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刘树红

双月刊

1671-8127

sqzyxb@sina.com

0370-3182699

476100

河南省商丘市神火大道566号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gqi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从2005年起,第1、3、4、6期为社会科学版,第2、5期为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等。欢迎高等院校师生、企事业单位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优良家风的德育价值及实现路径探析

    樊于景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风是一个家庭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日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风尚,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优良的家风在新时代具有相当重要的德育价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式.优良的家风不仅在塑造家庭成员个体人格、维护家庭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改善也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家风的建设也应与时俱进,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家风的实现路径,挖掘家风所蕴含的德育资源,注重优良家风的培育与传承,使优良家风的德育价值最大化.

    优良家风德育价值实现路径

    新时代志愿精神的生成、内涵、作用及弘扬路径

    王俊俊王昊昊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志愿精神是一种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精神的具体体现,这四个部分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志愿活动的主力军,必须深刻理解志愿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社会作用及探求志愿精神的弘扬路径.新时代,弘扬志愿精神,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新时代志愿精神青年路径

    明清易代之际中州士大夫的命运抉择与身份困境——以"贰臣"彭而述为例

    卢富清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彭而述是明清易代之际中州士大夫中"贰臣"的典型代表,也是清初被低估了的文学家.在王朝鼎革之际,身为旧朝低级官员的他在目睹家乡遭受农民起义军的战火荼毒后,将清军视为"救民于水火之中"的义师.明亡后,彭而述最终选择出仕新朝,并为清廷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对南明小朝廷的失望与建功立业的入世思想是其出仕的主要原因.出仕新朝后,彭而述在作品中虽未流露出明显的故国之思与忏悔之恨,但身份困境的难题仍如梦魇一般时常萦绕在他心头.

    明清易代之际贰臣彭而述身份困境

    清代贵州旱灾的时空特征与社会应对

    杨利利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旱灾是贵州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危害.清代贵州共发生108次旱灾,这一时期旱灾发生频次、灾情范围、灾情深度都超过前朝,又在时间和空间上独具特点.从时间上看,清代贵州旱灾在波动变化中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连旱灾年与受灾范围也在总体上逐渐增多;春、夏则是旱灾频发的季节.从空间上看,旱灾主要集中分布在省东部、中部和北部地区.针对清代贵州旱灾情况,政府建立起仓储积谷、开渠筑堰防范旱灾,拨发钱粮、设坛祈雨救济灾民,减免额赋、平粜粮价纾缓民困的灾前、灾时、灾后应对体系.

    清代贵州旱灾时空特征社会应对

    网络流行语"X(得)很好,下次不要(X)了"构式研究

    丘东吉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X(得)很好,下次不要(X)了"这一构式是当今网络环境中语义和情感表现力都很强的一种新兴构式."X(得)很好,下次不要(X)了"构式主要具有幽默地调侃、无奈地自嘲和不满地反讽三种语义效果,其核心构式义为"言者对某一事件'X'作为表述对象,对其进行间接评价表达,宣扬自己负面心理反应的反预期情感评价类构式".该构式产生与流行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构式压制的理论动因;二是使用者出于礼貌和合作原则的语用动因;三是使用者求异心理的心理动因;四是网络媒介方便快捷的环境动因.

    X(得)很好,下次不要(X)了"反预期构式压制间接表达情感评价

    中国社会翻译学研究可视化分析(2000-2022年)

    顾春江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00-2022年间国内发表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士论文为语料,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社会翻译学研究进展予以全面考察和分析.结果发现:国内社会翻译学研究近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场域""惯习""资本""布迪厄""翻译"为高频研究关键词;当前研究方向从理论探讨向理论实践转移;理论性探索研究、个案实践研究和综述评价研究是主要三类研究方向.未来,可结合其他数字化手段,尝试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拓展社会翻译学研究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社会翻译学研究现状CiteSpace科学计量分析

    医养结合嵌入河南省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策略

    李红锋陈秋霖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省健康养老发展正进入快车道,规划引导医养结合嵌入社区居家养老符合省情和老年群体需要.针对发展嵌入式养老面临的政策模糊、筹资匮缺、医护流失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政府主导,加强筹资运营监督管理;社会参与,打通资源良性嵌入路径;队伍优化,培养人才和提高待遇并举等.

    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嵌入式养老发展建议

    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

    张文丽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近十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关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下游水准,与排名靠前的省份存在较大差距.在分析造成差距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加强企业合作、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及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等建议.

    生物医药产业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

    双高院校"艺、能、术"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邹俊杰满意
    52-5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校企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以项目"技术研发"为引领,以"技能大赛"为驱动,创新基于"艺、能、术"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三全育人"新机制.从高职"艺、能、术"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入手,解决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能力不足、"工匠精神"培育缺乏载体、师资队伍无法满足"双师双能"要求等问题,在理论、实践以及机制层面形成创新特色,经部分高职院校的推广应用和不断完善,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双高建设人才培养"艺、能、术"融合模式创新

    社会化视角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

    蒋晓宇唐田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发展与个体社会化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社会化发展尤为重要.以社会化为视角,分析了核心素养的特征、培育核心素养对学生社会化的作用及实现路径.同时,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社会化核心素养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