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林慧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经验

    李宏霖陈慧婷林慧光周丽...
    178-18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疾病,常合并肠上皮化生,通常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林慧光教授认为CAG主要病机是脾胃气虚,在此基础上发展成气逆、热毒、湿浊等复杂病机.其虚实辨证以虚为主,占十之八九,虚中又以气虚为主,在气虚基础上常伴气滞、痰湿、血瘀等.CAG治则是"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治法为益气健脾、理气解毒;经验方"慢萎宁",从甘、辛、苦3种药味入手,以益气健脾、理气降逆、清热解毒3个方面组方,具有标本并治、邪正兼顾、寒热平调之特色,在临床应用中取得实际疗效.林慧光教授治疗CAG经验丰富、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与借鉴.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辨证论治林慧光临床经验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冶兆军王晓红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甘肃省敦煌市医院慢病门诊就诊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黛力新)和研究组(柴胡疏肝散加减+黛力新),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焦虑抑郁评分及改善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部不适、腹胀、嗳气症状积分及HAMD、HAMA评分均降低(P<0.05),上述指标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干预后不良反应完全消失.结论: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可发挥显著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且用药安全性高.

    功能性消化不良柴胡疏肝散加减黛力新肝郁脾虚型

    基于经筋理论针刀联合中药膏摩治疗胸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汪英杰陈源阳耀周艳玲...
    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基于经筋理论针刀联合中药膏摩治疗胸背肌筋膜炎(TD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2年10月—2023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住院的80例TDMS患者随机分为经筋组、西药组,每组各40例.经筋组接受针刀联合中药膏摩治疗,经筋理论指导下行针刀松解,1次/周.膏摩方药物组成包括大黄粉、炒黄柏、炒黄芩、炒黄连、独活、羌活、威灵仙、制玄胡,中药膏摩治疗1次/d,5次/周.3周为1个疗程.西药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 mg/次,2次/d,3周为1个疗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s,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并观察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经筋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西药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经筋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PQSI评分较治疗前提高,经筋组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筋组(5.00%)与西药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经筋理论针刀联合中药膏摩治疗可有效改善TDMS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炎症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胸背肌筋膜炎针刀中药膏摩经筋理论治疗效果

    补气益肾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陈文祥陶业伟马新强蔡军...
    191-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补气益肾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旨在帮助更多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寻找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干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10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气益肾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程度评分(VAS)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F-36).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SF-36评分升高,VAS评分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补气益肾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以其针对性、精细化为特点,在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患者的髋关节恢复情况,也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不断推广和应用.

    股骨头坏死补气益肾活血方针灸治疗临床效果

    基于"肝主筋膜"探讨椒梅汤对肛窦炎的治疗经验

    王韩李帅军陆文洪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肛窦炎是肛窦、肛门瓣、肛门腺内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反复炎症刺激极易造成患者排便不尽、坠胀、异物感以及疼痛.据相关文献报道,极大部分肛肠疾病均起源于肛窦炎,故肛窦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谢力子教授认为肛管直肠黏膜及周围的血管、淋巴等皆属于中医学"筋膜"范畴,"肝主筋膜",故临床上常运用温肝散寒、柔肝缓急、酸敛肝阴之椒梅汤,从肝论治,以此缓解或治愈肛窦炎,为临床治疗肛窦炎提供了新思路.

    肛窦炎椒梅汤肝主筋膜谢力子

    朱慧志运用阳和平喘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临证撷英

    胡佳宝朱慧志
    199-20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有"宿根"的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的疾病,朱慧志主任认为支气管哮喘病机属一虚两实,一虚归咎于肾气不固,两实归咎于痰饮伏藏、瘀阻肺络.哮病论治应当"两顾其虚",一虚乃虚邪,一虚乃本虚,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阳和平喘颗粒由阳和汤化裁而来,由熟地黄、鹿角片、蜜麻黄、旋覆花、炒白芥子、葶苈子、地龙、制五味子、当归组成,是针对肾虚、伏痰、瘀血而设,具有补肾纳气、宣肺平喘、活血化痰虚实并举之功.临床上根据不同病因病机选方加减用药治疗哮喘,取得良好疗效.

    支气管哮喘阳和平喘颗粒朱慧志临床经验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中风的机制

    杨伟丰云伍睿昕吴积海...
    202-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中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古今录验》续命汤中麻黄、当归、桂枝、人参、杏仁、石膏、川芎、干姜、甘草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以"cerebral infarc-tion"为关键词检索OMIM、GeneCards、NCBI数据库,进行有效的人类基因检索;利用Venny 2.1软件制作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韦恩图,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并将其引入Cystoscape 3.8.0软件,使用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zer)方法完成拓扑解析,采用度值(degree)排序方式选择得分超过平均值的靶点作为主要靶点,并启动MCODE模块进行基因组数据分析及核心靶点挑选.使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并进行拓扑分析,以degree值对成分进行排序.采用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EG通路富集分析对基因进行简单注释,采用R语言及cluster profiler包创建柱形图和气泡图以获取更精确的数据结果.结果:《古今录验》续命汤活性成分共有256个作用靶点,中风靶点1841个,成分与疾病交集靶点158个;运用PPI网络结构结合MCODE算法共筛选出续命汤治疗中风的10个基因簇和9个关键基因,包括胆碱能受体毒蕈碱 1(CHRM1)、胱天蛋白酶9(CASP9)、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缺氧诱导因子(HIF)、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OLR1)、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1家族多肽A1(UGT1A1)、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基质金属肽酶 3(MMP3)等.GO功能富集分析共富集到2458条生物过程,174项分子功能,109项细胞组分;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77条信号通路,续命汤主要通过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与关键靶点结合,作用于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衰老信号通路等,达到对脑卒中的有效治疗作用.结论:《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中风表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作用特点,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指明道路.

    中风续命汤《古今录验》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析中医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及机制分析

    金雅琪王丽敏
    214-220,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用药规律,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核心药物组合的作用机制,为寒湿痹阻型RA中医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2000年1月—2023年3月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寒湿痹阻型RA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运用Excel 2019、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0、SPSS Statistics 27.0、IBM 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统计中药的使用频次及四气、五味、归经频次,挖掘常用药物、药对、核心处方,并利用TCMSP、STRING等数据库,Cytoscape软件等构建核心药对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PPI蛋白互作网络,对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纳入文献99篇,处方101个,涉及药味134味.桂枝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白芍、当归.四气频次统计以温性药使用频次最高(670次,59%),其次为平性、寒性.五味频次统计以辛味药使用频次最高(669次,36%),其次为苦味、甘味.补益药使用频次最高(334次,27.31%),其次为祛风湿药(299次,24.28%)、解表药(221次,17.95%).核心药物组合为"羌活-独活",从"羌活-独活"中筛选出24个活性成分,作用靶点55个,RA作用靶点1493个,药物与RA交集靶点22个.根据度值(degree)排序,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乙酰二氢欧山芹酯(O-acetylcolumbianetin)、紫花前胡苷(nodakenin)等可能是改善RA的核心活性成分,胱天蛋白酶3(CASP3)、细胞周期素D1(CCND1)、环加氧酶2(PTGS2)、胱天蛋白酶(CASP8)、雌激素受体1(ESR1)等为核心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p53信号通路(p53 signaling pathway)、细胞凋亡-多物种(apoptosis-multiple species)、多种疾病的神经退行性病变途径(pathways of neurodegeneration-multiple diseases)等.结论:中医药治疗寒湿痹阻型RA多以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为主,兼顾补虚,核心药对"羌活-独活"治疗RA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CASP3、CCND1、PTGS2等靶点通过调控癌症通路、p53号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多物种、多种疾病的神经退行性病变途径等通路发挥抗炎及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中医药

    中医外感热病学卫气营血辨治体系重构探究

    贾志新王艳张瑞卿李东明...
    221-223,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学理论辨治外感热病具有优越性,但目前常用的辨治外感热病的方法不统一,建立起一套系统、成熟的辨治体系势在必行.以阴阳理论为指导建构中医外感热病学的卫气营血辨治体系具有可行性,把传统的卫气营血辨证按照阴阳进一步划分为卫之阴阳(卫分阴证、卫分阳证)、气之阴阳(气分阴证、气分阳证)、营之阴阳(营分阴证、营分阳证)、血之阴阳(血分阴证、血分阳证),从而使阴阳理论指导构建外感热病的卫气营血辨治体系成为可能.以期推动中医外感热病学科的发展,带动中医经典课程的整合,方便临床诊疗技能的掌握,充分发挥其临床指导价值.

    中医外感热病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现卫阴卫阳

    薏苡仁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潘以琳赵从快李恒郑哲洲...
    224-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2型糖尿病(T2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升高,并伴有糖脂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与不良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不良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学理论认为其发病机制与痰湿体质有关,薏苡仁因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消渴病.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薏苡仁治疗T2DM的相关文献,发现薏苡仁改善T2DM各项指标效果显著,其中薏苡仁多糖和薏苡仁蛋白的降糖作用和机理研究得比较广泛,药理活性较高.薏苡仁主要通过保护和修复胰岛β细胞、调控炎症因子、调节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抑制葡萄糖体内吸收、促进葡萄糖利用、调控基因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肠道微生物等作用机制治疗T2DM.

    2型糖尿病薏苡仁机制降血糖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