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林业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林业研究
世界林业研究

高发全

双月刊

1001-4241

sjlyyj@126.com;sjlyyj@caf.ac.cn

010-62889735 62888385

100091

中国林科院科信所

世界林业研究/Journal World Forestry ResearchCHSSCD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林业局科技情报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世界各国林业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政策法规、科技教育,以及林业各专业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林业热点问题的探讨。为制定我国林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为林业科研人员、高等林业院校的师生以及林业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国有林管理体制的形成与演变

    万志芳刘向越刘静任月...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重点国有林区政府行政职能全部移交,国有森工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中国国有林管理体制已发生深刻变化.文中以史料文献为基础,梳理中国国有林与国有林区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探究国有林区产生的原由与历史背景;重点针对东北国有林区回顾国有林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总结各阶段国有林区森林采伐、营林与保护的主要政策与做法;最后提出,国有林的产生是行政制度变迁的结果,目前传统意义上的国有林区已不复存在但仍以6大森工集团的形式延续,国有林区的阶段性使命已完成但其责任和任务将进一步加重,如何在"两山"理念下经营保护好国有林、如何推动国有林区改革后企地融合、如何协调好公益属性与商业属性的关系将是国有森工企业发展需要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

    管理体制国有林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改革中国

    东北国有森工企业纾困:实践与政策交织演变的逻辑与发展取向

    朱洪革张宇彤曹博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危"问题显现后,东北国有森工企业不断探索纾困路径,中央政府也相继出台指导政策.尽管在产值和职工工资水平方面有明显提高,但相较于所在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国有森工企业始终处于落后地位.为扭转东北国有森工企业陷入的"相对困境",总结实践与政策的经验并提出发展取向至关重要.文中梳理了东北国有森工企业纾困"自下而上"的底层实践与"自上而下"的顶层政策,总结出实践与政策交织的"先行实践-政策指导-广泛实践-政策纠偏-实践修正-政策支持"的演变规律.从身份定位与经营方向2个方面探讨东北国有森工企业的发展取向:身份定位是资源型公益类国有企业;在经营方向上应将从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部门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或私营企业,仅保留从事基础生态服务的部门,履行公益类国有企业职责,或直接改制为事业单位.

    国有森工企业国有林区政企分开天保工程公益类国有企业中国

    从森林依赖到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东北国有林区发展路径探析

    朱洪革曹博张晓蕾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政府与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践行"两山"理念的创新机制.从森林依赖到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阶段跃迁,关系到东北国有林区能否肩负起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主体的历史使命,关系到国有森工企业能否适应"公益"与"企业"的新身份,关系到林业社区居民的生计安全与民生福祉.文中以人与森林交互关系为切入点,从理论上阐释森林依赖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概念、特征与跃迁逻辑;梳理东北国有林区发展进程的政策图景,结合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的现实情况展开阶段研判;提出从建立"资源-资产-资本"转换制度,通过"扬弃-升级-变现"规划生态产业布局,转变"政府-企业-个体"角色定位3个方面实现东北国有林区从森林依赖到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阶段跃迁.

    森林依赖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发展跃迁路径"两山"理念东北国有林区中国

    中国国有林区研究热点与演变趋势知识图谱分析

    朱震锋李梦冉刘丹陈丽荣...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视角,文中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中国国有林区研究热点与演变趋势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1)国有林区研究者主要来自东北林业大学,且集中度显著;研究机构与其所在地域和属性等紧密相关,集中在黑龙江和北京,以东北林业大学、国家林草局及其直属研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为主.2)国有林区研究热点包括"森工企业""天保工程""改革""产业结构""经济转型"等,且在观测期内呈现阶段性演变特征.3)国有林区研究将集中在生态高水平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定位下的森工企业现代化以及林区自然保护地建设等领域.最后,总结了国有林区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学术贡献,探讨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针对国有林区的研究进一步关注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实践困局,鼓励学者开展基于长期跟踪的持续研究,摒弃蜻蜓点水式的流量研究.

    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两危"天保工程改革经济转型中国

    国际木材来源追溯技术研究进展

    毛香懿陈勇曲星瑀梁越颖...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显,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为了应对非法采伐和毁林等严峻挑战,多个国家相继颁布相关贸易法案,要求企业在木材产品的生产和交易过程中进行强制性尽职调查,以确保木材产品的可追溯性、合法性和可持续性.在此背景下,各国应积极探索木材来源追溯技术,以共同建设环保可持续的木材供应链.文中总结国际上主要的木材来源追溯技术,分析不同技术的优势和限制,并就未来完善木材来源追溯系统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木材供应链可持续利用木材来源追溯技术合法性可追溯性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与植物功能性群落结构的关系研究综述

    邵雪蓉陈世仁陈应群杨泽宇...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能够反映植物-土壤-大气的碳水循环耦合状况.从植物功能性状角度讨论WUE有助于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对资源的利用和分配过程以及植物生态策略与生态系统循环的耦合关系.目前关于功能性群落结构与水分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缺乏整体认识.文中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从WUE的概念及其与功能性群落结构之间的联系角度展开综述发现:1)WUE与其他功能性状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与权衡,但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叶片形态以及水分利用状况都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异,不同植物功能性状对WUE的影响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叠加或抵消),这种相互作用也受环境条件影响,进而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差异;2)WUE与叶片经济型谱(LES)之间存在关联,但并不存在于所有植被类型中,对叶片水力学-经济性状关系需要进行更广泛的研究;3)此前研究更多地认为物种丰富度显著影响了 WUE,但功能多样性与WUE之间是否存在明确关系尚无一致的结论.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功能性群落结构特征稳定同位素叶片经济型谱功能多样性

    城市化对景观植物花期物候的影响

    宗桦张馨丹李梦霞陈学宏...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物候是反映生态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文中聚焦于城市化对景观植物花期物候的影响,总结国内外物候监测方法的发展历程,归纳出景观植物花期物候变化的主要规律,提炼出影响城市植物花期物候变化的环境驱动因子及其常用物候模型,明确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短板及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分析得出,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多个城市的生态系统中,景观植物的花期物候总体呈现提前趋势,且比乡村栖息地更早地进入花期;春花和虫媒授粉植物更易受到城市化的影响.但城市化对花期物候变化的作用机制仍然未知,其潜在生态后果亦难以明确.在未来需发展新的物候观测技术,从不同空间尺度开展实证研究以阐明以上问题.

    城市化景观植物花期物候驱动因子

    杉木大径材培育研究进展

    周柏屹孙麟均吴鹏飞李明...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杉木是我国人工林面积最大的造林树种,在我国林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市场对杉木大径材需求不断增加,有关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的研究成为热点,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文中分别从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密度控制等方面综述杉木大径材培育的研究进展,探讨杉木大径材培育的技术体系,指出目前大径材培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杉木大径材培育品种筛选、进行高世代良种杉木大径材成材机理长期定位观测、加强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的组装配套研究及编制适合大径材培育使用的长轮伐期杉木地位指数表等建议,以为杉木大径材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杉木大径材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密度调控

    "双碳"战略背景下的多尺度森林碳储量年度监测研究进展与思考

    吴恒吕大伟汪圣云郑德祥...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效监测森林碳储量是科学开展碳汇经营的前提.基于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优化了森林样地的样本组织方式,但在规定的精度和可靠性下需要调查的样本单元数仍然较多.文中提出,今后应基于多阶抽样框架,采用三相抽样方法,结合碳储量区域分布格局特点,进行多尺度复杂抽样设计;运用随机化推断辅助的模型抽样推断,解决规定精度下的有限样本量小区域估计、数据缺失和计量误差等分级控制出数的难题,并进行复杂抽样不确定性分析及可靠性评估;形成分级控制下的森林碳储量年度监测复杂抽样设计和数据推断技术体系,以满足低成本、快速、准确的多尺度森林碳储量年度出数需求,运用于碳汇计量监测和林长制督查考核等实际工作.

    森林碳储量动态监测分级控制

    物理方法在松材线虫病疫木处理中的应用

    王钱晴赵丽媛张建张凤毫...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是一种由松材线虫引起的毁灭性松树病害,目前是对我国森林危害最严重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利用物理方法处理疫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影响较小,可减少松材资源浪费.文中主要介绍了阻隔防治和热处理2种物理处理松材线虫病疫木的方法.其中,阻隔防治包括液体成膜、网罩处理和伐桩覆膜3种方法,能够有效拦截松墨天牛的逃逸,进而阻止松材线虫的传播;热处理包括常规热处理、真空/蒸汽处理和电磁波处理3种方法,具有速度快、杀虫效率高、无残留,处理后的疫木可以安全利用,有利于充分发挥疫木价值等优点.未来发展趋势是进一步鼓励新装备与技术的使用,扩大物理处理方法的规模,加强学科间交叉研究,为松材线虫病疫木处理提供新思路.

    松材线虫病疫木阻隔防治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