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工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工业科技
北京一轻研究院
食品工业科技

北京一轻研究院

张铁鹰

半月刊

1002-0306

spgykjgj@163.com

010-87244116;87244117

100075

北京永外沙子口路70号

食品工业科技/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创刊于1979年,国家轻工业联合会(原国家轻工业部)主管,北京市食品工业研究所主办。综合性科技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轻工行业优秀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被美国CA收录。在中国食品行业具有权威性,代表着中国食品工业发展水平。内容:集市场分析,技术探讨于一身,市场分析包括:权威导航,行业观潮,法规前沿,安全视角,互动平台,展会风景线,企业先锋,资讯纵横等,文章以宏观分析为主,旨在为企业决策者了解市场,拓展思路提供帮助。技术探讨包括:研究与探讨,工艺技术,包装与机械,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储运保鲜,分析检测,综述等,以新技术及实用技术为核心,启发企业技术人员思路,开发新产品。读者群:面向全国大中型食品企业,政府管理机构,食品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综合性科技期刊覆盖食品各分支行业,不论对企业决策者,还是研发人员都能提供有益的帮助。是目前中国食品行业市场分析透彻,实用技术全面的综合性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菇的营养功能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刘丽正刘永奇隋卓男彭洋洋...
    447-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菇(Russula)是一种常见的食用真菌,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多酚、黄酮等营养物质及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降血糖、降血脂、抗癌、抑菌等生物活性.此外,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食用菌进行发酵加工可有效提高其营养物质含量或转化衍生出新的功能活性物质.目前,食用菌发酵加工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食用菌红菇中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及营养成分分析进行综述,并重点强调了红菇活性成分的功能特性,包括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癌等.同时,综述食用菌发酵加工应用和产品开发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红菇在功能食品领域的综合应用提供参考.

    红菇营养物质生物活性食用菌发酵产品开发

    植物源性类黑精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功能作用研究进展

    赵艺飞张仁堂颜景焱刘静...
    454-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类黑精因其抗癌、预防肥胖、调节胃肠道等生物学功能特性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大孔树脂、超滤和层析技术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气相色谱-质谱、原子力显微镜、核磁共振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以及其细胞毒性、预防肥胖、调节肠道菌群、抗癌的功能作用.本文为后续类黑精的结构功能和安全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类黑精美拉德反应提取分离纯化功能特性

    超声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展

    梁诗洋张鹰曾晓房白卫东...
    462-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传统的加工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食品质量的高需求.超声波技术是一种非热处理技术,可以减少传统加工给食品带来的损害,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与加工特性.本文主要讨论了超声波在干燥、冷冻、提取、过滤和乳化等加工操作中所产生的效应与作用,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机械、化学和生物效应能够通过复杂的关联对加工操作产生影响,例如能够提高传质传热效率、减少加工时间、降低加工试剂用量、增加产量、提高食品安全性、保留食品营养等.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比较,超声波技术被证明在食品加工中非常具有应用价值,但是不适当的超声条件处理也会给食品品质带来负面影响.在未来的工作研究中,不仅需要建立超声波在食品加工中的动力学模型,还需在工业水平上的应用进行深入挖掘,以克服超声能源消耗大的短板.

    超声波食品加工加工单元食品品质

    炎症介导的肥胖与2型糖尿病关系及对应的膳食干预治疗研究进展

    蒲昕怡张林铃包斌
    472-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胖引起的2型糖尿病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脂肪组织中的慢性炎症是导致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关键.本文首先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综述了由炎症介导的肥胖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聚焦免疫细胞和信号通路,其次总结了以免疫细胞与信号通路为靶点的膳食干预治疗研究成果,包括调整巨噬细胞极化状态、T细胞功能以及信号通路活性,以期寻求安全、健康、高效的降血糖膳食原料和有关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原料,从而为2型糖尿病的膳食干预疗法提供思路和方案.

    2型糖尿病肥胖炎症免疫细胞膳食干预

    药食同源物质改善胃肠道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

    陈丽华单雅慧管咏梅董欢欢...
    480-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肠道功能失调,会引发多种慢性疾病或亚健康状态,改善胃肠道功能是维持人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以药食同源物质为主要原料,用于胃肠道功能的改善显现出较大的优势.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古籍,归纳药食同源物质及含药食同源物质的古方,并从抗幽门螺杆菌、促进消化及胃黏膜保护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药食同源物质及其复方的改善胃肠道作用机制,最后分析了市场现有改善胃肠道健康产品的功效及组方,为具改善胃肠道功能的食药资源进一步开发及其健康产品的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药食同源物质胃肠道作用机制健康产品

    生防芽孢杆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邹曼陈雨诗许春艳杨相政...
    488-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果蔬在采后贮藏运输过程中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而腐烂变质,采后病害的控制主要依赖化学合成杀菌剂,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生物防治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正在逐渐被应用.芽孢杆菌作为重要的生防菌,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生防杆菌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研究.本文对生防芽孢杆菌防治采后病害的种类、作用机制和在采后病害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生防芽孢杆菌在果蔬采后病害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借鉴思路.

    芽孢杆菌果蔬病原菌抑制作用防治效果

    桃果实冷害发生机理及御冷措施研究进展

    何辉乔勇进柳洪入刘晨霞...
    496-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桃果实因其呼吸跃变的特点,采后在室温下会出现呼吸高峰与乙烯释放高峰,极易腐烂,不耐贮藏.冷藏是延长桃果实贮藏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桃果实的冷敏性,长期的不适低温易使桃产生冷害,引起果肉革质化、组织絮败、褐变、固有风味损失等品质劣变问题,成为桃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综述了目前桃果实采后冷害发生的机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冷害对桃果实细胞膜、细胞壁代谢、抗氧化系统及精氨酸代谢的影响,并针对相关机制归纳了桃果实采后冷害控制技术,旨在为桃果实采后保鲜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桃果冷害御冷机制控制措施

    光谱技术在白酒质量控制中的研究进展

    唐佳代赵益梅冉光耀石雨菲...
    506-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酒质量控制中涉及检测样品成分复杂,采用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效率较低和环境污染隐患等不足.因此,无损高效的光谱技术成为了分析白酒酿造过程中关键控制指标与质量监测控制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荧光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特点,其中着重介绍光谱技术应用于酿酒原料关键物质组成、大曲理化指标、酒醅和白酒的无损检测,并讨论了光谱技术在白酒质量控制技术和提高白酒品质及安全性的重要意义.本文进一步提出,未来可扩展光谱技术在白酒检测中的应用范围,如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建立其副产物(酒糟、黄水等)中理化指标的快速检测方法,或进行酱香型基酒三种典型体快速分类,将有益于白酒酿造行业的质量控制效果和提高经济效益.

    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荧光光谱高光谱成像技术白酒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