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纺织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纺织科技
上海纺织科技

胡申伟

月刊

1001-2044

shfzkj@stri.cn ; shfzkj@sh163.net

021-55211341

200082

上海市平凉路988号

上海纺织科技/Journal 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上海纺织科技》创刊于1973年,是由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主办的综合性纺织技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连续五届(1992、1996、2000、2004、2008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三十多年来,《上海纺织科技》一直遵循面向经济发展、加强科技交流、传播新兴技术、促进行业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传播、普及、推广纺织学科的前沿技术,报道业界的最新动态,并针对企业生产、产品开发与管理提供思路、方法和实用技术。重点报道覆盖整个纺织产业链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以及管理、经营新理念。 “导向性、知识性、实用性”是《上海纺织科技》的报道特色,在全国纺织企事业单位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上海纺织科技》现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收录。《上海纺织科技》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001-2044、国内统一刊号为CN31-1272/TS,国内邮发代号4-397,月刊,每期定价12元,全年144元,每月18日出版。发行覆盖面遍及全国各省市,是国内外知名度高,发行量大的重点纺织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弹性导电纱线纬编柔性传感器的性能

    孙江龙赵树强丛洪莲
    45-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弹性导电纱线制备的柔性应变传感器的纵向拉伸电学性能,采用弹性导电纱线和涤纶纱线,经电脑横机织造了3种组织的传感器.通过重复拉伸试验,测试传感器在纵向拉伸下的电阻变化、灵敏度、线性度、重复性和滞后性,分析了弹性导电纱线对柔性应变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非弹性导电纱线织造的传感器,弹性导电纱线的电阻变化率、灵敏度、线性度、重复性提升,滞后性下降.

    传感器纬编针织物弹性导电纱线电阻滞后性电学性能

    聚酯基椰炭纤维/天丝/蚕蛹蛋白纤维色织物设计与生产

    王葎菲谢勇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一款聚酯基椰炭纤维/天丝/蚕蛹蛋白纤维色织物的生产要点.介绍了织物规格、色纱循环、外观等设计思路.通过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最终使得织造效率达到91.2%.经检测,产品远红外发射率为0.94,远红外辐射温升为1.5 K,负离子发生量为780个/cm3,柔软度为0.61,滑爽度为1.52,透气率为1 152 mm/s.认为:开发的产品具有保健功能,且手感滑爽、柔软,透气效果好,可满足消费者需求.

    色织物聚酯基椰炭纤维天丝蚕蛹蛋白纤维工艺参数远红外发射率远红外温升值负离子发生量

    泡绉千鸟格羊毛织物的设计与生产

    瞿建新陈群马顺彬
    53-5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种泡绉千鸟格羊毛织物.面料结构为局部双层,单层处由里层经纱和表层纬纱交织形成;双层处的表层由非弹力经纱与非弹力纬纱交织,形成鸟形图案;双层处的里层为含有莱卡纤维的白色弹力纱线交织.面料下机后,含有弹力纱线的里层组织收缩,不含弹力纱线的表层图案隆起,形成立体的泡绉千鸟格图案,具有明显的三维效果;图案的形状和大小由里层经纱和表层纬纱的交织点决定.

    羊毛织物双层组织千鸟格泡绉弹力纱线工艺参数面料设计

    畲族会意纹饰在现代服装配饰设计中的应用

    黄鲁坤陈颖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当前服装配饰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深入了解畲族的传统纹饰.对畲族传统会意纹饰元素进行提炼,同时对现代服装配饰的造型、材质、工艺特点等进行研究,结合消费者需求设计出符合当下审美的服装配饰作品.在使消费者感受畲族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使畲族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并丰富了现代服装配饰设计.

    畲族纹饰服装配饰设计

    外卖骑手防护服智能性与安全性优化设计

    曹璐瑛侯垚莫靖诗刘小红...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视外卖骑手服装的安全性与防护优化设计,有助于外卖骑手职业的健康发展.对外卖骑手的工作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外卖工作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骑手服装的造型、结构、面料、功能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外卖骑手舒适性需要的前提下,提升防护服的智能水平与安全性能.

    骑行服防护服安全性智能性优化设计

    远红外涤纶交织面料的开发及其结构性能

    陈红段小文郭玲玲范硕...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纬纱中远红外涤纶长丝含量和织物组织结构对织物远红外性能的影响,以普通涤纶丝为经纱,远红外涤纶长丝与黏胶长丝为纬纱,试织了14种不同规格的织物试样.测试各试样的远红外辐射温升、远红外发射率以及体表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对织物的远红外性能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随着纬纱中远红外涤纶长丝含量的增加,织物的远红外温升和发射率逐渐增强;纬纱中远红外涤纶长丝含量不同时,织物对体表皮肤微循环血流促进效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织物组织为蜂巢组织时,织物的远红外温升和发射性能最好;当组织结构为平纹时,织物对体表皮肤微循环血流促进效果最差;当织物组织不同时,织物对体表皮肤微循环血流的促进效用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远红外涤纶长丝功能面料远红外性能交织面料组织结构单因素方差分析

    牛仔风格间断交错式提花泡泡纱织物的研制

    佟昀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了间断式提花泡泡纱的研制方法,利用多臂织机闲置的二页综,分别作为控制泡经纱张力变化的各自独立的装置,赋予综页运动新功能.其各自控制相邻的泡泡条,通过纹板控制两页综的升降次序和时刻,从而积极送经或停止送经.两泡泡条起泡区位置上下、左右错落排列,配合经起花等组织,富有装饰感.采用CAD进行纹样模拟,泡经区和起花组织的经向张力需要独立控制,最终研制出交错式折皱泡泡纱提花织物.

    织造泡泡纱织物交错排列综页控制经起花

    头部特征和呼吸状态对平面口罩密合性能的影响

    琚钦涵孙启龙杨森龙啸云...
    72-7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密合性能是评价口罩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口罩边缘与佩戴者面部的贴合程度.采用单因素变量法,探究头部尺寸、呼吸频率、呼吸流量和头部运动对口罩密合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头部尺寸、呼吸参数和头部运动对口罩的密合性能均有影响;头模尺寸为中号时,口罩的密合性能最优;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随着呼吸频率或呼吸流量的增加,口罩对不同尺寸头模的防护效果均呈上升趋势;静止时口罩的密合性能最好,说话时口罩的密合性能最差,点头、摇头时密合性能接近,但均比说话时好,略差于静止状态.

    平面口罩密合性能头部特征呼吸状态防护效果

    全波段紫外吸收碳点用于棉织物防紫外线危害

    赵辉陈聪聪刘应亮
    75-8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叶酸为原料,使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氮掺杂碳点(CDs).所制备的碳点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实现了单一碳点的全紫外吸收.进一步将CDs水溶液和水性聚氨酯WPU溶液按比例共混,使用浸渍的方式使碳点紫外吸收剂牢固附着于棉织物表面.再对棉织物进行干燥处理,测试了织物的紫外线防护系数、耐水洗性能及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经CDs/WPU处理后,棉织物的紫外线抵御能力随碳点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处理棉织物的碳点质量浓度为5 mg/mL时,其UPF值达到46.3,且水洗10次后UPF值仍可保持在40以上,达到较高的紫外防护级别;处理后棉织物的力学性能和柔韧性并没有受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点有望作为新型紫外吸收剂应用于棉织物的紫外线抵御.

    全紫外吸收碳点棉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机械性能

    蚕丝、羽绒及其组合絮片的保暖性能分析

    唐静静薛文良沈华魏孟媛...
    81-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12种不同原料组分、不同面密度的蚕丝、羽绒单层絮片以及6种不同的蚕丝/羽绒组合絮片,测试分析了18种絮片的厚度、蓬松度以及保暖性.结果表明:同一面密度下,鹅绒絮片保暖性能优于鸭绒絮片,桑蚕丝絮片和柞蚕丝絮片保暖性能差异不明显;同一组合比例下,桑蚕丝+鹅绒+桑蚕丝絮片的保暖性能优于柞蚕丝+鸭绒+柞蚕丝絮片.将实测的多层絮片热阻与组成该多层絮片的单层絮片热阻进行理论叠加计算后对比发现:单层絮片叠加热阻高于多层絮片热阻.综合而言,与蚕丝、羽绒单层絮片相比,组合絮片兼具蚕丝的贴合性与羽绒的保暖性,通过改变填充配比可在不同场景下使用,是一种更优的保暖絮片材料.

    蚕丝羽绒纤维絮片厚度蓬松性保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