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ghai Police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完善警务督察制度的思考

    于群李月昊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警务督察制度经过初创阶段、规范阶段和完善阶段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的转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督察监督制度.督察法律体系相对健全,督查工作内容涉及广泛,督察科技手段的应用逐步扩大,在保障和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促进锻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公安队伍,应当从现行警务督察制度的特点入手,顺应警务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继续对警务督察制度进行完善,以警务现代化的目标为牵引,以完善相关的理念、机制、手段和保障工作作为方法路径和载体抓手,助推公安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警务督察制度警务现代化公安工作

    新时代公安群众路线践行机制研究——基于A省"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运行效果的考察

    卫兰兰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上警民议事厅"是A省公安厅建立的一项旨在践行新时代公安群众路线的工作机制,依托微信群开展工作是"网上警民议事厅"运行的基本方式.实践中,存在线上沟通成本巨大、规定与情理之间需要权衡以及绩效评估效果存疑等问题.理想状态下警民议事微信群的基本功能尚难实现.以"网上警民议事厅"运行效果为观察切口发现,新时代公安群众路线践行机制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改进考核方式,科学制定考核内容;做实传统群众工作,引导社村积极分子支持网上社区警务;积极争取辖区党委政府支持,与属地治理资源对接融入.

    群众路线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机制警民议事群

    从"分散治理"到"融合治理":社会治理的逻辑转向——以M社区融警务创新为例

    李嘉豪卢芳霞
    2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治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单一主体治理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迎合日趋复杂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突破原有治理模式的掣肘,将同一治理场域中的不同主体整合到集体行动的框架之中,共同应对公共事务问题.然而,在实践中,多元治理主体往往由于科层结构、利益争夺等原因而陷入各自为政的分散化治理困境,如治理结构分散化、治理过程碎片化以及治理体系封闭化.通过对M社区融警务创新的分析可知,以执政党为枢纽型组织,通过运用结构重塑机制、吸纳互动机制和价值整合机制,能够在基层治理场域形成"融合治理"."融合治理"不仅能够有效回应"分散治理"的困境,还代表着社会治理逻辑从过去的"条线逻辑"转变为"复合逻辑",呈现出主体复合化、工具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分散治理融合治理治理逻辑党建引领社区融警务

    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侦查困境及治理路径研究

    刘德塘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虚拟货币洗钱犯罪形势十分严峻,当前的虚拟货币洗钱犯罪呈现出发案量持续上升、上游主体明显、涉案币种集中等特点.基于虚拟货币特征所形成的常规洗钱模式和跑分洗钱模式给公安机关带来信息线索收集难、证据获取不完整、身份关联证实难、赃款追缴处置难等侦查难题,侦查机关应当从共研预警监测技术、优化案件取证流程、提升专业知识能力、完善资产处置流程等方面,探寻一条行之有效的虚拟货币洗钱犯罪治理之路.

    虚拟货币洗钱犯罪侦查难点治理对策

    共情技术在"帮信"案件侦查讯问中的应用研究

    潘卉孙梓翔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信诈骗案件发案数在我国仍然居高不下,其犯罪网络复杂,犯罪手法多样,绝大部分都形成了上下游犯罪的完整链条.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作为电信网络犯罪的下游犯罪,案件数量巨大,证据收集困难,对其主观明知的认定困难也给公安机关侦查起诉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帮信"罪作为一种非接触型犯罪,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往往也会成为定罪量刑的关键证据.探讨将共情技术应用在拒供态度不恶劣的"帮信"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中,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对其主观明知的如实供述,有利于提高案件办理效率,保证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实现.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侦查讯问共情技术

    海上刑事案件证据收集问题研究

    吴泽宇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正式颁布施行,为中国海警开展海上维权执法提供了"母法遵循".执法实践中,取证是一个重要环节,但海上执法不同于陆上执法,其面临的取证难度及证据采信复杂程度远高于陆上刑事案件.从实务角度出发,分析海警机构在办理常见海上刑事案件时证据收集的难点、面临的取证困境以及进一步优化措施,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有力维护管辖海域安全稳定、依法严厉打击海上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参考.

    海警机构海上执法证据收集

    涉案企业合规刑事诉讼全流程适用制度的体系化构建

    戚永福曹瑞璇
    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涉案企业合规改革面临适用范围局限、合规激励不足、执法司法低效衔接等问题.涉案企业合规刑事诉讼全流程适用具备实践经验、政策导向和立法完善等可行性基础,但在侦查阶段面临法理依据不足、合规激励不足、介入性质争议、行刑衔接不畅,在审判阶段面临合规依据不足、司法审查空化、检察角色分歧、程序衔接复杂等现实困境.立足当前检察实践探索,建议在侦查阶段从强化检察介入引导、优化侦查调查衔接、完善行刑衔接机制、拓展合规激励路径,在审判阶段从推动合规情节法定、健全司法审查机制、丰富合规激励形式、完善合规程序衔接等多重维度,体系化构建涉案企业合规刑事诉讼全流程适用制度.

    涉案企业合规全流程行刑衔接合规激励

    "行刑"反向衔接的实践难点及对策思考

    王春丽邓翡斐沈梦昕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刑"衔接是我国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重要举措.2023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专门印发关于行刑双向衔接的意见,"行刑"衔接的外延明确包括"正向衔接"和"反向衔接".实践中,"行刑"反向衔接存在不刑不罚、应移未移、应罚未罚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分析当前"行刑"反向衔接的实践难点及原因,进而在制度设计、平台建设、标准流程、统筹协调等方面,完善"行刑"反向衔接机制.

    "行刑"反向衔接不起诉实践难点优化完善

    危险作业罪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陈瑞吴潇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积极预防刑法理念下,从规范层面、实体层面、程序层面分析危险作业罪增设后的司法适用困境,重点讨论危险作业罪中证据收集难题及构成要素认识不一等问题.然后,从《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危险作业罪的逻辑证成出发,论证危险作业罪增设对于积极社会治理司法观念的实践价值.以此为基础提出修正危险作业罪司法适用困境的建议,包括加强司法机关对证据的审查和评估、建立证据为中心的"两法衔接"制度等,以期推进危险作业罪司法适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司法公正和社会治理水平.

    危险作业罪司法适用实践困境积极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