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

赵丽

半月刊

1005-6521

tjfood@vip.163.com

022-59525671

301609

天津市静海经济开发区(天宇园)科技大道9号

食品研究与开发/Journal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食品研究与开发》是由天津市食品研究所和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食品专业科技期刊,于1980年创刊,现为月刊。采用国际流行开本大16开,共12个印张(192页)。其专业突出,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是一本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包括实用技术的刊物。本刊已被“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知名媒体收录,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检测分析、生物工程、营养保健、贮藏保鲜、质量安全、专题论述和食品机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UV-C照射与壳聚糖涂膜保鲜处理对鲜切淮山营养品质的影响

    刘容韦云伊孙卫东崔媛媛...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不同贮藏时间的鲜切淮山,采用3.0 kJ/m2剂量的短波紫外线(short-wave ultraviolet,UV-C)照射与质量浓度1.0%壳聚糖涂膜协同处理,研究两种保鲜方法对鲜切淮山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短波紫外线照射与壳聚糖涂膜保鲜处理过程中,鲜切淮山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多糖、VC、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均保持较高含量.研究表明,短波紫外照射与壳聚糖涂膜保鲜处理,有助于提升鲜切淮山的营养品质.

    鲜切淮山短波紫外线(UV-C)壳聚糖保鲜营养品质

    常压冷等离子体对食源性腐败菌失活作用机制研究

    陈玥李书红孟琬星杨同亮...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常压冷等离子体(atmospheric cold plasma,ACP)处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其对不同类型食源性腐败微生物失活效果的影响,分别考察处理时间、电源功率、电极间距对菌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减少数随常压冷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电源功率的增大或者电极间距的减小而增加.通过对比分析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体形态、内含物泄露量、丙二醛生成量,得到常压冷等离子体引起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失活分别是由氧化作用造成的细胞外膜破裂和带电粒子物理撞击造成的细胞外膜被刻蚀引起的.

    常压冷等离子体食源性腐败菌失活机制氧化作用物理撞击

    桑葚-草莓复合果酒发酵动力学模型建立

    熊亚李敏杰刘姗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桑葚-草莓复合果酒发酵动力学模型,以草莓、桑葚为原料,以3:2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榨汁后带渣发酵,酿制得到酒液澄清透明,颜色为深红色,带有草莓清香的复合果酒.在果酒生产过程中,研究果酒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基质消耗及产物生成的变化规律,应用Logistic模型方程建立酵母菌数量变化、酒精度变化的动力学模型,用Boltzmann模型建立了总糖含量变化的发酵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的试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拟合度较高,分别为0.979、0.997、0.994.结果表明,模型的试验值和预测值的拟合度很高,能很好地反映桑葚草莓复合果酒在发酵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

    桑葚草莓复合果酒发酵酵母菌总糖酒精度发酵动力学模型

    熟地黄粗提物对光损伤小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刘莹刘垚杰李丽维周王谊...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光损伤小鼠为模型,探讨不同剂量熟地黄粗提物(360、450 mg/kg)对光损伤小鼠视网膜形态、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对小鼠连续干预8周后造模,进行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等相关视网膜生理指标检测.ERG检测结果显示,熟地黄干预组小鼠视网膜对光的敏感程度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OCT检测结果表明,熟地黄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视网膜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ONL)厚度均高于模型组,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视网膜抗氧化结果显示,熟地黄提取物高剂量组的抗氧化效果好于低剂量组.视网膜中促炎基因表达结果显示,低、高剂量熟地黄粗提物均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熟地黄粗提物对光诱导的视网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熟地黄光损伤视网膜抗氧化炎症

    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6-苄氨基腺嘌呤的富集分离

    曹亚男李佳银罗玲丽李跑...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羧基化的Fe3O4纳米粒子为载体,6-苄氨基腺嘌呤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和对苯乙烯磺酸钠为复合功能单体,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制备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优化其制备条件和富集分离6-苄氨基腺嘌呤的条件.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和对苯乙烯磺酸钠的物质的量比为3:1,羧基化Fe3O4纳米粒子的添加量为0.25 g,洗脱液甲醇-乙酸溶液的体积比为9:1时,所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吸附性能最佳,其吸附容量和特异性均优于相同条件下基于单功能单体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应用所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12 mg,对4 mL 20μg/mL的6-苄氨基腺嘌呤进行静置吸附,其吸附效率可达94.10%.该研究为蔬菜中残留的6-苄氨基腺嘌呤的高效富集分离,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

    磁性纳米粒子复合功能单体分子印迹聚合物富集分离6-苄氨基腺嘌呤

    响应面法优化高粱沙琪玛配方工艺研究

    岳忠孝张瑞栋杨成元侯东辉...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高粱沙琪玛的最佳配方工艺,以混合粉(高粱粉、谷朊粉、高筋粉)、鸡蛋、酵母粉和沙琪玛专用改良剂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要原料的大致区间,采用Box-Behnken设计,将主要原料分别设置不同梯度,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将配方工艺进一步优化,进而确定混合粉的比例、酵母粉添加量、鸡蛋添加量和沙琪玛专用改良剂添加量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高粱沙琪玛的最佳配方工艺条件为高粱粉:谷朊粉:高筋粉三者质量比为27.88:22.12:50,酵母粉添加量0.37%,鸡蛋添加量51.31%,沙琪玛专用改良剂添加量0.21%.优化工艺后制成的沙琪玛色泽乳黄,口感浓郁香甜,质地酥软,入口即化,具有高粱的独特风味.质构分析可得高粱沙琪玛咀嚼性较好,韧性增加.

    高粱沙琪玛感官评分最佳配方工艺响应面法

    板栗花啤酒发酵工艺研究

    张洁李艳谭燕宋文军...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板栗花浸提液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研究板栗花啤酒发酵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对板栗花啤酒的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合传统大麦芽啤酒发酵工艺酿造板栗花啤酒.结果表明,板栗花啤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5%板栗花浸提液添加量10.0 mL、接种阶段投入板栗花浸提液,主发酵温度15℃.在该条件下发酵的板栗花啤酒风味和口感最佳.

    板栗花花卉酒啤酒发酵工艺

    美藤果壳多酚物质的提纯及其抗氧化性

    林锦铭蔡尤林李俊健钟淳菲...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美藤果壳为主要原料,用乙醇提取法提取美藤果壳多酚,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美藤果壳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后,通过大孔树脂纯化粗提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其中主要多酚物质,并利用Fenton体系和1,1-二苯基-2-苦苯肼(DPPH·)体系测定其提取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并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维生素C(vitamin C,VC)、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影响美藤果壳多酚得率的4个因素中,影响程度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提取温度9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5(g/mL)和提取时间2.0 h,此时的多酚得率为4.79%.美藤果壳多酚主要为没食子酸、芦丁、儿茶素、单宁和异槲皮苷,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优于TBHQ、VC、BHT,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5.86×102μg/mL和7.51μg/mL.

    美藤果壳多酚提取工艺大孔树脂纯化抗氧化

    均匀设计法优化灰树花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曹丹孙于寒彭浩兰阿峰...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灰树花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为其多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灰树花多糖提取率和β-葡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以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水料比为因素,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同时对灰树花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条件为,超声功率500 W、提取时间64 min、提取温度43℃、水料比31:1(mL/g),浸提2次,在此条件下,灰树花多糖的提取率为23.055%;β-葡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450 W、提取时间74 min、提取温度68℃、水料比28:1(mL/g),浸提2次,在此条件下,β-葡聚糖的提取率为3.030 mg/g;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灰树花多糖的还原力OD700 nm值为0.561±0.005,其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分别为58.27%和89.58%,羟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VC.

    灰树花多糖超声波提取均匀设计

    功能性葡萄籽太谷饼配方工艺的研究

    张倩茹尹蓉王贤萍韩彦龙...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葡萄籽进行处理后添加到传统食品太谷饼中,研制功能性葡萄籽太谷饼,以太谷饼感官评价结果为考核指标,分析不同葡萄籽添加方式对太谷饼品质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生产工艺.结果表明:葡萄籽的最佳添加方式为普通粉碎葡萄籽粉,过60目筛;最佳配方工艺为:葡萄籽粉添加量50 g,蔗糖添加量100 g,亚麻油添加量150 g,烘焙条件220℃/15 min,在此配方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葡萄籽太谷饼葡萄籽含量丰富,口感松软,香味浓郁,且有葡萄籽烘焙香.

    太谷饼葡萄籽感官评价正交试验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