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Lp-PLA2、FGF-23与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的关系研究

    余燕燕左君秋周红霞邹鑫...
    512-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成熟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70例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根据AVF成熟情况分为成熟不良组57例和成熟组11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p-PLA2、FGF-23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AVF成熟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p-PLA2、FGF-23水平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AVF成熟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成熟不良组血清Lp-PLA2、FGF-23水平高于成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PLA2、FGF-23升高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AVF成熟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p-PLA2、FGF-23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AVF成熟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5、0。763、0。822,血清Lp-PLA2、FGF-23水平联合预测的AUC最大。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Lp-PLA2、FGF-23水平升高与AVF成熟不良独立相关,血清Lp-PLA2、FGF-23水平联合对AVF成熟不良的预测效能良好。

    尿毒症血液透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自体动静脉内瘘

    比较常温和亚低温下连续血液透析治疗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心衰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张岩鹏禹霞谢谦龙训辉...
    517-521,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常温和亚低温下连续血液透析治疗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心衰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温下连续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亚低温下连续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血液净化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入住时间以及死亡、心律失常、感染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功能指标,BNP(B型利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Cr)心衰实验室指标,炎症因子表法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感染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入住时间、血液净化时间及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SV、LVEF、LVEDV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LVESV、LVEDV水平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hs-CRP、Cr相关心衰实验室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NP、hs-CRP、Cr相关心衰实验室指标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性因子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采取亚低温下血液净化治疗与常温下血液透析治疗相比能欧进一步减少患者术后引流量、血液净化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同时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采取亚低温下血液透析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心衰情况,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水平。

    常温亚低温血液透析瓣膜病心源性休克心功能炎症因子

    依托咪酯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脑糖氧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鲁利峰唐君孟海兵来伟...
    52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脑糖氧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麻醉,研究组患者接受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糖氧代谢指标[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CEO2)、脑动静脉氧差(AVDO2)]、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不良反应。结果:麻醉诱导后5min(T1)~手术完毕时(T4)时间点,研究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P<0。05)。T4时间点,研究组SjvO2高于对照组,CEO2、AVDO2低于对照组(P<0。05)。T4时间点,研究组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右美托咪定可更好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改善脑糖氧代谢,减轻氧化应激,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挥出良好的麻醉效果。

    依托咪酯右美托咪定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脑糖氧代谢氧化应激

    不同吸入氧浓度联合PCV-VG模式对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氧合及肺损伤的影响

    段伟琴白香花马敏翟秀丽...
    527-531,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氧浓度联合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PCV-VG)对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氧合及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90例老年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PCV-VG模式维持机械通气,其中A组、B组、C组的吸入氧浓度分别为40%、50%、60%。检测所有患者通气前(T0)、通气后1 h、2h和3h(T1-3)及撤管后0。5 h(T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右心房压(RAP)、动脉血氧分压(PaO2),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指数(RI),记录术后24 h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三组手术前及手术结束后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表达水平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在T0、T1、T2、T3和T4时HR、MAP、RAP比较无差异(P>0。05);在T1、T2、T3和T4时,A组PaO2、PaO2/FiO2均小于B组和C组,RI均大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与C组在各时间点PaO2、PaO2/FiO2、RI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PACU停留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术后CPIS评分低于A组和C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A组和C组(P<0。05);C组术后血清SP-A、CC16表达水平均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50%的吸入氧浓度联合PCV-VG模式可有效改善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氧合功能,减轻肺损伤,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和促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膀胱癌老年吸入氧浓度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氧合肺损伤

    颅内压监测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陈正钢沈李奎尚海龙何智勇...
    53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压监测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接诊的135例拟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监测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监测组;其中常规组予以标准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监测组予以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结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术后90 d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计算两组的预后良好率,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监测组术后即刻及术后12h的颅内压均小于常规组(P<0。05);监测组术后24h、48h的GC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监测组术中低血压、急性脑膨出、颅内血肿、脑血管痉挛和非计划性再次手术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入院GCS评分、脑疝、改良CT图像评分均是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改善预后,但预后受年龄、入院GCS评分、脑疝、改良CT图像评分的影响。

    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测开颅血肿清除术预后影响因素

    不同anti-VEGF药物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效果及对视力水平的影响

    范玉霞宋新志吴小玲李雨菲...
    537-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anti-VEGF药物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效果及对视力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6年4月~2022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68例PDR患者分为雷珠单抗组(88例)、康柏西普组(90例)和阿柏西普组(90例),雷珠单抗组行雷珠单抗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康柏西普组行康柏西普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阿柏西普组行阿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检测其术前、术后7d和28d后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促红细胞生长素(EPO)、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眼压。结果: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组、阿柏西普组治疗7 d后VEGF、EPO水平明显低于雷珠单抗组(P<0。05)。康柏西普组、雷珠单抗组治疗7d后BCVA水平明显低于阿柏西普组;康柏西普组、阿柏西普组治疗7 d后CMT水平低于雷珠单抗组(P<0。05)。三组治疗前、治疗7d后、治疗28d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阿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在PDR治疗中均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康柏西普和阿柏西普在减少黄斑厚度方面效果更为显著,而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在改善视力方面效果更明显。

    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阿柏西普玻璃体切除术PDR

    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刘佳张学云李莉赵婷...
    542-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表达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00例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组,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Framingham评分将研究组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的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β2-MG、Scr水平与Framingham评分相关性。结果: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Sc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高心血管病风险组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Scr表达水平较低风险组明显升高(P<0。05);预后情况不同,患者β2-MG、Scr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预后良好患者β2-MG、Scr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者,预后情况越好,β2 MG、Scr表达水平越低;高危组较低危组代谢综合征比例高、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表达水平高(P<0。05);Framingham评分、β2-MG、Scr是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β2-MG、Scr表达水平与Framingham评分正相关。结论: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Scr表达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正相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β2-微球蛋白肌酐心血管疾病

    对比分析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分别联合艾司氯胺酮、盐酸舒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汪林欧阳劲光王守义张丁...
    547-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分析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分别联合艾司氯胺酮、盐酸舒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盐酸舒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观察组应用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艾司氯胺酮进行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入室时基础值(T1)、开始镇静时(T2)、胃镜置入后(T3)、肠镜置入后(T4)、操作结束即刻(T5)五个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对比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追加次数、追加麻醉药总量、意识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对比检查不同时间认知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1时间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同组间T1、T2、T3、T4、T5时间SBP、DBP、MAP、H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T1到T2时间SBP、DBP、MAP、HR水平降低,到T3和T4时间升高,T5时间恢复平稳,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T2、T3、T4时间SBP、DBP、MAP水平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时间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追加次数、追加麻醉药总量、意识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检查后6 h S100B蛋白明显升高,检查后1 d的S100B蛋白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检查后6 h褪黑素明显降低,检查后1 d的褪黑素逐渐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联合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联合盐酸舒芬太尼对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减少麻醉药追加次数,且麻醉起效快,苏醒质量好,另外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检查后认知功能情况,安全性较高。

    丙泊酚依托咪酯艾司氯胺酮盐酸舒芬太尼无痛胃肠镜

    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肝癌癌痛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和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

    曹虹丽彭廷云杨晓孟琼...
    553-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癌痛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和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PHC癌痛患者11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例数分别为58例和5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疼痛处理,对照组患者接受耳穴压豆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腕踝针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缓解率、临床指标、心理状态和疼痛介质水平。结果:联合组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数字疼痛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止痛起效时间、每次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爆发痛次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5-羟色胺(5-HT)、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PHC癌痛,可有效减轻疼痛症状,降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同时还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价值较好。

    腕踝针耳穴压豆肝癌癌痛疗效心理状态疼痛介质

    贵州省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基因突变筛查与评估

    赵德龙罗振华郑丹周海燕...
    557-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贵州省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系基因突变筛查与评估结果。方法:参照荷兰脂质诊断网络(DLCN)指南诊断标准于2021年11月-2022年11月贵阳市某三甲医院选取1例临床诊断FH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家系系谱,采用C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家系成员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采集家系临床相关数据,收集血清样本提取白细胞DNA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致病基因,筛选出4个FH相关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载脂蛋白B(ApoB)、西布曲明9a型(PCSK9)、LDLR衔接蛋白1(LDLRAP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情况,采用Polyphen-2和SIFT软件对SNP位点进行致病性分析;同时回顾性分析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吸附治疗期间的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E(ApoE)、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TC、TG、HDL-C、LDL-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该家系Ⅰ-1成员血清LDL-C达8。16mmol/L,Ⅱ-1成员血清LDL-C达7。0mmol/L,Ⅱ-2成员血清LDL-C达3。45 mmol/L,按照DLCN标准,Ⅰ-1评7分,Ⅱ-1评6分,均提示患FH可能性大,达到FH临床诊断标准。利用Polyphen-2预测,该家系ApoB基因中rs676210、rs679899分别得分0。999、0。998,1个新位点c。10094A>T得分为0。829,均提示可能致病,SIFT软件预测以上三个位点均有害。DFPP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至今无心绞痛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与吸附治疗前比较,吸附治疗后ApoA、ApoE、ApoB、LPa、TG、HDL-C、LDL-C、TC水平较低FFA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B基因SNP位点突变很可能是该家系引起FH的主要原因,而DFPP治疗有利于调节FH患者血脂水平,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突变筛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