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发展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发展研究
水利发展研究

尹美娥

月刊

1671-1408

wrdr@waterinfo.com.cn

010-63205989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水利发展研究/Journal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水利部主管,水利部水利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的定位是水利系统软科学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综合报道国家的水利发展战略、水利政策、法制建设、水利经济、水利管理、水利信息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理论、技术和经验,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紧紧围绕水利部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对我国水利发展具有普遍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上的探讨,同时依托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的信息优势,适当介绍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本刊主要面向从事与水利事业相关工作的机关领导、科研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的基层水利工作者。本刊2001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大16开本,每月10日出版,每期定价6元,全年12期共计72元。凡需订阅者请到各地邮电局(所)订阅,也可直接与本刊联系。欢迎踊跃投稿、订阅,并提出宝贵意见。刊号:ISSN1671—1408,CN11-4655/TV 代号:国内邮发2—784,国外6441M地址:北京德外六铺炕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电话:(010)82071270 (010)82076521 传真(010)82076502邮编:100011E-mail:wrdr@water info.com.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应对

    褚明华杜晓鹤何秉顺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洪旱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中损失最为严重的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经70余年的建设,已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相结合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达到国际中等水平.在近年来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等水旱灾害防御应对中,已建的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因洪涝灾害死亡人口、因洪涝直接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比值呈明显下降趋势,水旱灾害防御成效显著.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我国水旱灾害呈现趋多、趋频、趋强、趋广的趋势,为应对更为极端和反常的水旱灾害,文章提出了构建水旱灾害防御矩阵、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完善法律法规及管理体制机制等思路构想.

    水旱灾害防御工程体系非工程体系洪涝灾害干旱灾害水旱灾害防

    黄河秋汛洪水防御实践与思考

    魏向阳杨会颖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秋汛洪水相比夏汛洪水,具有洪峰低、持续时间长、含沙量低的特点.2021年黄河发生严重秋汛,干支流、中下游汛情多区域交织,多场次叠加,洪量之大、历时之长,历史罕见.文章以2021年黄河秋汛洪水为例,从水库群精细联合调度、洪水防御工作部署、防洪调度成效等方面回顾了秋汛洪水防御工作,总结了此次洪水防御过程中的技术支撑及组织保障经验,展望了新形势下秋汛洪水防御工作重点,为今后秋汛洪水防御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黄河秋汛洪水水库调度洪水防御

    典型国家洪水保险制度实施情况与经验启示

    孙婧杨研关思思张目瞻...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极端天气引发的洪水灾害频发.开展洪水保险制度研究,对有效应对灾后水利设施修复和重建资金缺口的挑战,优化并提升公共财政治理应对洪水灾害风险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在国内洪水保险实践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政府参与、保险模式、实施方式、风险分散机制等多个层面,系统梳理总结了典型国家洪水保险制定实践经验,并提出了我国洪水保险制度建设的思路和建议,以期为我国洪水保险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洪水保险制度巨灾风险洪涝灾害洪水评估

    关于进一步完善蓄滞洪区补偿机制的思考

    姜晗琳张慧萌杨柠刘阳...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蓄滞洪区是江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抵御流域和区域洪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促进人水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梳理了我国蓄滞洪区启用补偿现状,分析了当前蓄滞洪区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完善蓄滞洪区补偿机制的总体思路和框架,从规章制度、产业布局、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蓄滞洪区补偿机制的相关建议.

    蓄滞洪区补偿机制常态化补偿

    "三道防线"建设赋能城市洪水预报:内在机理和技术路径

    曹雪健许金玉戚友存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降雨事件增加,国内城市洪水灾害频发."三道防线"是以流域为单元,由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对构建"预报+监测"相结合的早期预警管理模式,提高城市洪水预报能力有重要意义.应推进"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进一步延长雨水情预见期、提高精准度.文章从对"三道防线"的理解和认识出发,针对"三道防线"建设赋能城市洪水预报的机理和路径提出了初步思考.

    城市洪水洪水预报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雨洪模拟

    城市市政排水与水利防洪排涝标准的相容性衔接研究

    张丽朱勇寻昊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汛期看海"已成为影响居民生活的频发灾害之一,近年被社会广为关注.其看似简单的排水问题,实则是市政排水与水利防洪排涝标准的相容性衔接问题.文章以江苏省昆山市和浙江省慈溪市为典型对象,深度剖析两体系标准下的设计暴雨、径流流量、排口水位三要素,并提出每种要素在两体系标准下的相容性衔接方法;构建了慈溪市洪涝防治相容性措施,并借助管网与河网的精细化耦合洪涝模型,评估出措施实施后内涝风险明显降低.研究成果有助于构建相容协调的市政排水与防洪排涝系统,推动城市内涝治理.

    市政排水水利防洪排涝标准相容性措施

    下坂地水库监测预警与防洪调度方案分析

    张明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库水情监测预警是水库防洪调度、大坝安全、防汛指挥决策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下坂地水库为大型水库,为增强水库应对突发事件和洪水灾害的能力,基于下坂地水利枢纽基本概况和水情监测存在问题,文章在分析塔什库尔干河洪水特性和水情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对下坂地水库预警预报方案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构建水文、气象、水库联合监测的四级预警方案,可以科学有效地应对水库不安全事件,可供类似工程进行借鉴.

    下坂地水库水雨情监测预警方案洪水调度

    人工智能技术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实践与展望

    武建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利行业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并辅以可行的建模算法,可实现水利工作中多场景应用的智能化.文章简要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和优势,阐述该技术在水利行业应用的典型实例及可获得的成效.研究表明,在聚焦水利主业发展的前提下,利用人工智能的先进技术,以应用场景牵引关键技术突破做好行业引领,将进一步强化关键产品供给,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生态提供技术支撑.

    人工智能水利行业神经网络数字孪生水利信息化

    浙江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李艳丽叶国平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力推进"千项万亿"水利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能力,文章以浙江省20个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为调研对象,结合水利"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走访等方式,从诸多视角探究浙江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对高质量高标准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构建"浙江水网",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与建议浙江省高质量发展

    云南高原水网水系生态修复工程设计策略研究

    刘颖查文花徐畅钱斌天...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原水网水系除承担供水、防洪、灌溉、发电等传统功能外,还兼顾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持续发展.在错综复杂的高原水网水系中找准契机突破瓶颈,实现水体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统一,是当前高原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重点.文章从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健康持续发展等理念着手,分析了云南高原水网水系的现状及生态修复方略,通过构建多元生态体系,持续巩固提升高原水网地区生态环境品质,助力高原水系生态有序发展.

    高原水网生态修复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