当会导致初支侵限、围岩失稳垮塌等灾害;为此,以西南山区高速公路典型大变形隧道为例,系统总结围岩变形特征及原因,分析变形规律,对不同大变形类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结构设计,形成系统性的软岩大变形隧道处理对策,最终应用于现场.处治效果表明隧道结构变形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其相关设计措施可供同类隧道软岩大变形处理借鉴与参考.

    西南山区软岩大变形变形特征结构设计

    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材料配比试验及现场应用研究

    苟安迪孙天赦郝建雷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成都轨道交通13 号线盾构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铁路为工程依托,针对现有地层沉降不满足既有铁路沉降控制标准问题,对同步注浆材料配比进行优化研究,确定了本工程施工中同步注浆材料的最佳配比,并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对材料配比优化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种同步注浆浆液,初凝时间缩短了 125 min,7 d抗压强度提高了0.055 MPa,泌水率降低了1.0%;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结果一致,采用同步注浆材料优化后配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控制地层沉降,满足铁路路基沉降控制标准.

    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地层沉降同步注浆室内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