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绥化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绥化学院学报
绥化学院学报

田军

月刊

2095-0438

shxyxb@vip.126.com

0455-8301079

152061

黑龙江省绥化市黄河南路18号

绥化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科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概括为:追寻科学理念,探索学术真知,传播先进文化,塑造大学精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综合学习推进培智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 ——以"端午节"主题活动为例

    刘晓燕陈冰纯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作为全面教育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落实机制关键体现在"五育融合",使劳动与德智体美齐头并进、互相交融.实施以课程统整、推进多学科整合的主题综合性学习,是培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必然发展走向.学校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当地民俗文化,深入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节日文化内涵,开展了"八大节庆"主题式综合性学习活动,以"端午节"主题活动为例,探索以综合学习推进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

    综合学习培智学生劳动教育

    培智学校家庭劳动教育现状及实施策略

    叶婉萍侯嵩缪素媚林嘉文...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培智学校培养学生社会适应的重要途径,虽然学校在劳动教育开展中起主导作用,但家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文章通过调研培智学校家庭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发现培智学校家长更重视家庭劳动教育,但成效有限;低年段是培智学校家庭劳动教育培养的关键期;另外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家长对劳动教育指导较有优势.因此,根据实际从劳动教育观念的树立、劳动教育具体指导以及学生发展方向的规划三方面提出完善策略.

    劳动教育培智学校家庭教育

    手势语运用于自闭症儿童沟通训练的研究综述

    宋雨情赵小云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势语是无口语或迟语自闭症儿童沟通交流的辅助工具之一.手势和语言的发展关系、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以及自闭症儿童自发手势的形成均为手势语介入自闭症儿童沟通训练提供依据.梳理国内外手势语运用于自闭症儿童沟通训练的研究成果发现:手势语介入自闭症儿童沟通训练应遵循语言发展第一性原则;手势语应与其他辅助性沟通系统相结合来介入干预;需注重教师、家长与同伴共同参与以及应在自然情境下进行训练.

    自闭症儿童手势语沟通训练扩大替代性沟通系统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干预孤独症儿童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高旭颖徐东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我国现有的运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干预孤独症儿童的研究文献发现,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都开始尝试运用图片交换沟通来帮助孤独症儿童改善问题行为,现有研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研究数量不足、干预人员与干预情境较为单一、干预时间不长、干预阶段未完全达成等问题.未来需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尝试运用各种干预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重视多方人员的共同参与,增加干预时间,确保干预阶段的完全达成.

    孤独症图片交换沟通系统问题行为综合干预

    自闭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教师支持策略研究

    卢琳琳田秋梅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前融合教育对自闭症儿童发展意义深远,然而作为学前融合教育的直接践行者,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却还非常欠缺.基于提升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目的,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特点,从帮助自闭症儿童获得安全感、帮助自闭症儿童提升交往能力、提升自闭症儿童集体环境中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自闭症儿童的自信心等方面提出了教师支持性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自闭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教师支持

    行为塑造法对自闭症儿童在校就餐行为干预个案研究

    聂金程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个案研究法中的逐变标准设计,对一名自闭症儿童在校就餐行为进行为期3个月的行为塑造,验证行为塑造法对自闭症儿童不肯在校就餐问题行为的干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行为塑造法能改善自闭症儿童的在校就餐行为现状,改善儿童的生存现状,提升生活适应水平,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建议.

    行为塑造法自闭症儿童在校就餐行为个案研究

    OBE理念下特殊教育师范生康复素质培养研究

    贾枫张文帅吕楚瑶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殊教育师范生掌握1-2门康复技能,成为优秀的"康教一体复合型人才",是特殊教育高质量供给的关键,在自身职业发展以及助力特殊儿童康复中具有深远意义.文章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首先提出特殊教育类师范生为适应特殊教育工作所需具备的康复理论与技能,其次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评价和信息反馈4个方面剖析特殊教育师范生康复素质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设计了OBE理念下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康复类职业素养的培养路径,以期为建立一套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方向.

    OBE理念特殊教育师范生康复素质

    特殊教育教师软技能的认知与需求

    周沛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技能是帮助特殊教育教师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经之路,符合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理念,不仅有助于实现教师自我发展与专业成长,还对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和促进社会融合有重要作用.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软技能可概括为有效沟通、合作能力、自我反思、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和同理心.在特殊教育教师提升职业幸福感的主体需求,和促进专业发展的时代需求双重挑战下,特殊教育教师软技能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可从多元化的交往互动路径、专业化的心理发展路径、移情化的情感联结路径探索一条特色之路,促进高质量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特殊教育教师软技能认知需求

    新时代我国乡村特殊教育研究热点及演进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陈鸿宇赵斌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NKI数据库中2012年至2022年乡村特殊教育研究的127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热度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地区与机构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面向乡村全体学生的融合教育探究、聚焦于向农文化的适宜发展目标、立足于本土资源的特色职业教育研究成为其热点主题;演进路径划分为平稳过渡、高速发展、提质创新三个阶段.今后乡村特殊教育需扎根于本土优秀乡村文化、提升乡村特殊教育研究关注度、构建全区域特殊教育研究共同体.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素养

    文化再生产理论视域下残疾儿童教育公平研究

    辛吉陈柳谦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为分析社会分层对残疾儿童教育公平的影响提供了基础和框架.从文化再生产理论看,"文化资本"是导致残疾儿童教育不公平的前提,"惯习"是造成残疾儿童教育不公平的心结,"符号暴力"是促使残疾儿童教育不公平的社会原因.为此,要引导公平价值取向,增加家庭文化资本,营造融合学校生态氛围,培养积极惯习,贯彻普惠发展理念,减少隐性符号暴力,为促进残疾儿童教育公平提供支持路径.

    文化再生产残疾儿童教育公平惯习符号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