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

赵丽

半月刊

1005-6521

tjfood@vip.163.com

022-59525671

301609

天津市静海经济开发区(天宇园)科技大道9号

食品研究与开发/Journal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食品研究与开发》是由天津市食品研究所和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食品专业科技期刊,于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采用国际流行开本大16开,共12个印张(192页)。其专业突出,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是一本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包括实用技术的刊物。本刊已被“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知名媒体收录,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检测分析、生物工程、营养保健、贮藏保鲜、质量安全、专题论述和食品机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波辅助提取猕猴桃果渣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

    李金辉翁贵英朱淼张泽敏...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猕猴桃酿酒发酵后的果渣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猕猴桃果渣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评价最佳工艺条件提取的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猕猴桃果渣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66℃、提取时间16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3.02%.猕猴桃果渣总黄酮提取物对DPPH·、ABTS+·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当总黄酮提取物浓度为30.16μg/mL时,对DPPH·清除率为83.08%,当总黄酮提取物浓度为12.08μg/mL时,对ABTS+·清除率为97.36%,表明猕猴桃果渣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猕猴桃果渣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抗氧化活性

    混浊型炮制佛手饮料配方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胡雨卿肖雯渲杨启财杨婉媛...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经过炮制的佛手为原料,离心沉淀率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炮制佛手混浊型饮料的稳定剂配比及调配配方.结果表明:以海藻酸钠、瓜尔胶、罗望子胶为炮制佛手混浊型饮料的稳定剂,海藻酸钠添加量0.06%、瓜尔胶添加量0.06%、罗望子胶添加量0.08%时,稳定效果最好.混浊型炮制佛手饮料的最佳配方为佛手果浆与水质量比1:2、柠檬酸添加量0.15%、果葡糖浆添加量3%、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06%.该配方下佛手饮料的pH值为3.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33 g/100 mL,还原糖含量为0.14 g/100 mL,总酸含量为0.9 g/mL.

    响应面法佛手饮料配方稳定性

    助干剂对山药喷雾干燥工艺的影响

    徐文雅于倩楠张凡孙剑锋...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鲜山药为主要原料,探究不同助干剂的添加量对喷雾干燥山药粉集粉率和水分含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麦芽糊精、β-环糊精和阿拉伯胶的添加量对山药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麦芽糊精、β-环糊精和阿拉伯胶添加量分别为50%、10%和1.0%时对山药的喷雾干燥效果最好,山药粉集粉率高达36.25%,水分含量为5.49%.

    助干剂山药粉喷雾干燥水分含量正交试验

    固态发酵葛根渣制备葛根素

    张帅罗静怡唐婷范程昊...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葛根渣为主要原料,按渣麸质量比8:3添加麸皮,再加入固体成分质量70%的水分及适量无机盐组成培养基,30℃下进行黑曲霉固态发酵.利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caboxy methyl cellulose,CMC)酶对葛根细胞壁纤维组织的降解破坏作用,促进葛根素由胞内溶出.结果表明,当分别发酵至72 h和96 h时,木聚糖酶和CMC酶可分别测出最大活力,当发酵至120 h时,测得发酵物料中葛根素含量接近最大值,经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检测得5.68 mg/g,比直接醇提葛根渣获得的葛根素含量提高了74.8%,实现了葛根素的高效制备.

    葛根素葛根渣固态发酵黑曲霉高效液相色谱

    半固态酶解法改性麦麸的工艺优化

    张书静潘芹敏贾喜午沈汪洋...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试验采用半固态酶解法,利用木聚糖酶对麦麸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酶解时间12 h、木聚糖酶添加量1000 U/g麦麸、液料比1.46:1(mL/g),在最佳工艺下测定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为6.01%,可溶性膳食纤维在总膳食纤维中的占比从8.1%提高到16.6%,麦麸膳食纤维从填充型转变为高品质型.将原麦麸和改性麦麸加入高筋粉中制成面包并对比,发现加入改性麦麸的面包的比容提高,质构特性得到改善.

    半固态酶解麦麸改性木聚糖酶可溶性膳食纤维

    响应面法优化DHA藻油微胶囊工艺

    林荣芳徐梦豪高丽伟赵祥忠...
    114-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阿拉伯胶、β-环糊精作为复合壁材,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藻油为芯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DHA藻油微胶囊.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DHA藻油微胶囊制备工艺,得到最佳制备条件:壁材质量比(β-环糊精:阿拉伯胶)1:2.82,芯壁质量比1:2.3,固形物浓度16%,进料速度15.5 r/min,进风温度167℃,包埋率为94.87%.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热重分析仪对微胶囊结构、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胶囊结构完整,外壁未出现破损、孔洞,包埋效果较好,粒径分布集中,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符合大多数食品加工温度的要求.

    DHA藻油微胶囊响应面工艺优化喷雾干燥

    芥菜疙瘩红色素的制备及其稳定性与抗氧化活性

    单辉汪璐刘健罗建平...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芥菜疙瘩红色素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使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其进行纯化;分别研究pH值、光照以及食品添加剂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检测该色素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对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b,UVB)照射损伤的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保护作用,来探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芥菜疙瘩红色素制备的最佳温度为80℃,最适加热时间为3 h,乙醇提取的最适浓度为80%(体积分数),通过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获得芥菜疙瘩红色素,其得率为(3.26±0.014)%.芥菜疙瘩红色素在酸性环境中保持稳定,微酸近中性时色素保存率显著降低;高温光照显著降低红色素溶液的稳定性,但对固体状态的红色素影响较小;糖类添加剂和抗氧化剂对红色素无明显影响,Mg2+、Ca2+、K+以及柠檬酸具有增色作用,而焦亚硫酸钠会显著降低色素溶液保存率.该色素对DPPH、ABTS+、羟自由基均具有显著的清除能力;通过提高UVB损伤细胞(HaCaT)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方式发挥抗氧化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芥菜疙瘩芥菜疙瘩红色素制备稳定性抗氧化活性

    桦褐孔菌多糖磷酸化修饰工艺研究

    于方园胡淼门雨薇乔晨...
    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桦褐孔菌多糖是桦褐孔菌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在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广泛的药用价值.该文以桦褐孔菌为研究对象,以桦褐孔菌多糖溶液中磷酸根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桦褐孔菌多糖磷酸化修饰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其多糖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磷酸化修饰最佳工艺条件:三聚磷酸钠与三偏磷酸钠质量比为6:1、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 h,pH值为8.6,修饰后的桦褐孔菌多糖溶液中磷酸根含量为9.58%.该结果为桦褐孔菌多糖磷酸化衍生物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桦褐孔菌多糖磷酸化修饰工艺优化响应面法

    铁皮石斛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清除自由基活性

    黄琼黄晓梅何燕萍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铁皮石斛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并考察铁皮石斛叶多酚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最优铁皮石斛叶多酚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36:1(mL/g),超声功率350 W,提取时间37 min,提取温度60℃,提取2次.在最优条件下铁皮石斛叶多酚提取量为34.15 mg/g.铁皮石斛叶多酚可以有效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铁皮石斛叶多酚自由基清除率随着多酚质量浓度增加而升高,其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0.554、0.775 mg/mL及0.596 mg/mL,较同浓度的VC弱.

    铁皮石斛叶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响应面法清除自由基

    黑苦荞麦壳高聚原花青素降解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高洁赵妍
    147-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黑苦荞麦壳为研究对象,采用固体酸催化剂降解黑苦荞麦壳高聚原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降解工艺条件,并对降解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考察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筛选出的最适固体酸催化剂为Amberlyst-35(A-35),最佳降解工艺条件为催化剂添加量10%(质量分数)、催化时间40 min、催化温度65℃,在此条件下,高聚原花青素的平均聚合度从6.89降至2.37.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降解产物具有原花青素的结构特征,降解效果良好.此外,降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1.92倍和4.78倍,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无显著性差异.黑苦荞麦壳高聚原花青素经降解后获得了较强抗氧化活性的低聚原花青素.

    黑苦荞麦壳高聚原花青素固体酸催化剂降解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