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设计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设计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海军

半月刊

1003-0069

010-65815864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下斜街29号

设计/Journal SHEJI
查看更多>>创刊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界权威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合作出版,是中国唯一一本中国工业设计界全国发行的国家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汉代铜镜纹样的再设计与应用研究

    王伟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传承与创新汉代铜镜纹样,将形状文法、定量分析等方法,应用在汉代铜镜纹样的创新设计实践中,丰富汉代铜镜纹样的图案种类与表现形式.首先,通过理论资料与实物研究对汉代铜镜纹样进行分析,提取其造型特征和文化内涵;其次,通过形状文法设置的推演规则,分别对选取的典型铜镜纹样进行再设计,衍生成3种创新纹样;最后,将新纹样应用在SPASS2.0数据分析得出的日常生活类产品中.以汉代铜镜纹样为研究对象,并在用户对文创产品需求的基础上,利用形状文法的衍化规则进行创新设计,提高了纹样设计的生产效率和有效性,为汉代铜镜纹样的设计方法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性路径.

    汉代铜镜纹样形状文法推演规则文创产品设计

    三江侗族服饰纹样解析与丝巾设计应用

    王爽娄琳秦梦琪蒋令仪...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侗族服饰纹样拥有着丰富的造型和艳丽的色彩,是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精神信仰与审美风格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作为一种符号,延续并发展他们有关历史文化生活与精神信仰,其对侗族文化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传统的侗族服饰纹样与当今时尚流行相结合,设计出既符合现代审美,又能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作品,对弘扬侗族服饰文化以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侗族服饰纹样进行整理归纳,分别从造型特征、艺术特色、文化内涵3个层面展开对纹样的深层解析,并通过丝巾设计进行视觉化的构思与艺术创意的表达,可实现对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依托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旅游经济的开放式,积极促进三江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产品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

    三江侗族服饰纹样纹样解析丝巾设计民族传统文化

    哈尼族婚嫁文化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美学运用研究

    彭宗英杨凌辉贺光辉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尼族婚嫁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极其丰富的美学元素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哈尼族婚俗文化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美学运用,分析其色彩、图案、材质和功能,并明确这些美学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将哈尼族婚嫁文化与现代首饰设计的美学原则相结合进行深入的研究,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当代审美潮流的首饰设计作品,并对如何更好地将哈尼族婚嫁文化融入现代首饰设计中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哈尼族婚礼文化的融入不仅能够为首饰设计增添一抹浓厚的文化底色,而且对于推动民族文化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不容小觑的战略价值.

    哈尼族婚嫁文化传承与创新首饰设计美学运用

    符号学视域下"抓髻娃娃"剪纸形象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山丹邵智龙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析符号学视域下"抓髻娃娃"剪纸形象与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创产品的实用属性与文化属性的同时,也拓宽了民俗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播路径与呈现方式.本文以符号学为研究方法,将"抓髻娃娃"剪纸形象作为设计对象,从语构、语义、语用3个层面切入,探析其剪纸形象的纹样元素、色彩元素以及形构元素,深入挖掘其审美价值、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通过现代化的设计手法,进行图形推演完成"抓髻娃娃"剪纸形象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通过将中国生殖崇拜信仰文化与西方符号学融合,为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媒介中的活化提供了创新性的设计思路与路径.

    符号学抓髻娃娃文创产品设计民间美术设计实践

    骑行衍生设计

    61页

    轻摩旅场景下的电动摩托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周凯梁峭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轻摩旅场景下电动摩托产品设计,构建设计策略,本文分析了电动摩托车的发展现状、轻摩旅场景的特征、场景理论背景.通过对轻摩旅用户群体进行桌面调研、问卷调研以及访谈,利用场景理论4要素归纳总结出轻摩旅用户及场景特征,分析用户行为,总结用户需求,挖掘价值机会点.构建了两类价值场景:轻摩旅场景沉浸式骑行体验、轻摩旅场景下骑行与露营融合性,围绕环境、机、人3个层面分别对价值场景进行总结,得出设计策略.

    场景理论轻摩旅电动摩托产品策略研究产品设计

    心流理论视角下室内骑行台设计研究

    王军张鹏翔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心流理论视角下,利用心流体验要素识别和定位用户需求和产品要素,提升用户心流体验.从心流体验阶段出发,通过心流PAT模型分析用户骑行场景及行为体验,提炼室内骑行台心流体验要素,构建骑行心流目标与用户需求映射路径;其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量化处理、筛选提取心流要素,明确骑行产品心流体验核心要素;最后,应用QFD质量功能展开,进行核心产品要素与产品设计特性构建.基于心流体验,提出用户体验要素定位与设计转化方法,应用该方法进行室内骑行台创新设计实践.依据心流体验要素,融合SEM模型与QFD进行设计探究,丰富产品要素定位与设计转化路径,提升用户心流体验的沉浸度与愉悦度,丰富心流理论在设计领域的实践研究.

    心流理论心流PAT模型SEM模型QFD室内骑行台

    骑行下肢外骨骼结构与造型舒适度设计研究

    蒋沛原吕健陈诚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下肢外骨骼结构功能固化和造型主观舒适度难以满足人机要求等问题,本文基于骑行姿势提出了一种结构与造型相结合的外骨骼设计方法和舒适度验证方案.基于骑行中的运动学和仿生人机分析,提取出外骨骼需要满足的结构因素.再通过感性工学和设计美学在结构基础上进行造型因素分析和方案设计.基于JACK,从外骨骼的穿戴和交互舒适度出发,对人体下背部人机匹配性等进行结构功能舒适度验证.并对外骨骼方案进行主观舒适度验证.基于骑行姿势结构与造型相结合的外骨骼设计方法.可以设计出既满足结构功能,又满足造型主观舒适度要求的迭代性外骨骼方案,为下肢外骨骼设计与研究提供指导作用和积极意义.

    骑行姿势运动学下肢外骨骼感性工学JACK舒适度验证

    基于ANYBODY骑行仿真的康复训练装置设计

    李旭王旭鹏赵嘉鑫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传统骑行训练装置运动轨迹极限值偏低,导致下肢康复训练效果不足,为了满足膝关节术后患者康复训练需求,提出一种能实现类三角形运动轨迹特点的可变曲柄下肢骑行训练装置,满足用户康复训练需求.通过分析用户人群特征与需求,发现市场缺口与不同用户群体痛点,明确设计目标,结合人体下肢生理结构与运动特性,在Anybody环境下模拟得到相关肌群激活程度,进而分析不同曲柄参数条件下骑行运动的关节角(Pos)、关节角速度(Vel)以及肌肉激活程度(Activity)变化,得出装置骑行训练活动范围等关键参数,依据鲁棒模型完成数学模型建立与计算,为装置设计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所提出的能实现类三角形运动轨迹的可变曲柄下肢骑行训练装置,通过肌电实验得出其较类圆形运动轨迹的装置而言,能使下肢主要肌群肌肉激活程度提高.从功能与结构入手,运用逆动力学分析与肌电实验对比分析,系统地提出了人体康复训练装置的设计思路、方法及流程,有助于完善康复训练装置体系,增强康复训练效能,为同类型康复训练装置的设计、仿真及性能验证提供参考.

    AnyBody骑行训练装置可变曲柄sEMG辅助康复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的电动车头盔设计策略研究

    邓越洋孟闯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探索电动车头盔用户需求,构建电动车头盔设计策略.结合文献研究方法,建立头盔相关研究内容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转化为设计策略.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产出了电动车头盔的用户需求列表,包括安全需求、舒适需求和额外需求,根据需求提出了电动车头盔设计方法.计划行为理论框架能预测电动车头盔佩戴行为、洞察用户需求,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头盔设计策略,并用于优化头盔佩戴体验.

    电动车头盔骑行安全计划行为理论用户需求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