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

    夏良勇董春山李蕾程思...
    3157-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疼痛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拟行LC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分别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丙泊酚+艾司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观察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分析两组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10 min(T2)、术毕(T3)及清醒时(T4)Ramsay镇静评分,评估两组术后1、6、12、24h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得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 h应激反应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d炎症指标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丙泊酚输注总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 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T3 Ram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dCor、NE、Glu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d 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LC患者予以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镇静效果较好,能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促进术后苏醒,抑制炎症及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疼痛。

    艾司氯胺酮丙泊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疼痛炎症指标

    血清DKK-1、SDF-1α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周林林李宁路艳红赵俊暕...
    3162-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清Dickkopf-1(DKK-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骨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12月62例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为研究组,以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DKK-1、SDF-1α水平,分析血清DKK-1、SDF-1α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诊断价值及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根据影像学检查MBD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1~2级)及重度组(3~4级),分析血清DKK-1、SDF-1α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DKK-1、SD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DKK-1、SDF-1α水平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AUC分别为0。771、0。717;重度组的血清DKK-1、SDF-1α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血清DKK-1、SDF-1α水平评估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病情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721、0。668。结论: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血清DKK-1、SDF-1α水平异常升高,且各指标联合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评估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Dickkopf-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严重程度诊断价值

    心率减速力、连续心率减速力及心率加速力与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黄蕾陈丽吴巧陈宇...
    3166-3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heart rate,DC)、连续心率减速力(Heart Rate deceleration runs,DRs)及心率加速力(acceleration capacity of heart rate,AC)与慢性心衰患者(CHF)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CHF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各40、50、30例,另纳入69例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分析DC、DRs、AC表达情况,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记录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探讨DC、DRs、AC在心血管事件中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DC、DR2、DR4、DR8、LVE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VEDD、AC高于对照组(P<0。05);Ⅳ级组DC、DR2、DR4、DR8、LVEF水平均显著低于Ⅲ级组、Ⅱ级组,LVEDD、AC高于Ⅲ级组、Ⅱ级组(P<0。05);Ⅲ级组DC、DR2、DR4、DR8、LVEF水平均显著低于Ⅱ级组,LVEDD、AC高于Ⅱ级组(P<0。05);事件组DC、DR2、DR4、DR8、LVEF水平均显著低于非事件组,LVEDD、AC高于非事件组(P<0。05);高危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次住院、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P<0。05),中危组以上事件发生率亦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DC、DRs、AC在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评估中具有指导意义,临床可通过监测CHF患者以上指标变化情况,为治疗及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提供客观依据。

    心率减速力心率加速力连续心率减速力慢性心衰相关性

    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纳布啡超前镇痛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免疫应激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易勤美杨坤渹徐兆洋黄蕴哲...
    3171-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纳布啡超前镇痛后,其镇痛效果、免疫应激、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ESPB)和研究组(62例,ESPB联合纳布啡超前镇痛)。对比两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疼痛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认知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h、12h、24h、48h,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置管后、切片时、拔管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h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h、术后48 h、术后7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ESPB联合纳布啡超前镇痛,可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减轻免疫应激以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竖脊肌平面阻滞纳布啡超前镇痛肺癌根治术镇痛效果免疫应激认知功能

    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对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免疫应激和疼痛介质的影响

    丁盼盼张庆王宏健王昕...
    3176-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对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免疫应激和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和研究组60例(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术后两组均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镇痛。对比两组镇静、镇痛情况、PCIA按压次数、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疼痛介质,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 h,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PCI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d,研究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皮质醇(Cor)、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E2(PGE2)、肾上腺素(E)、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CD8+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和右美托咪定于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可发挥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减轻免疫抑制和术后疼痛。

    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髋部骨折糖尿病镇痛免疫应激疼痛介质

    癫痫患者血清NFL、Hcy、Irisin与认知功能和治疗后发作控制的关系

    吴阳屈小莹杜楠陈悦...
    3181-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同型半胱氨酸(Hcy)、鸢尾素(Irisin)与认知功能和治疗后发作控制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96例癫痫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各为70例和126例。所有癫痫患者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前检测血清NFL、Hcy、Irisin水平,治疗后6个月评价发作控制情况,并据此将患者分为完全控制组(139例)和未完全控制组(5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癫痫患者治疗后发作未完全控制的因素。结果:认知障碍组Irisin水平低于非认知障碍组,血清NFL、Hcy水平高于非认知障碍组(P<0。05)。未完全控制组血清NFL、Hcy水平高于未完全控制组(P<0。05),Irisin水平低于未完全控制组(P<0。05)。脑电图异常、全面性发作、高NFL、Hcy是癫痫患者抗癫痫治疗后未完全控制的危险因素(P<0。05),高Irisin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癫痫伴认知障碍患者血清NFL、Hcy水平升高,Irisin水平降低,且与抗癫痫治疗后发作控制情况有关。

    癫痫神经丝轻链蛋白同型半胱氨酸鸢尾素认知功能发作控制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ATX、Melatonin与炎症标志物和妊娠结局的关系

    夏美艳黄亚雄曹文雅李侠...
    3186-3190,3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自分泌运动因子(ATX)、褪黑素(MT)与炎症标志物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收治的ICP患者120例作为ICP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ICP患者分为轻度组(78例)和重度组(42例),根据ICP患者妊娠结局分为结局良好组(79例)和结局不良组(4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产检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中ATX、MT及炎症标志物[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的差异。应用Pearson分析SATX、MT与ICP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TX、MT对IC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P组血清ATX、WBC、NLR显著升高,MT、PLR显著降低(P<0。05)。与轻度组比较,重度组血清ATX、WBC、NLR显著升高,MT、PLR显著降低(P<0。05)。ICP组患者血清ATX与WBC、NLR均呈显著正相关,与PLR呈负相关(P<0。05);MT与WBC、NLR均呈显著负相关,与PLR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结局良好组相比,结局不良组患者血清ATX、NLR升高,血清MT、PLR显著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TX、总胆汁酸水平升高,MT水平下降,重度ICP是IC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TX、MT联合ICP分级预测IC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8,高于单一指标预测。结论:ICP患者血清ATX水平升高,MT水平下降,是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二者与炎症标志物显著相关。ATX、MT联合ICP分级对IC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自分泌运动因子褪黑素炎症标志物妊娠结局

    顺阿曲库铵不同给药方式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肌肉松弛和肌肉松弛恢复的影响

    潘伶俐肖珍科黄嘉瑜陈洲...
    3191-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顺阿曲库铵不同给药方式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肌肉松弛和肌肉松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2023年11月收治的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间断性给药组与一次性给药组,各组均为60例。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采取2mg/kg丙泊酚、0。4μg/kg舒芬太尼、0。5μg/kg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诱导。间断性给药组每隔2h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一次,剂量为0。1 mg/kg。一次性给药组采取单次0。1 mg/kg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进行诱导肌松,并依照T,颤搐抑制值判断肌松效应,T1=12%,当T1>12%时静脉注射顺阿曲库0。03 mg/kg。对比两组患者顺阿曲库铵用药量、肌松有效时间、肌松维持时间、T1最大抑制、肌松起效时间,入室时的基础值(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开始后20 min(T3),手术结束即刻(T4)生命体征变化,术后肌肉松弛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肌松维持时间、T1最大抑制程序、肌松起效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一次性给药组患者顺阿曲库铵用药量低于间断性给药组,肌松有效时间高于间断性给药组(P<0。05);两组患者T,、T2、T3、T4时间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舒张压(DBP)水平并无明显变化,且一次性给药组与间断性给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一次性给药组患者TOFr 0。90、TOFr 0。80、TOFr 0。75、TOFr 0。25及拔管时间明显低于间断性给药组(P<0。05);一次性给药组心动过缓、皮疹、支气管痉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间断性给药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采取间断性给药组及一次性给药顺阿曲库铵对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肌松维持时间及肌松效果并无明显影响,但采取一次性给药,并以T,颤搐抑制值判断肌松效应进行给药可减少顺阿曲库铵给药剂量,促进术后肌肉松弛恢复,且安全性高。

    顺阿曲库铵给药方式腹腔镜手术肌肉松弛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Lp-PLA2、NT-3水平与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关系研究

    叶琳琳易琴陈云清邓小江...
    3196-3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神经营养因子-3(NT-3)水平与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的关系。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选择150例收治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自贡医院的PD患者作为PD组,与此同时选择55例在本院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Lp-PLA2、NT-3水平。PD组根据体征和RBD问卷-香港版(RBDQ-HK)评分分为RBD组和非RBD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PD患者伴发RB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p-PLA2、NT-3对PD患者伴发RBD的预测效能。结果:对照组血清Lp-PLA2水平低于PD组(P<0。05),血清NT-3水平高于PD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伴发RBD与年龄、病程及血清Lp-PLA2、NT-3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延长、Lp-PLA2水平升高是PD伴发RBD的独立危险因素,NT-3水平升高是PD伴发RBD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Lp-PLA2、NT-3及联合检测预测PD伴发RB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0。766和0。866。结论:血清Lp-PLA2、NT-3与PD患者伴发RBD有关,其中血清Lp-PLA2升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血清NT-3升高是保护因素,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PD伴发RB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帕金森病脂蛋白磷脂酶A2神经营养因子-3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征稿启事

    后插1-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