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王岳森

季刊

2095-0365

xuebaoskb@163.com

0311-87936095

050043

河北省石家庄市北二环东路17号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Railway Institute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以繁荣社科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培养人才,服务教学科研为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为高校师生及相关专业社会科学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DEMATEL-ISM的物业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研究

    汤青慧李军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是物业服务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对物业服务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以及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扎根理论的思想识别出物业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随后采用 DEMATEL-ISM的方法分析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和层级结构模型.结果表明:物业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分为 5级 3 阶的多层递阶结构模型,其中,行业环境是深层影响因素,人力资源是关键的中间影响因素,技术整合能力是最有效的直接影响因素.

    数字化转型物业服务企业扎根理论DEMATEL-ISM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实证

    刘会洪张哲源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资本结构的严重偏离可能会阻碍企业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强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能力成为当下重要的目标.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为基准点,运用多时点固定双重差分模型,通过 2010-2022 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探究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程度来抑制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背景下,在成长期、淘汰期、非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的样本中,对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效应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抑制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资本结构偏离度创新效率融资约束双重差分

    共同富裕背景下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与实践检验

    杨胜利王媛冯丹宁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11-2020 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第一,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二,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在西部地区、人口净流出较多的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三,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通过促进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积累两个渠道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结论为国家和政府在新时期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动社会建设、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参考.

    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差距人口流动人力资本提升

    碳约束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和时空特征分析——以中部六省为例

    彭文邹筱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碳约束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效率,加速低碳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文章利用超效率 SBM-DEA和 GML指数方法,测度中部六省 2011-2021 年在碳约束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静态效率值及动态变化趋势,选取年度效率值进一步研究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空间变化.研究表明:整体而言,中部六省生鲜农产品低碳物流发展效率值总体不高;时间维度上,中部六省生鲜农产品低碳物流发展效率值呈现缓慢波动上升趋势,且各省份间效率值差距较大,但差异逐年减小;空间维度上,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高效率区域由东向西逐渐移动,最终呈现出各区域均衡发展的趋势.最后,从不同维度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中部六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协调发展.

    碳约束超效率SBM-DEA模型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时空特征

    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究

    李晓辉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愿景,党的二十大将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乡村振兴作为重要内容和重大战略决策.当前中国社会正由攻克绝对贫穷问题的脱贫攻坚向攻克相对贫困问题的乡村振兴进行嬗变,通过深入研究新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之间内在逻辑关系和运行机制,并从新发展格局下对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发展优势不突出、乡村流通对接生产与消费的功能有待提高以及乡村相对贫穷治理问题等现实困境展开了深入探讨,进而提出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借助新兴技术推进物流产业集群建设、构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缩小城乡数据信息鸿沟等路径探索,这不仅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而且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发展格局乡村振兴数据化物流产业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碎片化困境与策略

    韦安许欢科
    43-4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着严重的碎片化困境,主要表现在治理理念碎片化、治理主体碎片化、治理资源碎片化与治理监管碎片化四个方面,严重影响了乡村治理综合效能的提升.整体性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模式与治理工具,不仅契合了乡村治理"公共性"的价值诉求,还契合了乡村治理对协调、整合和信任机制的需要.基于此,应借助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视角,通过树立整体性治理理念,培育治理文化;明确主体角色定位,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共治;整合农村治理资源,提升乡村综合治理效能;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整体绩效,从而破解乡村治理碎片化困境.

    乡村治理碎片化乡村振兴整体性治理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价值意蕴、现实问题与路径优化

    王深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社会组织是参与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对加强完整社区建设和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有重要意义.社区社会组织发挥着社会"推进器"、政府"好帮手"、居民"粘合剂"的社会功能,但在具体实践中发展质量良莠不齐,受制于社会信任度低、政府扶持不足、公民意识缺乏等外部因素,以及自身专业化程度低、资金来源匮乏、专业人才缺乏等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要解决这些困境,社会、政府、居民、社区社会组织等四个维度要形成合力:社会应树立正确认识,营造良好环境;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完备法律法规;居民要加强价值引导,提高参与意识;社区社会组织要提高发展能力,吸纳专业人才,才能实现社区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基层治理,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社区社会组织基层治理价值模型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研究

    郑碧丽花文苍
    57-6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在老年健康服务中的应用和推广,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解决养老服务不足,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我国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根源,针对性地提出了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构建需通过加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引导和宣传、建立智慧养老服务产品标准、提升老年人的信息素养、积极研发和推广智慧养老服务产品、推进智慧养老服务进社区、强化养老人才培养力度等途径,将智慧养老理念和技术融入到养老服务体系之中,尽力满足老年人的实际养老服务需求,以实现党和国家提出的健康老龄化的目标.

    健康老龄化智慧养老养老服务医养结合人才培养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李正军张岑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各行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镜,找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时代的顶层设计存在短板、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网络平台中的内容质量不高,以及舆情管控经验不成熟等问题,分析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网络空间的局限性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现实的复杂性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线上的虚拟性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度等挑战.通过坚持开放共享,提高课程质量,激活创新驱动、优化实践载体,以及突出命运与共、营造良好氛围等探索如何破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效践行,充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更好地接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时代的创新性发展.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探索与实践

    孙巧真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坚持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师生关系,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思政课的大爱情怀与课程本质,将其有效运用于思政课中既是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思政课改革活力的迫切要求、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在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础上,要深刻领会"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科学内涵.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成师生间的"异向交往".基于此,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学习共同体,以此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