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化工
应用化工

朱明道

月刊

1671-3206

yyhg@vip.163.com

029-85561216

710054

西安市西延路61号

应用化工/Journal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用性、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和交流化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适用技术,及时报道国内外化工科技动态和市场信息,注重为科研生产、成果转让,产品销售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OF材料用于肉苁蓉总黄酮的富集研究

    任和张瑞平郭文娟侯伟钊...
    2308-2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不同MOFs材料在富集分离肉苁蓉总黄酮的表现及最佳吸附解析条件。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Zn(nicotinate)2]n、MIL-101(Cr)、MIL-101(Fe)、MIL-53(Fe)、MOF-5 五种MOFs材料,通过PXRD、FTIR、SEM和TG等进行表征确保其准确合成,以不同条件下的吸附解吸量为指标,评价吸附解吸附性能,经过筛选得出烟酸锌配位聚合物[Zn(nicotinate)2]n([Zn(NA)2])综合性能最佳,并确定最佳吸附解吸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6h,样品原液 pH 值 5。0,样品原液浓度 2。20 mg/mL,此条件下[Zn(NA)2]对肉苁蓉总黄酮的吸附量为62。91 mg/g。最佳解吸条件为30%乙醇溶液,解吸率为45。52%。吸附解吸后肉苁蓉中总黄酮纯度由 9。33%提高到48。23%。[Zn(NA)2]吸附解吸前后经PXRD表征晶型稳定。实验显示[Zn(NA)2]表现出高吸附性能,对肉苁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高效的富集和纯化效果。因此,MOFs作为新兴的中药有效成分富集分离材料,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金属有机框架(MOFs)肉苁蓉总黄酮

    水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其对双酚A的吸附性能研究

    杜宏学朴明月
    2315-2319,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反相乳化/光聚合法制备了水凝胶微球并将其用于水溶液中双酚A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pH值8。0以下时双酚A的吸附容量受到的影响较小,而当pH值大于8。0 时,吸附容量将下降,最大吸附量为4。71 mg/g,吸附过程在12 min内可以达到平衡。双酚A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和Freundlich线性等温线模型。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和放热过程。循环5 次后,水凝胶吸附剂依然保持100%的吸附能力。将水凝胶应用于真实地表水体中双酚A的吸附时,其吸附容量为模拟溶液的91%。

    水凝胶微球双酚A吸附模型光聚合废水处理

    丙烯酸酯接枝木质素磺酸钠共聚物乳液土壤固化剂的合成及性能

    陈玮琦白晓成张光华侯飞帆...
    2320-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出稳定性强、经济环保、抗水性良好的有机高分子类土壤固化剂,选取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为功能单体,以木质素磺酸钠(SLS)进行接枝共聚,利用反应型乳化剂ANPEO10 和DNS-86 提升乳化效率及稳定性,采取预乳化半连续加料方式和种子乳液法进行接枝反应,制得一种新型高分子乳液土壤固化剂PAAB与PAAS,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高分子乳液性能稳定,TSI均小于0。2;加入固化土中,其交联网状结构包覆土颗粒,乳液中的功能基团与土壤中阳离子键合,形成凝胶物质,固化土/水表面接触角可达到91。68,99。21,PAAS固化土养护7d后抗压强度可达到368。4 kPa,减小了试样土膨胀率及降低了冻融循环作用对固化土的影响。

    土壤固化剂木质素磺酸钠无侧限抗压强度冻融循环团聚稳定性

    磷基阻燃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李冰何明勇曹路刘怡君...
    2325-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水性聚氨酯(WPU)阻燃剂稳定性差、阻燃效果不佳、影响基体力学性能等问题,以双酚芴(BPFL)和苯基膦酰氯(BPOD)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磷基阻燃剂(FHPLC),并将其作为扩链剂,合成了系列本征型磷基阻燃水性聚氨酯(FHWPU)。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UL-94 垂直燃烧测试仪、零锥量热计、附着力测试仪等对FHPLC和FHWPU的结构、耐热性、阻燃性以及应用性能进行考察并探究了其阻燃机理。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FHPLC,并以不同含量的添加量获得了系列FHWPU薄膜。随着FHPLC含量的不断增加,FHWPU薄膜的力学性能、耐热性、阻燃性均逐渐增加,且均具有优异的应用性能。

    水性聚氨酯磷基阻燃剂阻燃性耐热性苯基膦酰氯双酚芴

    青川岩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及疲劳特性研究

    陈忠锋郭斌强徐英强党涛...
    2331-2337,2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青川岩沥青(Qingchuan rock asphalt,QRA)和 SBS 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以 2%,3%SBS 和 5%,10%,15%QRA为改性剂,制备得到6 组QRA/SBS复合改性沥青(QRA/SBS composite modified asphalt,QSMA),综合研究QSMA基本路用性能、微观改性机理、高温流变性能和疲劳特性。结果表明,QRA能够提高QSMA软化点并降低针入度,SBS对提升QSMA的5℃延度有利。特征官能团显示QSMA与基质沥青含有相同烃类化合物,QSMA改性机理为物理改性。QRA和SBS掺量的增大能提高沥青的变形阻力,抑制沥青不可恢复形变的产生,进而提升QSMA抵抗高温车辙变形的能力。QRA和SBS的加入可提高沥青的劲度和弹性。QRA和SBS能提升沥青基体抵抗疲劳断裂的能力,表现出更小的应变依赖性和更好的抗疲劳性。综合三大指标、高温流变实验与疲劳实验结果,推荐最优掺量组合为3%SBS+15%QRA。

    青川岩沥青SBS改性沥青高温流变性能疲劳性能

    钾修饰铁锆氧载体制备及煤化学链燃烧中钾元素赋存形态探究

    魏国兴刘涛宋方林焦发存...
    2338-2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察了制备条件对载氧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HSC Chemistry考察了温度与还原度(Rox)对钾元素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ZrO2 的添加量为 30%,K2CO3 的添加量为 5%,载氧体的煅烧温度为800℃。煤过量或较高时钾元素的赋存形态主要为气态钾单质K(g)。而在系统中载氧体含量足量或过量时,在高温时钾元素的主要赋存形态转变为了KFeO2。并且只有在反应温度较低且载氧体还原程度较深时,钾元素才能保持以K2CO3 的原形式存在。

    载氧体化学链燃烧HSCChemistry模拟钾赋存形态

    聚乙二醇相变材料对沥青混合料融雪化冰能力的影响

    乔建刚程婷婷
    2345-2351,2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聚乙二醇相变材料对沥青混合料融雪化冰能力的影响,在沥青混合料拌合过程中添加相变材料,同时考虑聚乙二醇相变材料的适用性,采用AC-10 和AC-13 两种级配,并设计了海绵冻结实验、冰层黏附力实验、融冰实验3 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聚乙二醇相变材料会加速海绵的解冻,且相变材料掺量越高、光照强度越大,海绵与沥青混合料冻结在一起的时间越短;聚乙二醇相变材料能够大大降低冰层与沥青路面的黏附力;相变沥青混合料的累计融冰质量和融冰速率均大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变材料掺量的增加以及环境温度的降低都会提升其相对融雪化冰能力;聚乙二醇相变材料在不同级配中均表现良好的融雪化冰效果,可以应用于冬季路面除冰雪。

    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相变储能材料聚乙二醇融雪化冰

    不同粒度煤掺配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研究

    刘国斌夏宝亮陆启均郭林芳...
    2352-2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高灰熔融温度的两淮矿区煤(HN)和内蒙古低灰熔融温度煤(ER)分别筛分至>150 μm,75~150 μm,48~75 μm和<48 μm四个粒径区间,对不同粒径区间煤样的质量占比、灰分产率进行分析,利用XRF、XRD和热力学平衡计算研究不同粒径区间煤样的灰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煤灰熔融过程中液相量随煤样粒径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粒度煤掺配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HN煤的煤灰平均粒径随着煤的粒径增加而增大,粒径>48 μm ER煤的煤灰平均粒径约为3 μm;HN煤的灰分产量随着煤的粒径增加而增大,而ER煤则相反。不同粒径区间的HN和ER煤的灰化学组成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随煤粒径增大,HN和ER煤灰熔融特征温度(AFTs)分别呈现逐渐增加和减小趋势。不同粒径HN与ER煤相配后,配煤灰熔融温度介于两者之间,而当HN煤(<48 μm)与ER煤(>150 μm)相配后(质量比1∶1),煤灰中高熔点莫来石转化为低熔点钙长石,使得煤灰流动温度降低最低(1 317℃)。

    配煤粒径分布灰熔融特性化学组成矿物种类

    高效AOPs-A/O工艺处理典型染料废水的研究

    李洋魏超尹前李永强...
    2358-2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拟分散蓝(DB)、靛蓝(IB)、活性红(RR)三种典型染料废水进行个性化高级氧化(AOPs)-A/O工艺的设计及效能探究。结果表明,过硫酸钠(PO)/芬顿(FO)工艺处理DB和IB,PO/臭氧(OO)工艺处理RR。COD去除率分别为64。51%,64。49%,70。63%,色度去除率均为98%以上。随后与A/O工艺组合,控制A/O装置温度T=30℃,厌氧HRT=48 h,好氧HRT=24 h(DO=6 mg/L),运行负荷0。097 kg COD/(m3·d),使DB、IB、RR的COD去除率分别为89。39%,90。66%,89。94%,矿化率(ME)分别为 67。04%,85。97%,72。24%,B/C值分别由 1。03,1。04,3。706 提高为1。35,1。35,5。15,为实际工程处理染料废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染料废水高级氧化生物处理

    碳钢在CO2/H2S共存体系下油田采出水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曲虎陆诗建林俊岭马艳辉...
    2366-2371,2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CO2、H2S和高矿化度是油田采出水中 3 种常见的腐蚀因素,当 3 种腐蚀因素同时存在时,腐蚀行为远比CO2、H2S和高矿化度单独作用时复杂。利用反应釜模拟高矿化度采出水同时存在CO2 和H2S的实际工况,研究了CO2 分压分别为0。15,0。75,1。5 MPa,H2S分压为0。000 15 MPa,温度为50,60,70℃条件下,20G、L245N 和L360Q三种碳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3 种碳钢在CO2/H2S共存的油田高矿化度采出水体系中均腐蚀严重,在液相中比在气相中腐蚀更为严重,最大腐蚀速率达到 3。4 mm/a,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腐蚀速率整体呈现波动性下降的趋势;随实验温度的提高其腐蚀速率呈总体增大趋势;在 3 种分压条件下,腐蚀速率随CO2 分压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分压0。75 MPa时腐蚀速率最大;3 种材质腐蚀速率大小顺序为L245N>L360Q>20G,则耐蚀顺序为 20G>L360Q>L245N。

    CO2/H2S共存体系高矿化度采出水腐蚀速率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