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R-145、miR-186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

    隋倩胡海舰刘洁琼刘冀衡...
    708-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145、miR-186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行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取其术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以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 miR-145、miR-186 以及 PI3K mRNA、Akt mRNA、mTOR mRNA 表达.分析 miR-145、miR-186 表达与 NSCLC 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Pearson检验分析NSCLC患者癌组织miR-145、miR-186表达与PI3K mRNA、Akt mRNA、mTOR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miR-145、miR-186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低分化、TNM ⅢA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miR-145、miR-186表达低于中高分化、TNM Ⅰ~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P<0.05).癌组织PI3KmRNA、Akt mRNA、mTORmRNA 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癌组织 miR-145、miR-186 表达与 PI3K mRNA、Akt mRNA、mTOR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NSCLC组织中miR-145、miR-186表达下调,miR-145、miR-186表达下调可能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使NSCLC进展,且与NSCLC患者癌组织低分化、TNM ⅢA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非小细胞肺癌微小核糖核酸-145微小核糖核酸-186PI3K/Akt/mTOR信号通路病理特征

    左卡尼汀辅助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师帅李秀文赵伊婷赵婷...
    713-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左卡尼汀辅助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SLED)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2020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终末期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SLED治疗,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疗程3个月.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氧化应激指标等,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a+、Alb显著高于对照组,K+、SCr、BUN、β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MDA、AOPPs明显降低,SOD、GSP-Px显著升高(P<0.05),而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F-36量表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辅助SLED治疗终末期DN的疗效明确,可有效抑制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左卡尼汀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疗效生存质量氧化应激

    冠状动脉CTA结合动态心电图夜间ST段趋势图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价值研究

    李枝峻殷广吴建林李欢...
    718-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结合动态心电图夜间ST段趋势图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我院疑似冠心病的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A、动态心电图及临床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分析比较冠状动脉CTA、动态心电图夜间ST段趋势图及两者联合诊断冠心病的诊断效能和一致性.结果:104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确诊93例(89.42%).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0.32%,特异性为72.73%,阳性预测值为96.55%,阴性预测值为47.06%,准确率为88.46%,与冠状动脉造影的Kappa值为0.813,一致性好.动态心电图夜间ST段趋势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4.95%,特异性为63.64%,阳性预测值为95.18%,阴性预测值为33.33%,准确率为82.69%,与冠状动脉造影的Kappa值为0.724,一致性较好.有夜间ST段动态改变的冠心病检出率(84.95%,79/93)明显高于无夜间ST段动态改变的冠心病检出率(15.05%,1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冠状动脉CTA结合动态心电图夜间ST段趋势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6.77%,特异性为90.91%,阳性预测值为98.90%,阴性预测值为76.92%,准确率为96.15%,与冠状动脉造影的Kappa值为0.923,一致性好.结论:冠状动脉CTA结合动态心电图夜间ST段趋势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优于冠状动脉CTA或动态心电图夜间ST段趋势图单独检查.

    冠状动脉CTA动态心电图夜间ST段趋势图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用于一线治疗复发转移鼻咽癌患者维持治疗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丽珍龙泉先李国余彭娜...
    724-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用于一线治疗复发转移鼻咽癌(NPC)患者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 1月至2022年1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复发转移NP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化疗后接受卡瑞利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至1年,观察组化疗后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至1年.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B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所占百分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5+B细胞、CD5+CD19+B细胞、CD3-CD56+NK细胞占比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D5+B细胞、CD5+CD19+B细胞、CD3-CD56+NK细胞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Ⅲ度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一线维持治疗复发转移NPC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且安全可靠.

    卡瑞利珠单抗卡培他滨复发转移鼻咽癌维持治疗疗效免疫功能

    血清微小RNA-141-3p、微小RNA-150-5p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鲁萍郭汝元兰胜民杨芳...
    729-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NA)-141-3p、miR-150-5p与鼻咽癌(NP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7月在我院接受放疗的92例NPC患者为NPC组,根据放疗疗效分为抵抗组和敏感组,另选取同期80名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NPC组血清miR-141-3p、miR-150-5p表达.分析NPC患者血清miR-141-3p、miR-150-5p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PC患者放疗抵抗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PC组血清miR-141-3p表达升高,miR-150-5p表达降低(P<0.05).NPC患者血清miR-141-3p、miR-150-5p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比较有差异(P<0.05).92例NPC患者放疗抵抗发生率为22.83%(21/92).单因素分析显示,抵抗组TNM分期Ⅲ~Ⅳa期和miR-141-3p ≥ 2.60比例高于敏感组,miR-150-5p ≥ 0.80比例低于敏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141-3p≥2.60为NPC患者放疗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miR-150-5p≥0.80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NPC患者血清miR-141-3p高表达,miR-150-5p低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放疗敏感性有关,有望成为NPC患者放疗抵抗的评价指标.

    鼻咽癌微小核糖核酸-141-3p微小核糖核酸-150-5p临床病理特征放疗敏感性

    危重脑室出血患者血清CAT、T-AOC、ROS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张岩鹏禹霞谢谦龙训辉...
    734-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危重脑室出血患者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氧(ROS)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危重脑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9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血清CAT、T-AOC、ROS水平,并建立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分析血清CAT、T-AOC、ROS对危重脑室出血的诊断效能.所有患者治疗后对所有患者应用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进行评价,将GOS评分<4分的35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将GOS评分≥4分的55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CAT、T-AOC、ROS水平对危重脑室出血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血清CAT、T-AOC、ROS水平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CAT、T-AOC水平低于对照组,ROS高于对照组(P<0.05);曲线下面积(AUC)从依次为ROS(0.688)、CAT(0.667)、T-AOC(0.656)、三者联合(0.671).ROS诊断灵敏度为67.61%,特异度为66.85%,CAT诊断灵敏度为60.03%,特异度为67.53%,T-AOC诊断灵敏度为61.24%,特异度为66.53%,三者联合诊断灵敏度为74.58%,特异度为86.32%;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合并基础疾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就诊时间、APACHEⅡ评分、出血量、CAT、T-AOC、ROS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出血量、APACHEⅡ评分、CAT、T-AOC、ROS为危重脑室出血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危重脑室出血患者CAT、T-AOC、ROS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三者联合对于危重脑室出血的诊断价值高于单一诊断.且CAT、T-AOC、ROS可作为危重脑室出血的预后独立因素,因此临床上对CAT、T-AOC降低和ROS水平升高的患者需警惕预后不良的发生.

    危重脑室出血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能力活性氧预后

    柴芩承气汤辅助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Th17/Treg免疫失衡和外周血TLR4/NF-κB通路mRNA表达的影响

    王晓翔黄蕾温旭东付国川...
    739-742,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柴芩承气汤辅助治疗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失衡和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3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柴芩承气汤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Th17/Treg免疫失衡相关指标、外周血TLR4/NF-κB通路mRNA表达.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腹痛剧烈、有痞满燥实坚征象、日晡潮热、恶心呕吐、小便短赤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Th17细胞比例、Th17/Treg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Treg细胞比例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TLR4mRNA、NF-κB mRNA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芩承气汤辅助治疗AP患者,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调节Th17/Treg免疫失衡和外周血TLR4/NF-κB通路mRNA表达.

    柴芩承气汤急性胰腺炎Th17/Treg免疫失衡TLR4/NF-κB通路

    黄体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预处理与IVF治疗结局关系

    陈红马玉珍孙文芳何金英...
    743-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黄体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预处理改善IVF结局.方法:男性因素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68例,分两组:(1)实验组:IVF前自然周期月经第12天地屈孕酮30 mg/日、14天,3个月;(2)对照组:IVF前无干预.IVF前测血CA125,黄体期长方案促排卵,排卵后一周(垂体降调日)再测CA125并取子宫内膜行ER、PR、HOXA-10mRNA检测.HCG日测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血流.比较临床资料及结局、症状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HCG日对照组子宫内膜厚于实验组.实验组子宫内膜A型血流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型子宫内膜比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IVF前两组CA125均高于参考值,但无明显差异(P>0.05).垂体降调日复查CA12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实验组子宫内膜ER、PR、HOXA-10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分泌期子宫内膜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VF治疗中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用黄体酮预处理在位内膜,可以降低血CA125,有利于转变子宫内膜组织类型、减小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内膜血流、增加子宫内膜ER、PR、HOXA-10 mRNA表达,改善在位内膜容受性,缓解症状疼痛,提高临床妊娠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黄体酮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EFI评分、血清MMIF、YKL-40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临床分期的关系

    张利娜马丽娜马娜王咏梅...
    749-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生育指数(EFI)评分、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MIF)、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80名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EFI评分、血清MMIF、YKL-40及卵巢功能指标表达水平.应用美国生殖医学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标准(r-AFS)对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分期,其中Ⅰ期15例,Ⅱ期23例,Ⅲ期25例,Ⅳ期17例,对比不同r-AFS分期患者EFI评分、血清MMIF、YKL-40表达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法分析EFI评分、血清MMIF、YKL-40与卵巢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EFI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MMIF、YKL-40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EFI评分由高到低分别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MMIF和YKL-40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Ⅳ期、Ⅲ期、Ⅱ期、Ⅰ期,不同分期EFI评分、血清MMIF、YKL-40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Spear-man 相关法分析结果表明:EFI评分与AMH、LH、FSH呈正相关,与E2呈负相关(P<0.05),MMIF和YKL-40与AMH、LH、FSH呈负相关,与E2呈正相关(P<0.05).结论:EFI评分、血清MMIF、YKL-40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卵巢具有明显相关性,且不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EFI评分、血清MMIF、YKL-40水平具有显著差异,临床可考虑应用EFI评分、血清MMIF、YKL-40水平来辅助判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卵巢功能与疾病严重程度.

    生育指数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甲壳质酶蛋白40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功能临床分期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血清Presepsin、IAP、HMGB1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预后的关系

    孙赫郭朗郭兵闫思萌...
    754-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血清前蛋白酶(Presepsin)、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220例接受PTCD治疗的AOSC患者纳入AOSC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88名纳入对照组.根据AOSC患者PTCD术后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36例和死亡组184例.检测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OSC患者PTCD治疗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对AOSC患者PTCD术后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AOSC组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20例AOSC患者PTCD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6.36%(36/2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3d、术后24h胆汁引流量<300 mL、Presepsin升高、IAP升高、HMGB1升高为影响AOSC患者PTCD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联合预测AOSC患者PTCD术后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20,大于单一指标预测.结论:AOSC患者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升高,是PTCD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Presepsin、IAP、HMGB1水平联合预测AOSC患者PTCD治疗预后的价值较高.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PresepsinIAPHMGB1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