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活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读行知,何以为师?

    李镇西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个人对陶行知"无知"到"了解",再到"重读"的经历,强调了学习陶行知的重要性;总结了陶行知作为大先生的大道德、大理想、大胸襟、大思想、大学问、大智慧;概括了"行知之光"主要表现在中国之光、平民之光、儿童之光、生活之光、创造之光、师范之光.

    重读陶行知大先生行知之光

    陶行知教育诗的历史价值、时代意蕴与现实镜鉴

    陈治芳龚光军尹黎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不仅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还是才华横溢的教育诗人.他的教育诗篇具有以诗言志、以诗传情、以诗施教的历史价值,其在教育实践中表征出了生活气息的特色亮点、追求创造的逻辑主线和立德树人的要义旨归等时代意蕴.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陶行知教育诗对于校长办学治校、教师教书育人和家长履职育儿有着积极的现实镜鉴.

    陶行知教育诗历史价值时代意蕴现实镜鉴

    "小先生制"在"生本课堂"中的传承与创新

    黄梅贯虹云李毅
    8-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先生注重儿童自身的力量,提出了"小先生制".生本教育强调"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尊重学生差异."小先生制"与"生本课堂"深度融合,以"生教生"的方式学习,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小先生制"在"生本课堂"中的传承与创新突出"兵带兵""兵教兵""兵考兵"的儿童合作学习样态,"教学做问合一"是"小先生制"在新时代新课堂的价值彰显,也是生本课堂的价值追求.

    小先生制生本教育教学做问

    巴蜀"陶花"别样红——四川陶行知研究的历史与现实

    川陶会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省是陶行知研究组织最早诞生地,也是全国出版陶行知研究的相关著作最多的省份之一、最活跃的省级陶研组织之一.本会整理了四川省陶行知研究 40 多年的历史,总结了近年陶研事业的主要成就和经验.

    陶行知研究创业教育社团经验

    从八个视角看"生活教育"理论的特性

    姚文忠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本土化、人民性、实践性、创造性、自动性、实验性、整体性、接地气八个方面概括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特性,对于学习运用生活教育理论具有指导意义.

    生活教育特性

    从陶行知研究到实学的创造与奉献——姚文忠先生学术成就概述

    邱滋培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姚文忠先生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教育科学研究和陶行知研究两个方面.通过研究与整理姚文忠先生的学术成果,本文从教育问题研究者、陶行知研究者、教育科学研究者、教师发展研究者、师德建设研究者、教育理论本土化研究者六个方面梳理了姚文忠先生的学术贡献.

    姚文忠教育科学研究陶行知研究

    行知理论背景下未来学校新样态

    郑强
    31-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宜宾市人民路学校为例,探讨了未来学校建设的基本载体、未来学校建设的目标体系、未来学校建设的施工系统,以及未来学校建设的预期效益,为未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勾画了蓝图.

    行知理论未来学校建设路径

    基于生活教育的五育融合学校实践

    刘晏黄颖
    35-3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以"学生事大"为初心,践行生活教育二十余年,坚守让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真实成长,并形成了现代生活教育的基本主张"因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美好生活的和善创造、向上向好而教育".基于这一主张,学校构建起了五育融合的课程样态和实践体系.

    生活教育五育融合实践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视角下行知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李娟黄敏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教育理论作为陶行知教育理论的重要构成,包含三个层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为行知课堂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即课程内容要从生活中来、课程目标和评价要与社会要求贴合、课程实施要注重学生体验.对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而言,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体认、社会服务、实践指向的教育逻辑,有助于增进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认知加工和互动体验,形成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形有感的落脚点和支撑点.本研究通过对水磨镇历史沿革和田野踩线资源进行分析,以民族地区A校《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课程为例,反向设计课程并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生活教育行知课堂

    用"政富教合一"思想创建区域全域研学旅行模式促进研学旅行健康、高质量发展

    石俊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6 年教育部等 11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作为国家层面对于研学旅行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文件予以发布,接下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解放了思想,也解绑了曾经的各种束缚,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催生了后来全国上下研学旅行"井喷式"发展.但由于监管的缺失、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导致研学旅行"怪象""乱象"频生.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在陶行知先生"政富教合一"思想指导下,我们正在完善并逐渐形成"学生主角、政府主导、教育主管、文旅主体、部门协同、国企主营、社会参与"的"全域研学旅行模式",对促进研学旅行的健康、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研学旅行研学旅行乱象"政富教合一"全域研学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