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张培富

双月刊

1000-5935

xbw1@sxu.edu.cn;xbw2@sxu.edu.cn

0351-7018311

030006

太原坞城路92号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学术创新,质量第一”的原则,紧密追踪学术前沿,高度关注学术热点,对于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具体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成果,不受栏目限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未来时间洞察力对青少年学业投入影响的纵向研究

    靳义君
    95-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197名高中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短时密集数据收集,运用日记法探讨了未来时间洞察力对高中生学业投入的影响.通过每日追踪学生的学业行为,详细记录了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投入等变量的变化情况,旨在揭示这些因素在高中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动态相互作用.多水平中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对高中生学业投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高中生学业投入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投入的影响显著地受到主动性人格的调节,即个人具有主动性人格的倾向越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投入的正向预测作用就越强.这些发现不仅为深入理解高中生学业投入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有助于指导学校和家庭采取更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以培养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主动性人格,提高其学业投入.

    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业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主动性人格

    社会救助、收入差距感知与困难群体共同富裕

    岳经纶彭晓艳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23年全国公众福利态度调查"数据,将困难群体共同富裕分为物质共同富裕与精神共同富裕两个维度,通过OLS回归方法,分析社会救助对困难群体共同富裕的影响和收入差距感知在此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社会救助对促进困难群体物质共同富裕和精神共同富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效应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收入差距感知在社会救助影响困难群体共同富裕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分组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救助对女性困难群体物质共同富裕的影响较男性更强,对男性困难群体精神共同富裕的影响较女性更强;社会救助对农村困难群体共同富裕的影响要显著大于城镇;在促进困难群体物质共同富裕方面,物质和经济救助的影响要大于就业帮扶和教育帮扶;在促进困难群体精神共同富裕方面,教育帮扶的影响要大于物质和经济救助、就业帮扶.据此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社会救助收入差距感知困难群体共同富裕中介效应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互助养老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

    魏蒙杜鹏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助养老是一种基于交换和互惠、以互助服务为核心的养老模式,可以破解老人在无人监护下突发意外的困境,同时对于缓解老人的孤独感、提升老人的生活幸福感有积极的意义.作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互助养老是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老龄问题的积极回应,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和制度优势.我国互助养老已初步建立起利于持续发展运行的多元服务支撑系统.实践中推广较为广泛的有互助幸福院、时间银行、老年协会+社会组织、党建+互助养老四种模式.当前,我国在推动互助养老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目标定位与发展方向不够明晰、协作参与和内在驱动力不足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养老服务可从明确互助养老的定位、构建互助养老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营造互助共同体、激发内在驱动力等方面完善.

    中国式现代化互助养老定位发展方向

    国际舆论新格局中的"大舆论场"及其舆情研判

    王蕾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媒体格局也发生新改变.同时,人类遭遇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急剧变动,网络舆论形势更加严峻,全球舆论生态随之发生深层次改变.从宏观视角分析国际、国内舆论融合的舆论场新格局,数字技术的大力加持、意识形态的激烈交锋、国际舆论格局中异军突起的"中国变量"是导致全球舆论格局日趋复杂的三大因素.基于全球化视野下的"大舆论场",国际、国内舆论由相互促动发展为议程融合,两个舆论场之间的边界逐步消解,"议程融合"的局面已成为一种舆论常态;然而,网络舆论的新变局又导致"议程融合"呈现出极度复杂化特征,对"大舆论场"舆情的精准研判显得至关重要,而对舆情"真实性"的研判、对国际舆论领域"灰色地带"的认知判断,以及对重大风险舆情中"情绪感染"的敏锐感知与有效引导是舆论监测的有效方法.

    国际舆论格局大舆论场舆情研判

    新中国品牌国际传播的历史演进及动力因素

    赵新利宫效喆
    127-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品牌国际传播历经品牌实力由弱渐强、传播对象从少数国家走向多数国家、传播媒体从传统走向数字化的历程.依据关键节点进行分期,可框架性地呈现品牌国际传播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变迁.在品牌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中,宏观制度、行动者、国际环境、观念更迭共同构成了推动力.当前,中国品牌国际传播不仅要担当起重塑"中国制造"整体形象的任务,也应成为中国国际传播的新动能,坚持长期主义,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品牌国际传播历史演进动力因素国家形象

    数字化转型、金融市场化与企业绿色创新

    蒋殿春潘晓旺
    13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消费观念的转变,企业面临环保要求的提升和绿色消费趋势的增长,数字化转型和金融市场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愈发显著.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2020年数据,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直接效应,以及金融市场化如何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增强资金支持加强该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而且金融市场化可以通过加强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代理成本下降、融资约束缓解与研发投入扩大效应来进一步增强这一作用.此外,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密集度,进一步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不同类型企业绿色创新的差异性影响,以及金融市场化的差异性调节作用,为制定针对性的环保政策和激励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数字化转型绿色创新金融市场化信息透明度资金支持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闫克远
    14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及互联网技术驱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这一现实背景,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考虑内生性、替换关键变量和调整样本之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数字化水平、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此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重污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绿色创新影响更为显著.研究揭示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企业绿色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并扩展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效应研究,同时对进一步深化数字经济与促进企业绿色创新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网络基础设施绿色创新数字化人力资本融资约束

    学术成果介绍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