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王富仁

双月刊

1001-4225

lin@stu.edu.cn

0754-2903827

515063

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43号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汕头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秉承汕头大学侨、新、特的特色和地区历史文化内涵,力求办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本刊渴望能得到各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和支持,并惠赐大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趋同还是多元?比较视野下的监管型国家建设

    赵静
    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监管型国家的全球扩散意味着不少国家采取了相似的策略去治理市场,因而不同国家在监管型国家的制度建设方面呈现出了一些共性.但更多地,监管型国家建设是一种差异化现象,地区间、国家间、行业间的监管型国家建设皆有不同.监管型国家既有可能服务于更强的国家干预目标,也有可能作为替代凯恩斯主义的新市场治理策略出现,还有可能因为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而被国家移植和学习.不同背景下监管型国家建设的差异将主要表现为独立监管机构在成立时间、覆盖行业、独立性水平、功能、行为等等方面的多元化特征.考察监管型国家建设的这些差异与其监管结果之间的联系,分析中国监管型国家建设的理论位置及独特贡献有助于进一步发展监管型国家的比较理论.

    监管型国家国家建设独立监管机构监管

    非诉治理与平安中国建设的耦合逻辑及其优化路向

    胡宗亮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平安中国建设要迈向更高水平,要以更为优化的治理体系和更为扎实的治理能力提升平安中国新境界.非诉治理是在社会成本最低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以化解矛盾纠纷,成为在社会功能、国家制度、智慧知识方面与平安中国建设具有高度耦合的治理范式.其多元化内涵以及平和手段畅通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展现中国声音和中国智慧.要从机制明确国内外对于非诉治理的认识,理顺各类解纷机关的法理界定以明确其功能定义,确定和再制非诉治理制度方法论以巩固平安中国的解纷阵线,宣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讲好中国非诉话语.

    非诉治理平安中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司法治理现代化

    绝望的主妇:论欧阳予倩话剧《潘金莲》的情欲叙事与戏剧美学

    周宏亮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欧阳予倩的剧本《潘金莲》及其舞台演出为研究对象,从跨文化戏剧的角度分析欧阳予倩的戏剧思想.欧阳予倩在为潘金莲翻案的过程中,借由她对于浪漫爱情的向往,表达了追求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的五四伦理价值观.他将潘金莲从"历史的耻辱柱"上解救下来,淡化其色欲熏天和心狠手辣的一面,强调她作为女性受害者对于男权社会的身不由己、决绝与反抗.此外,本文也考证了欧阳予倩在日留学史及其深受日本演剧影响的美学观念.

    欧阳予倩跨文化戏剧戏剧美学五四文化现代中国与世界

    重铸与身体政治:鲁迅与幸田露伴对中国古代干将莫邪故事的改写

    陈文丽余静颖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铸剑》与幸田露伴《一口剑》均以中国六朝志怪干将莫邪故事为素材而改写.《铸剑》中重新铸造诚信、复仇与民族之气;《一口剑》中重铸"一念之诚"与立志"立身出世"的男性精魂之气.《铸剑》继承干将莫邪故事中中国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血亲复仇与母题复仇;《一口剑》攫取干将铸剑情节进行改写,聚焦受耻于妻子背叛而奋发"立身出世"的正藏.《铸剑》中"去体存头""以头偿头"的复仇模式书写中国式"头"的身体政治;《一口剑》中"割腹自尽""割腹自证"为日本式"腹"的脱政治性书写.《铸剑》中眉间尺与黑衣人体现了《庄子·大宗师》中的超然生死观,《一口剑》继承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剑气凛凛的男性豪宕.

    《铸剑》《一口剑》信与气头与腹男性豪宕

    神圣与世俗的耦合:潮汕英歌的文化意蕴探析

    郑骋刘昊沄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潮汕英歌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这一传统民俗体育舞蹈的文化意蕴.通过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等方法,揭示了潮汕英歌的美学特性、文化内涵及社会价值.研究显示,英歌作为一种神圣与世俗交融的文化现象,既体现了潮汕地区的地域美学,又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现代社会中,英歌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具备精神、社会、教育及经济价值.研究旨在提升人们对潮汕英歌深厚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和理解,增强民众对英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推动其创新发展与创造性转化,为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潮汕英歌保护传承美学特征文化内涵民俗体育舞蹈

    虚室生白:《庄子》的心隐与心隐空间

    潘文文张艳艳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庄子》隐逸思想以心隐为本,是学界的主流看法,但心隐的空间属性却常被淡化,故此,清晰辨析《庄子》心隐空间的内涵、表现形式与实现途径就尤为必要.《庄子》的心隐空间是葆有生命本性的心灵空间,指涉身心一如的生命体对道境的冥契,心隐空间具象显现为"至人之游"和"至德之世"两种时空转化形式,其实现途径主要是"心斋"与"坐忘"的道家式身体修炼工夫,从而实现"虚室生白",获得"虚己以游世"的在世空间体验.

    心隐心隐空间

    宋神宗理政初期的社会问题与应对之策

    韩新芝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宗一朝对北宋中后期政局发展影响深远,相比于即位中后期,神宗即位之初的政绩略显平淡.然而,欲全面把握神宗一朝政局走向须对其执政初期进行研究.熙宁初年,积弊已深的北宋社会问题持续恶化.然而,从皇权视域而言,神宗认为权力、财政、边防才是真正威胁皇权统治的问题,这也是神宗执政初期的理政重心.一方面,为解决财政和边防问题,神宗与群臣以渐进改革路线为中心合作,进行改革尝试;另一方面,为与大臣争夺政治主导权,神宗积极与群臣展开"权力"博弈,抵制士大夫削弱皇权.而后,在渐进改革失败的情况下,神宗放弃与这批大臣进行合作,继续寻找新的合作者,这是熙丰变法的序章.

    神宗社会问题渐进改革博弈

    情感计算的意向困境

    彭静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言语行为的人机情感对话中包含语义、语用及心灵三重意向,但现行情感计算领域所有基于向量语义学的神经网络模型,包括chatGPT的处理方式,仍只是形式层面,而不是真正的语义计算,其既未能实现人类基于自然语言理解基础之上的意义意向,也未能实现心灵的赋义意向.要想实现真正的意义理解,情感计算应从根本上转变哲学预设,尝试一种自顶向下的解决思路,从身体和世界出发追溯意义的来源,设计一种能实现意向弧的具身智能,以首先解决心灵的意向问题,进而解决由其派生的语言意向问题.

    情感计算言语行为意向性语义自顶向下

    促学校高质量发展 育未来创新人才——"首届京师教育·中小学名校长对话宿迁"圆桌论坛实录

    75-84页

    "中华美育精神"命题的内涵阐释

    李兵黄钰涵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在给中央美术学院的老教授有关美育工作建议的回信中提出了"中华美育精神"这一命题,通过理论的阐发与实践的考察,展现了其中华性、时代性和人民性三种基本特性.这一命题既源于儒家诗教传统,又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美育理念.同时,强调美育工作应当紧扣时代生活,深入现实,把握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需求.在人民性方面,新时代中国的美育工作更加关注普罗大众,凸显了其全民化、大众化的特征,并且突出了人民的主体性.

    中华美育精神中华性时代性人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