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双月刊

2095-3380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Journal Shanghai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质量教育评估中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

    冯晖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评估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治理手段.高质量教育评估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内在要求下教育评估的迭代升级.结合当前教育评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就教育评估的评估主体、客体、标准和方法等基本要素,探讨高质量教育评估的核心内涵意蕴,包括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估机制、实行分类评估、提高评估标准的科学性、实施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估,以提高教育评估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

    教育评估高质量高质量教育评估专业化

    教师教学述评是什么?

    张远增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教学述评的本质是作为价值客体的教师开展的一种自我评价.合格的教师、确定的教学时间范围、合法的具体教学时空、明确的教学价值形态及科学的论证方式是教师教学述评的构成要件.教师教学述评的内容由基本信息、课型使用信息、课型使用效果分析、典型教学案例评析、对自己教学的总体评价、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计划以及附件构成.对教师能否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教学价值的现状做出判断,是教师教学述评评价的目的.教师教学述评的评价标准由9个指标构成,质证和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是教师教学述评评价的基本方法.

    教师教学述评教师教学述评价值主体教师教学述评评价

    高校教育评价改革社会支持的学理渊源、动力支撑与优化路径

    张强王翱航吉祥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充分的社会支持是高校教育评价改革成效不佳的重要原因.高校教育评价改革的社会支持有着深厚的学理渊源,社会发展的用人改革需求和社会变迁对道德的期待是高校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动力来源.高校教育评价改革需要改造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在内的社会文化环境,需要充分利用包括社会关系资源、社会文化资源、社会政策制度资源在内的社会资源的支持.文章从学理渊源、动力支撑、实践路径等方面,深入探究高校教育评价改革的社会基础,从社会系统中寻找支持、方案与策略.

    高校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

    论学生道德评价的质性取向

    吕鑫源方蕾蕾朱坤帝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道德量化评价不仅与新时代的教育追求与评价理念存有抵牾,在反映学生道德样貌的整体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在激发学生道德发展方面也易陷入低效的泥潭.而道德评价的质性取向在理念、信度和效能方面表现出的优越性,使其成为未来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据此,应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多元主体合作的评价路径为逻辑中介、以"道德人"的培养为逻辑终点,以此推进道德评价质性取向的良好有序发展.

    学生道德评价量化评价质性评价

    基于BSC-AHP的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李保忠康诚轩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平衡计分卡理论,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满意程度、资金支持、内部管理、学校成长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以及若干三级指标组成的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结果,提出制定绩效评价整体指标、推动高校绩效分类评价、优化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凝练管理绩效指标特色以及构建绩效评价反馈机制的配套建议.

    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平衡计分卡层次分析法

    基于ECD理论的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基本内涵、实然困境与实现路径

    钟丽田莉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过程性评价已成为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评价的应有之义."以证据为中心"(ECD)的理论模型可回答有关评价目标、内容、标准、情境等关键问题,高度契合核心素养对课程评价改革的现实吁求.然而,在基于ECD的课程评价改革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因评价模式单一化、学科知识片面化、学习境域分离化等问题引发的现实困境.为摆脱传统结果性评价桎梏,落实过程性评价,应以上位框架为表征,重构课程评价蓝图;以素养目标为导向,把握评价关键要领;以真实境况为索引,创设有机评价生态.

    ECD理论课程评价核心素养

    以评价改革提升高校学风建设

    熊丙奇
    36-3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上课不抬头、不做笔记、抢后排等是我国部分大学课堂的现实情况.为了治理这些问题,一些大学开展了加强学风建设活动,提出检查不带教材、不做笔记、不提问题、不坐前排的"四不"现象,检查到课率、抬头率以及前排学生入座率的"三率"等要求,这些措施都只是对学风进行的表面治理.要让大学生投入课堂学习,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破解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学校办学定位问题、教师考核问题以及学生评价问题.

    本科教育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制度的困境与纾解

    龚文婷王卫华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在制度创新、专业发展与角色认同方面存在困境.基于新制度主义的核心观点,指出制度创新之难在于路径依赖下的制度惯性、专业发展之困在于制度相关要素的缺失、角色认同之异使集体行动在多方利益冲突下陷入困境.为此,高校教学督导困境的纾解之策包括:冲破制度惯性,推动技术创新走向集成创新;强化要素建设,推动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发展;协调利益冲突,推动张力对抗走向合作共赢.

    高校高等教育教学督导新制度主义

    幼儿园课程资源审议办法初探

    李欣费广洪汪文娟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资源审议是有效促进课程资源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为了优化和改善课程资源的质量,聚焦于幼儿园课程资源审议,通过梳理国内外一些国家相关审查体系的脉络,对课程资源审议的目的、路线、过程、制度进行分析,并针对课程资源审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为构建课程资源审议体系提供思路.

    学前教育课程资源审议审议评价

    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一体四环"评价模式的探索

    尧逢品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体四环"评价模式是聚焦地方政府履行法定教育职责、以上级政府为主体对其直接管辖的下级政府实施程序化评价的实践方式.它具有依法治教、权责匹配、多维印证、发展为本的特征.工作回溯是基础环节,证据比对是关键环节,群众评价是印证环节,反馈整改是目标环节.实施"一体四环"评价要注意对评价信息的研判、重视现场督查、注重结果应用,促进区域教育生态良性发展.

    地方政府教育职责教育评价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