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联合血清Tg、TSH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罗彦冰符叶柳马春燕义娜...
    759-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联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促甲状腺激素(TSH)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法纳入研究人员共102例,均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从2017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PTMC患者。将其按照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分成转移组35例及无转移组67例。对比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血清Tg、TSH水平。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以及血清Tg、TSH水平预测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转移组病灶形状不规则、病灶有微钙化、肿瘤大小≥0。5 cm、紧贴包膜人数占比分别为91。43%、60。00%、40。00%、48。57%,相较于无转移组的74。63%、32。84%、17。91%、23。88%均较高(均P<0。05);两组回声、边界、血流征象、FT3、FT4对比差异均不明显(均P>0。05);转移组血清Tg、TSH水平相较于无转移组更高(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病灶形状不规则、病灶有微钙化以及血清Tg>2 ng/mL、TSH>0。5 mIU/L、肿瘤大小≥0。5 cm、紧贴包膜均是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联合血清Tg、TSH预测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高于上述指标单独预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联合血清Tg、TSH预测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较高。此外,病灶形状不规则、病灶有微钙化以及血清Tg>2ng/mL、TSH>0。5mIU/L、肿瘤大小≥0。5 cm、紧贴包膜均是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甲状腺球蛋白促甲状腺激素

    仑伐替尼联合TACE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凋亡分子和血清ST6GAL1、ANG-2、HGF的影响

    冯旭晶苏州税莲舒泓铭...
    764-76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仑伐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凋亡分子和血清唾液酸转移酶1(ST6Gal1)、血管生成素-2(ANG-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4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7,TACE治疗)和研究组(n=57,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血清凋亡分子[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存活素(Survivin)、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4(Caspase-4)]和血清ST6Gall、ANG-2、HGF水平,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AFP、CA199、CEA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Bcl-2、Survivin水平更低,Bax、Cas-pase-4水平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ST6Gal1、ANG-2、HGF水平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仑伐替尼联合TACE用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调节肿瘤标志物、凋亡分子和血清ST6Gal1、ANG-2、HGF水平,安全性较好。

    仑伐替尼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细胞癌肿瘤标志物凋亡分子ST6GAL1ANG-2HGF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刘幸张越王敏张蕾...
    768-771,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接诊的102例儿童严重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经典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后各项信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清炎症指标、PCIS评分、APACHE Ⅱ评分,观察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机械通气、低血压持续及入住ICU等时间较短,7 d内停升压药率较高(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乳酸、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均较对照组低,ScvO2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PCIS评分较对照组高,APACHE Ⅱ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有利于儿童严重脓毒症患儿病情转归,减少主要并发症发生,可能与阻断炎症反应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儿童严重脓毒症糖皮质激素持续性血液净化炎症反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表型患者CAT评分与肺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李德经周晓燕张楠凌琳...
    772-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不同表型评估测试问卷(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与肺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61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CAT评分、肺功能检查结果及肺外合并症、肺内并发症等情况,按临床表型分为肺气肿组(n=200)和支气管炎组(n=161),分析肺气肿组200例和支气管炎组161例COPD患者CAT评分与肺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肺气肿组CAT评分高于支气管炎组(P<0。05),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低于支气管炎组(P<0。05),吸气分数(IC/TLC)低于支气管炎组,残总比(RV/TLC)高于支气管炎组(P<0。05);肺气肿组肺间质性病变、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均高于支气管炎组(P<0。05);支气管炎、肺气肿组CAT评分均与FEV1%、FEV1/FVC、IC/TLC呈负相关(P<0。05),与RV/TLC呈正相关(P<0。05),肺气肿各参数相关度更高(P<0。05);肺气肿组不同CAT评分患者肺间质性病变、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炎组不同CAT评分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CAT评分的升高,肺气肿组肺间质性病变、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上升,支气管炎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上升。结论:COPD肺气肿表型CAT评分较支气管炎表型高,肺功能降低更明显,呈现肺过度通气,气流受限特点,更易并发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且与CAT评分变化密切相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肺功能预后

    基于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评估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王化义武云哲王红艳胡江敏...
    778-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评估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盆底肌锻炼治疗,研究组(48例)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功能障碍调查表(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肛提肌超声参数。分析肛提肌超声参数与PFDI-20、PFIQ-7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后PFDI-20、PFIQ-7评分,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较治疗前降低(P<0。05),静息时肛提肌厚度较治疗前增加(P<0。05)。研究组治疗后PFDI-20、PFIQ-7评分,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静息时肛提肌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面积与PFDI-20、PFIQ-7评分呈正相关(P<0。05),静息状态肛提肌厚度与PFDI-20、PFIQ-7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经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后肛提肌裂孔大小较治疗前降低,肛提肌厚度较治疗前增加,且与PFDI-20、PFIQ-7评分改善有关,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可客观、有效评价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锻炼临床疗效

    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技术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分析

    周知周璟黎业娟陈琳...
    784-787,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ERT)技术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4月期间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50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ERT技术分为ERT组(n=78,接受ERT技术)和无ERT组(n=72,未接受ERT技术)。按照反复种植失败患者是否临床妊娠分为临床妊娠组和未临床妊娠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异位妊娠率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ERT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高于无ERT组,移植日内膜厚度大于无ERT组,移植胚胎数少于无ERT组,流产率低于无ERT组(P<0。05)。所有患者按照是否临床妊娠分为临床妊娠组(n=85)和未临床妊娠组(n=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妊娠与年龄、移植胚胎类别、移植胚胎数量、总周期数、FSH、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有关(P<0。05),而与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不孕类型、胚胎冷冻保存时间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FSH偏高是临床妊娠的危险因素,而移植胚胎类别为囊胚、移植胚胎数量偏多是临床妊娠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ERT技术用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FET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妊娠。年龄、FSH、移植胚胎类别、移植胚胎数量是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

    子宫内膜容受性反复种植失败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影响因素

    中药灌肠对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的影响

    罗琼玉李文全陈磊冯磊...
    788-791,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对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ARP)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行放疗的宫颈癌ARP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常规治疗,n=90)和B组(A组的基础上接受中药灌肠,n=90)。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放射损伤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IL-1β、IL-8、TNF-α水平变化情况,并对比不同放射性直肠炎分级患者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结果: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黏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稀便或便秘、肛门灼痛坠痛、口干口苦、尿赤等证候积分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的放射损伤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放射性直肠炎分级Ⅲ级、Ⅱ级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高于Ⅰ级,且Ⅲ级高于Ⅱ级(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宫颈癌ARP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改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有关。

    中药灌肠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临床疗效IL-1βIL-8TNF-α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通气功能、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朱丹郑武田姚超李晨...
    792-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通气功能、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3年1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肺通气功能指标[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F%TE)、达峰容积比(VPF%VE)]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治疗10d后CRP、IL-6、PC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0d后IgA、IgM、IgG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0d后VT、TI、TE、TI/TE、TPF%TE、VPF%VE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支气管肺炎,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免疫球蛋白,且安全性较好。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支气管肺炎肺通气功能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

    孕早期血清雌激素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风险的关系研究

    吴桂杰时玲玲王艳李霞...
    796-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清雌二醇(E2)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HDCP患者(HDCP组),另取同期产前检查健康孕妇80例为对照组,根据HDCP分类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26例)、子痫前期-子痫组(35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组(21例)、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组(18例)。检测血清E2水平,比较对比不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血清E2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HDCP发病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2水平预测HDCP的价值。结果:HDCP组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子痫前期-子痫组血清E2水平低于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组、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组、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组血清E2水平低于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组、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年龄≥35岁、高孕前BMI、产次≥2次、高血压家族史、母亲HDCP病史是HDCP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E2是保护因素(P<0。05)。E2预测HDCP的临界值为162。35 ng/L,曲线下面积为0。744,灵敏度为79。00%,特异度为76。25%。结论:HDCP患者孕早期血清E2水平显著降低,且与HDCP病情加重有关,检测E2水平可预测HDCP风险。

    孕早期雌激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影响因素

    征稿启事

    后插1-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