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

赵丽

半月刊

1005-6521

tjfood@vip.163.com

022-59525671

301609

天津市静海经济开发区(天宇园)科技大道9号

食品研究与开发/Journal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食品研究与开发》是由天津市食品研究所和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食品专业科技期刊,于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采用国际流行开本大16开,共12个印张(192页)。其专业突出,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是一本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包括实用技术的刊物。本刊已被“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知名媒体收录,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检测分析、生物工程、营养保健、贮藏保鲜、质量安全、专题论述和食品机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鼠李糖乳杆菌R9639对小鼠肠道菌群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任吴疆张静霍清刘彦霞...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鼠李糖乳杆菌R9639对小鼠肠道菌群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4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鼠李糖乳杆菌R9639制剂,连续灌胃30 d.给药的第0、30天,采集小鼠粪便样品进行活菌计数,第30天采集小鼠粪便进行短链脂肪酸的测定,并测定小鼠小肠和肝脏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水平,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灌胃鼠李糖乳杆菌R9639制剂对小鼠的体重和摄食、脏器系数、小肠的质量和长度均无明显影响;炎症因子IL-2、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均有所降低;小肠组织高剂量组T-SOD、GSH、GSH-Px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中、高剂量组MD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组织中、高剂量组T-SOD、GSH、GSH-Px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灌胃前后,与对照组和自身相比,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含量在中、高剂量组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中、高剂量组的乙酸、丙酸、丁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鼠李糖乳杆菌R9639制剂对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及提高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鼠李糖乳杆菌R9639肠道菌群抗氧化炎症因子短链脂肪酸

    核桃青皮提取物对急性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作用及成分研究

    张旭陆秋张希牛若楠...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核桃青皮对急性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作用.实验小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非诺贝特组和核桃青皮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小鼠连续给药7d后,模型组和核桃青皮提取物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5 mL的75%蛋黄乳,正常组小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小鼠在给予蛋黄乳后禁食不禁水16 h,通过摘眼球取血,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鉴定核桃青皮提取物中的降脂成分.实验显示非诺贝特和核桃青皮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1),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1).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从核桃青皮提取物中鉴定出16种多酚类物质.结果表明核桃青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且降脂物质可能是其中的多酚类物质.

    核桃青皮提取物高脂小鼠降脂作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化学成分

    绿豆品种筛选及乙烯对绿豆芽生长形态的影响

    赵天瑶刘保全薛文通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选择我国主要绿豆产区的10份绿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表型性状的描述、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同时测定其发芽后的生长指标,筛选出具有芽用特性且营养价值较高的绿豆品种.通过对优质绿豆品种进行发芽,并在其生长过程中采用乙烯处理,研究乙烯对其生长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0份绿豆品种粒长、粒宽、百粒重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39 mm~5.75 mm、3.30 mm~4.16 mm、4.65 g~7.42 g,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09 mg/g~9.76 mg/g、6.55 mg/g~11.56 mg/g;10份绿豆芽下胚轴长、下胚轴粗、根长和产出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89 cm~13.20 cm、1.78 mm~2.34 mm、5.07 cm~7.84 cm、9.00~13.72.最终筛选出的优质绿豆品种为白绿8号.经过乙烯处理后的绿豆芽,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其生长指标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下胚轴长、下胚轴粗、根长和单株鲜质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83 cm~8.70 cm、3.04 mm~3.53 mm、2.71 cm~4.81 cm、0.28 g~0.82 g.与对照(CK)相比,乙烯处理抑制了绿豆芽的下胚轴和主根的伸长生长,促进了绿豆芽下胚轴的横向生长,提高了其单株鲜质量,有效地改善了绿豆芽的外观品质.

    绿豆品种筛选乙烯绿豆芽生长形态

    两种螺旋藻剂型的体外模拟消化研究

    秦欣谭应宏徐青山陈再德...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两种剂型的螺旋藻营养物质和功能活性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以螺旋藻粉剂和片剂为试验材料,经水解、酸解、高温及高压蒸汽等处理后进行体外模拟消化研究.结果表明:经口胃肠连续消化后,高压蒸汽处理的螺旋藻粉剂游离氨基酸释放效果最佳,是酸解处理(最差)的2.25倍.高温处理的螺旋藻粉剂可溶性蛋白释放效果最佳,比对照组(最差)提高了1.75倍.酸解和高温处理后的粉剂可溶性糖和还原糖释放效果较好,水解处理的螺旋藻片剂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多糖和还原糖释放较好;螺旋藻的游离氨基酸主要在胃肠消化后释放,可溶性多糖主要在肠消化后释放;酸解处理的粉剂抗氧化效果较好,水解处理的片剂抗氧化效果较好,且在口胃肠连续消化后螺旋藻抗氧化效果发挥最佳.

    螺旋藻体外模拟营养物质抗氧化不同处理方式

    汽爆豆粕对小麦面团及饼干品质特性的影响

    李悦汲湘宇周梦琦郭兴峰...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汽爆对豆粕的成分变化以及汽爆豆粕粉对小麦面团及饼干品质特性的影响,测定汽爆前后豆粕粉植酸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将汽爆豆粕粉按不同比例添加到小麦面粉中,对混合粉溶剂保持力、面团和饼干质构特性、饼干色差值以及饼干碳水化合物水解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豆粕经汽爆处理后,植酸含量下降了33.93%,DPPH自由基清除率提高了68.80%;添加适量的汽爆豆粕粉(添加量<30%)可以有效维持和改善小麦面团质构特性,饼干的硬度、颜色以及碳水化合物水解率.

    汽爆豆粕饼干质构特性溶剂保持力

    香芹酚和月桂酰精氨酸乙酯盐酸盐联用对荧光假单胞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李玮玮蔡天舒冀霞潘锐...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香芹酚和月桂酰精氨酸乙酯盐酸盐(ethyl-Nα-lauroyl-L-arginate hydrochloride,LAE)联用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与机制,通过最小抑菌浓度法(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棋盘法和生长曲线的测定研究抑菌效应;利用蛋白质和核酸泄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胞内蛋白质电泳的方法分析抑菌机制;以生物被膜形成、群集和泳动为指标,测定群体感应活性.结果显示,香芹酚和LAE联用对荧光假单胞菌有相加抑菌作用.1/2 MIC香芹酚+1/16 MIC LAE抑菌效果最显著,24 h抑制率达97.9%.以上组合联用可使荧光假单胞菌的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强,蛋白质和核酸快速泄漏,1 h时OD280值和OD260值分别升高31.2倍和17.5倍;处理3 h后,菌体胞内电子密度下降,蛋白质浓度下降84.1%,且条带丰富度减弱.联合作用下,对生物膜形成、群集和泳动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7.0%、92.5%和65.0%.综上表明,香芹酚和LAE联用破坏荧光假单胞菌的细胞完整性,引起胞内物质泄漏,发挥强烈的抑菌作用.同时,二者联用表现出抑制群体感应活性的能力.

    香芹酚月桂酰精氨酸乙酯盐酸盐荧光假单胞菌联合抑菌作用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真空油炸香菇脆片品质的影响

    吴丽萍袁梦缘徐江王颖悦...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香菇脆片易褐变、二氧化硫残留量高等问题,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复配护色脱硫工艺及配方,并研究探讨过氧化氢组、超声-热烫组、超声-复配护色脱硫剂组3种前处理方法对真空油炸香菇脆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复配护色脱硫剂最佳工艺条件为过氧化氢质量浓度0.06%、超声波功率200 W、VC质量浓度0.70%、柠檬酸质量浓度1.10%.超声-复配护色脱硫剂对香菇脆片褐变抑制率、二氧化硫残留量、硬度、脆度、体积皱缩比以及感官评分方面的影响显著高于过氧化氢、超声-热烫,但对香菇脆片多糖的含量影响不显著.

    护色二氧化硫香菇脆片超声正交试验

    亚麻籽胶-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胡海玥周彩莹李海岭李子来...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作为成膜基质,添加不同量的亚麻籽胶制备多糖-蛋白复合可食用膜.以机械性能、稳定性、阻隔性、光学性能为测定指标,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累计加权,探究亚麻籽胶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膜功能特性的影响.当亚麻籽胶添加量为3%时,膜厚、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未添加亚麻籽胶的大豆分离蛋白膜分别提升了80.00%、85.38%、285.78%;氧气透过性、水溶性和透光率降低了27.58%、130.08%、10.06%;其隶属度值为0.2827,膜的综合性能最佳.

    可食用膜亚麻籽胶大豆分离蛋白多糖复合膜

    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韩东李建颖孙怡邢丽颖...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法对黑果腺肋花楸果粉中的花色苷进行提取,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试验条件,并通过pH值示差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果粉中花色苷的提取量,得到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59%乙醇、液料比29:1(mL/g)、提取温度48℃、提取时间11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果粉中花色苷提取量为10.298 mg/g.

    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微波辅助提取响应面法工艺优化

    亚麻籽多肽制备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

    王艳红张丽娜牛思思马振国...
    6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亚麻籽饼粕为原料,通过对8种蛋白酶的筛选,经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值、料液比、酶解时间对亚麻籽饼粕酶解液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和多肽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亚麻籽多肽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优化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添加量4060.17 U/g、酶解pH10.5、酶解温度49.59℃、酶解时间5.18 h、料液比1:20(g/mL),此条件下酶解多肽得率为67.24%,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为60.04%,·OH清除率为90.65%,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2.68%.对比常用抗氧化剂,在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方面,亚麻籽多肽低于维生素C,在·OH清除能力方面,亚麻籽多肽已接近维生素C水平.通过抗氧化活性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的亚麻籽多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

    亚麻籽饼粕酶解亚麻籽多肽工艺优化功能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