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设计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设计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海军

半月刊

1003-0069

010-65815864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下斜街29号

设计/Journal SHEJI
查看更多>>创刊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界权威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合作出版,是中国唯一一本中国工业设计界全国发行的国家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博物馆数字化体验设计

    王昕韩敏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将互动仪式链理论应用于博物馆数字化体验设计中,借助仪式进程促使游客与展览、展品、其他游客建立高度的情感连带,将短期情感向长期情感转换,结合数字技术丰富观展体验,提升观展质量.首先结合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框架对数字化博物馆体验设计案例比对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用户体验地图等方法,分析游客的特征、痛点和目标,总结博物馆数字化体验设计中互动仪式的机会点,提出博物馆数字化体验设计策略;以湖北省博物馆为研究案例,设计博物馆数字化体验设计应用《楚云游梦》,最后进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验证.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以观展前、观展中、观展后的用户需求为前提,从营造互动情境、优化展品反馈、构建交流渠道、设置群体符号4个层面,完善博物馆数字化体验设计流程,提升游客的观展体验.为博物馆数字化体验设计的研究者和设计师提供实证参考,同时也开拓了互动仪式链理论应用的新视野.

    互动仪式链理论博物馆互动仪式观展互动数字化体验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仫佬族双鱼纹创新设计与评价

    郭松张庆泰夏冰欣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仫佬族双鱼纹单元纹样创新设计过于主观化,民族艺术特征缺失等问题,构建了一套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双鱼纹单元纹样创新设计和评价模型.首先,对双鱼纹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与提取,其次,筛选具有仫佬民族特征的关键因子并进行权重判断,将其应用到纹样创新设计中,最后对设计构建的双鱼纹单元纹样库进行综合评价.仫佬族双鱼纹具有平衡对称的结构、青底花纹样式和多子多福的寓意;一头双尾是双鱼纹单元特征中最重要的因子;在纹样设计中需重视对双鱼纹单元结构的设计;创新设计的单元纹样库模糊综合评价以P1方案最优.研究在单元纹样设计中融合了形式美法则,保留了仫佬族双鱼纹艺术特征,为活化民族纹样在当代传承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双鱼纹艺术特征模糊层次分析法单元纹样设计仫佬族

    生物面料在苗族服饰中的可持续创新设计

    白雨函梁之茵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工业生产模式伴随着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构成严峻挑战.生物面料作为可降解、低污染的环保材料,展现出在服装行业中的创新潜力,将其与服饰设计相结合,不仅推动了服饰设计的可持续创新,也为传统服饰的现代复兴带来了契机.文章以生物面料特性与环保性为基础,并以苗族服饰为例,探讨生物面料在服饰设计中的机遇与应用前景,分析其如何与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助力环保与文化传承的双重目标.

    可持续设计生物面料设计创新苗族服饰服饰设计

    数字化驱动下非遗手工艺展陈设计研究——以徽州竹编为例

    阳巧贾菲菲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徽州竹编体感互动展陈平台,探索数字化驱动下非遗手工艺在展陈设计中的策略,以推动非遗手工艺向高质量发展和传承.以非遗手工艺的发展困境和传承价值的分析为基础,挖掘非遗手工艺在展陈设计中的痛点和趋势,并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总结出非遗手工艺在展陈设计中的发展策略,以徽州竹编技艺为案例,从剖析用户需求,明确设计定位,优化框架流程和技术开发这4个方面展开设计实践.基于非遗手工艺展陈策略的指导,构建出徽州竹编体感互动展陈平台.实现了从以"物"为中心的静态展陈模式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互动体验模式的转换,使用户在互动体验中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也为非遗手工艺数字化展陈提供新路径及实践参考.

    非遗手工艺数字展陈徽州竹编体感交互动作识别

    包装设计

    65页

    基于特色文化符号的内蒙古白酒包装设计研究

    王朝伟郑刚强王征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内蒙古白酒包装设计中特色文化符号的应用,并提出优化策略.运用皮尔斯、索绪尔和洛特曼的符号学理论,深入分析了内蒙古白酒包装符号化形态构建及其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揭示设计中的符号特性与视觉策略,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这些符号如何实际融入包装设计中.概述了符号学如何增强特色文化包装设计的吸引力及其文化深度.提出了设计改进措施,旨在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设计的市场竞争力和文化价值.

    包装设计内蒙古白酒包装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符号

    诗词意境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冯晓青乔鸿静刘春雷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情境韵味探究诗词意境在白酒包装中的应用.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筛选出整体意境与目标群体情感需求相一致的诗词,进行文化转译解构出多个意象,将各个意象具象化形成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元素,再利用情境构造的方式来排列、组合意象元素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利用诗词文化与白酒包装的关联性模型,梳理出了诗词意境应用在白酒包装上的设计流程.通过传统文化赋能消费,从诗词美学中吸取养分塑造品牌故事,丰富白酒包装的文化意蕴,帮助传统酒企摆脱包装创意匮乏的困境,实现良性循环.

    诗词意境白酒包装关联性模型意境特征设计方法

    在地性视角下的农产品包装设计及品牌战略研究

    徐炜一赵之昱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农产品包装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地性理论介入农产品包装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可行性,探究在地性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融合机制以及应用策略.文章运用文献回顾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个案研究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结合生产者与消费者对农产品包装的差异化需求及在地性理论介入艺术设计的构成框架,从在地视野、在地文化、在地空间、在地主体这4个角度出发,提炼在地性理论应用于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具体策略;以泾源县土蜂蜜产品的包装构建为例进行个案研究践行应用策略,形成理论与实践的闭环.将在地性理论与农产品包装设计相融合,指导农产品包装的品牌战略、形态构建与设计表现,为农产品包装设计实践提供新思路,降低设计实践中文化符号及地域性符号使用的随意性,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在地性农产品包装设计主体需求品牌形象设计城市品牌战略

    基于KANO-QFD的中式预制菜智能包装设计研究

    魏碧泽范伟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中式预制菜包装设计问题,获取用户对中式预制菜包装的需求并匹配设计要求,设计一款基于用户需求的中式预制菜智能包装.首先,通过KJ法对用户进行调研并初步收集用户需求,然后使用Kano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分类与敏感度排序,再通过Kano-QFD集成模型匹配设计要求并对设计要求进行重要度转化,围绕中式预制菜外观、信息、功能、材质以及智能包装技术5个方面设计中式预制菜智能包装,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估.设计流程借助Kano-QFD集成模型量化分析用户需求与设计要求,使得预制菜的包装设计更加客观科学,结合智能包装技术预制菜包装上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信任感.通过KJ法、Kano-QFD集成模型、模糊综合评价综合运用的设计方法,以中式预制菜智能包装设计为例进行设计研究,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并从用户需求与智能包装的角度为中式预制菜包装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中式预制菜包装设计Kano-QFD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智能包装系统

    美育视角下地域文化融入高职"产品包装设计"课程的实践路径

    秦晓楠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域文化与美育存在紧密关联,两者目标一致,互为源泉与载体.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需求,以及美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现状,共同凸显了地域文化融入高职"产品包装设计"课程的必要性.本文从美育视角分析地域文化融入该课程的现实意义,通过重构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强化设计实践及构建评价体系,探讨融合的可行路径,为高职院校深化专业课程的美育教学提供参考.

    美育地域文化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产品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