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活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陶行知儿童教育观:内容构成、历史价值与当代镜鉴

    刘来兵杨汝艺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作出重要论述.一百多年前,陶行知将中国实际与外国儿童教育思想相结合,提出了自己系统的儿童教育基本观念.陶行知儿童教育观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促进了幼教普及,推动社会向"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转向;"小先生制"的生动实践,让儿童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知识的传播者;真正解放儿童创造力,解决了当时儿童教育师资奇缺的重大问题.随着陶行知儿童教育观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经过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正日益焕发出蓬勃生机.

    陶行知儿童教育观当代镜鉴

    陶行知《每天四问》蕴含的生活教育四法

    黄琬璐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每天四问》是陶行知于1942年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晚会上发表的一篇演讲词,涵盖身体、学问、工作和道德四方面.该文蕴含人据以实现其本质的生活教育四法:康健的生活是康健的教育;学问的生活是学问的教育;职业的生活是职业的教育;道德的生活是道德的教育.

    陶行知每天四问生活教育法

    以"教学做合一"理论为指导推进中职校体育深度教学

    漆险廷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三大基本观点之一,也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深度教学强调为理解而教、为思想而教、为意义而教、为发展而教,不仅仅是把知识作为教学的对象,而是把学生作为教学和促进的对象,教学过程切实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1]"教学做合一"理念在中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与运用,是深度教学的重要支柱.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深度教学体育教学

    抗战时期陶行知生活教育指导下的儿童戏剧实践

    邵宣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在抗战时期大力提倡戏剧教育,将儿童视为具有社会能动性的个体,并通过儿童剧团实践其"生活教育"理念.以新安儿童旅行团和孩子剧团为代表的儿童组织,在抗战时期民族救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参与戏剧创作与表演,实现自我教育与社会动员.陶行知倡导的"小先生"制度鼓励儿童自主学习和传播知识,剧团的实践不仅提升了儿童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还通过街头表演、抗日宣传等形式,将教育、宣传与审美体验融于一体,极大地激发了民众抗战决心,缩小了城乡文化差距.同时也将儿童的形象由战争受害者转化为国家和民族的代言人,成了战后重建和新中国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源泉.

    陶行知戏剧教育理论儿童戏剧文化实践

    生利主义教育与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邓珏濮海慧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的生利主义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新时期应以史为鉴,合理定位职业教育办学宗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改善实习与实训设备条件、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做实学生生涯辅导、培养学生"利群"精神,以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生利主义职业教育高质量

    陶行知教育思想下"家国情怀"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探索与应用

    郑静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实践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将其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在音乐教学中融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策略与实际应用.研究发现,通过选择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音乐作品,结合讨论和反思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联结.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对家国的情感.此外,教师的引导和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同感至关重要.研究结果对未来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推广更具文化意义的音乐教学内容.

    陶行知教育思想初中音乐教学家国情怀文化内涵情感教育

    耕学课堂模式下陶行知生活作文教学探索

    刘俊高敏康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耕学课堂模式在生活作文教学中的实践路径,聚焦于构建"四维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化情境创设""实践性学习体验""个性化表达"和"文化性育人"四大板块,结合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展示耕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激发写作热情与创新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教育改革提供新视角,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耕学课堂生活作文情境教学个性化表达

    基于库伯学习圈理论的小学习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刘世辉王萍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库伯学习圈理论,研究小学习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文章围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如何创新阅读方法、创新观察角度、创新写作模式、创新课堂教学等四个维度,不断地探究新教学模式策略,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习作教学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库伯学习圈理论习作教学创新思维

    立身立学,做第一流的教师——刍议陶行知"活的课程"教师论

    张艳梅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的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活的课程"是实现活的教育的核心纽带.课程是与教师紧密相关,关于"活的课程"教师论,陶行知先生认为"活的课程"是为儿童开发的动态课程,教师应当成为"儿童研究专家""绿动学习者"和"协作和群者".作为"活的课程"践行者的当代教师,应当弘扬教育家精神、担当社会改造的领导者,成为教学创意设计师,通过活的课程、活的教育,来改造人心、改造社会,并通过艺友制来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活的课程陶行知教师儿童

    品质体育课堂中的快乐灵动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陈宝玉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乐和灵动的教学策略也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和适应性的探索.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竞争和功利性目标,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兴趣.而快乐和灵动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本研究探讨了品质体育课堂中快乐灵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为改进品质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品质体育课堂快乐灵动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学生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