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

赵丽

半月刊

1005-6521

tjfood@vip.163.com

022-59525671

301609

天津市静海经济开发区(天宇园)科技大道9号

食品研究与开发/Journal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食品研究与开发》是由天津市食品研究所和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食品专业科技期刊,于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采用国际流行开本大16开,共12个印张(192页)。其专业突出,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是一本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包括实用技术的刊物。本刊已被“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知名媒体收录,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检测分析、生物工程、营养保健、贮藏保鲜、质量安全、专题论述和食品机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刺梨渣多酚对高脂膳食小鼠脂代谢及其诱发的氧化应激的影响

    安玉红朱德星胡文森李世杰...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刺梨渣多酚对高脂膳食小鼠脂代谢及其诱发的氧化应激的影响,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刺梨渣多酚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 bw)],实验时间60 d.实验结束后,测量小鼠生长状况、血清中脂代谢和抗氧化指标及肝脏中脂代谢和抗氧化应激关键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刺梨渣多酚可降低高脂膳食小鼠体质量、腰围、肥胖指数和腹腔脂肪质量,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丙二醛的含量,可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可下调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脂肪酸合成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mRNA表达量,显著(P<0.05)上调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mRNA表达量.刺梨渣多酚可以通过调节机体胆固醇和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因长期高脂膳食引起的机体肝脏脂肪囤积及氧化应激损伤.

    刺梨刺梨渣多酚高脂膳食脂代谢氧化应激

    桑枝低聚糖抑制变异链球菌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朱巧玲邹宇晓廖森泰孙远明...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定桑枝低聚糖抑制变异链球菌生长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桑枝低聚糖的酶解工艺,以桑枝多糖为原料,以变异链球菌的抑菌率为指标,考察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等因素对抑菌率的影响,得到生物酶法制备桑枝低聚糖的优化工艺:β-葡聚糖酶添加量为485 U/mL,酶解时间3.6 h,酶解温度44℃,在此条件下变异链球菌抑菌率为(68.30±3.96)%,与预测值相符,表明优化工艺可行.同质量浓度下桑枝低聚糖对变异链球菌的抑菌率均高于桑枝多糖,证明该酶解工艺能有效提高抑菌活性.桑枝抗氧化活性表明优化工艺后的桑枝低聚糖对DPPH、ABTS+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对Fe3+具有还原能力,并且其总抗氧化能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桑枝低聚糖变异链球菌抑菌抗氧化响应面分析

    鱿鱼内脏中章鱼胺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孙月王磊胡宇杨威...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鱿鱼内脏为原料,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3个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鱿鱼内脏中章鱼胺的提取工艺,并探究章鱼胺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鱿鱼内脏中章鱼胺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章鱼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以5%三氯乙酸作为提取剂,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34℃,料液比1:5.2(g/mL),此条件下鱿鱼内脏中章鱼胺得率为6.51 mg/g,与预测值6.25 mg/g较为接近.抗氧化试验研究表明,提取的章鱼胺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鱿鱼内脏章鱼胺响应面法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

    铁皮石斛花多糖的复合酶解法提取及生物有效性研究

    聂杨根刘艾芬董霞吴荣书...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一种新型有效的铁皮石斛花多糖提取方法,并对铁皮石斛花多糖、黄酮和多酚的生物有效性进行测定,为充分开发利用铁皮石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复合酶解法对铁皮石斛花进行提取,用蒽酮-硫酸法测定铁皮石斛花多糖含量,以热水浸提法为对照,评价铁皮石斛花复合酶解法的生物有效性.试验结果得到复合酶最佳配比:酶用量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8%,果胶酶添加量0.4%,碱性蛋白酶添加量0.4%;酶解提取工艺最优参数为料液比1:20(g/mL),酶解pH4,酶解时间2.0 h,酶解温度40℃;提取液的生物有效性为多糖生物利用度32.61%、黄酮生物利用度22.34%、多酚生物利用度19.18%.复合酶解法提取铁皮石斛花,提取液多糖含量较高,提取率为169.3 mg/g,可较好地维持多糖、黄酮、多酚的生物有效性.

    铁皮石斛花复合酶解粗多糖生物有效性生物利用度

    枸杞多糖的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刘鹏李达纪海玉贾晓昱...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采用DEAE-cellulose-32色谱柱分离纯化枸杞多糖(Fructus lycii polysaccharides,FLP),制得其纯化产物;利用气相色谱研究其单糖组成,测定其对DPPH·、O2-·和·OH的清除能力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枸杞多糖有一定的DPPH·、O2-·和·OH清除能力,并且呈剂量依赖型变化,其纯化品的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粗制品.FLP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不具有增强酶活的作用,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发生在细胞和组织水平的脂质过氧化,具有抗氧化作用.与抗坏血酸(VC)对照试验表明,FLP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但是其抗氧化活性与VC存在一定差异.

    枸杞多糖纯化抗氧化性自由基体外活性

    乳酸菌发酵核桃粕制备多肽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贺莹陈杰
    117-12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核桃粕为原料,乳酸菌作为发酵菌种,通过发酵制备核桃粕多肽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首先对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工艺条件,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测定多肽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影响试验的因素大小顺序为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核桃粕多肽产量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37℃,接种量13%,在此条件下,多肽产量达到12.84 mg/g,与预测值差异不大,证明该优化工艺可靠,按照优化工艺制备所得核桃粕多肽在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2%,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乳酸菌发酵核桃粕多肽响应面分析抗氧化活性

    基于油茶粕多糖的鸡肉保鲜涂膜的研制

    敬思群王梦琪罗昕艳华军利...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油茶粕多糖为抗氧化剂和抑菌剂,以高酰基结冷胶和普鲁兰多糖为成膜剂,以甘油为保湿剂研制鸡肉复合保鲜涂膜.以新鲜鸡肉为样品,以菌落总数、pH值和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保鲜涂膜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当油茶粕多糖提取液添加量为20%,高酰基结冷胶添加量为0.20 g,甘油添加量为0.4 g,普鲁兰多糖添加量为0.15 g时,复合保鲜涂膜可使新鲜鸡肉在5℃下保鲜12 d,此时鸡肉仍然符合一级鲜肉质量指标.

    油茶粕多糖抗氧化能力抑菌作用涂膜保鲜工艺优化

    不同载体固定化醋酸菌发酵甘蔗醋的对比分析

    黄志方晓纯林波郑凤锦...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选用海藻酸钠、玉米芯和稻壳3种载体固定化醋酸菌来发酵甘蔗醋,与游离醋酸菌对比发酵甘蔗醋,结果表明3种不同载体固定化发酵体系的发酵能力明显高于游离醋酸菌发酵体系,静态发酵22 d,以稻壳为载体的发酵体系总酸含量最高,为51.2 g/L,游离醋酸菌发酵体系最低,为22.1 g/L.在30℃的条件下,经过3批次进料连续发酵,对比3种载体固定化发酵体系的总酸含量及产酸速率,总酸含量及产酸速率从高到低的顺序:稻壳>玉米芯>海藻酸钠.综合考虑载体的稳定性、产酸能力、生产成本、生产工艺的可便操作性等方面,经过3批次连续发酵后,玉米芯体系相对于稻壳体系的产酸性能更稳定,更适合作为固定化发酵甘蔗醋的载体.

    甘蔗醋载体固定化发酵玉米芯稻壳海藻酸钠

    粉葛榕树须凉茶的研制

    张喆文吕燕欣敬思群李发利...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粉葛、榕树须、绿茶为主要原料制成粉葛榕树须凉茶,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对粉葛浸提液制备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粉葛浸提液的制备工艺.以感官评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粉葛榕树须凉茶配方.结果表明,粉葛浸提液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温度90℃,料液比1:10(g/mL).粉葛榕树须凉茶最优配方为榕树须浸提液添加量30%,粉葛浸提液添加量35%,绿茶浸提液添加量10%,白砂糖添加量1%.最优配方下所得凉茶茶多酚含量为209.14 m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咖啡因含量为40 mg/kg,浊度为63.4 NTU.所得粉葛榕树须凉茶澄清透明、色泽稳定、香气自然而浓郁,口感柔和.货架期口感品评和稳定性观察结果表明,产品可以满足6个月保质期.

    凉茶榕树须粉葛货架寿命制备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枣渣总三萜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抗增殖活性

    陈楠吴潇霞白冰瑶陈计峦...
    147-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枣渣中功能性物质,提高废弃物利用率,该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相结合优化枣渣中总三萜含量(total triterpene content,TTC)的提取工艺,以常规振荡为对照,比较两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对A549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温度60.00℃,超声时间42 min,液固比34:1(mL/g),乙醇浓度64%,该条件下总三萜含量为15.854 mg/g.发现超声辅助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增殖能力均高于振荡提取,两种枣渣总三萜提取物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清除效果与总三萜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当提取物浓度为1 mg/mL时,两种提取物抗A549细胞增殖效果最好,其中超声辅助提取物为37.62%,常规振荡提取物为27.18%.枣渣中三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抗增殖能力.

    枣渣响应面总三萜抗氧化活性抗增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