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教育研究
思想教育研究

陈曦

月刊

1002-5707

sx@ustb.edu.cn

010-62332831 62334268

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内

思想教育研究/Journal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的会刊。经过2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核心期刊,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时代发展中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访朱新均同志

    本刊记者
    3-9页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重要论述的内涵要义论析

    武文豪周向军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新的时代条件和发展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更为精准深刻的科学判断.这些科学判断,以大历史观的宏阔视野梳理马克思主义的演进历程,以深邃透彻的理论思维剖析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属性,以持之有据的战略预见研判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揭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意蕴,以鲜明敏锐的政治清醒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以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意蕴深厚的崭新论断指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路径,以系统完备的有力举措抓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科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真谛,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和重要的价值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内涵要义内在逻辑

    习近平新年贺词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与方略

    汤桢子佘双好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国家主席身份连续11次发表新年贺词.每年发表新年贺词既是一项带有象征性的仪式活动,也是一次面向广大民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习近平新年贺词主要围绕彰显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凸显人民中心的价值立场、昭示赓续传承的民族精神、呈现砥砺奋进的政党形象、展现命运与共的世界情怀这5个维度展开,在话语风格上巧妙运用网络流行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句、隐喻修辞等多种表达技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习近平新年贺词中既寄予着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凝聚价值共识、激发奋斗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涵养创新精神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等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还蕴含着通过仪式展演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话语表达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情感浸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等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习近平新年贺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风格教育方略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建设的科学思维

    安静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实践的理论升华,创新了中国共产党管网治网的理念、路径与方法,形成了对网信事业发展的系列科学论断,取得了网信事业建设的巨大成就.这一重要思想蕴含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全球思维五大科学思维,是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南,是引领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遵循.

    网络强国网信工作网络强国战略科学思维

    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嬗变与应对

    蒲清平何丽玲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矛盾内力、技术外力和主体动力等"三力"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主体"祛魅—附魅"的双重境遇、客体"虚拟—现实"的双重面相、内容"抽象—具象"的双重形态、场域"沉浸—沉迷"的双重效应和过程"互动—互斥"的双重路向等嬗变,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必须坚持主体"赋能"、客体"赋权"、内容"赋魂"、场域"赋义"、以"智"赋"动",促进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整体上的"合"与内在的"和",发挥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的双重合力,才能将应然的技术想象转为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实然效能.

    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嬗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

    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的早期结合与适应论析

    赵玉枝胡树祥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的早期结合与适应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直面教育信息新技术的影响并主动适应教育环境,直面教育对象自主性的提升并自觉转变教育方式,直面黄颓毒等负面信息的泛滥并积极开展教育引导,显示出无惧困境的勇气、顺势而为的智慧、创新向前的力量,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立足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更加重视技术要素及其带来的影响,深刻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所实现的系统变革,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不断书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入网适应

    数据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探析

    唐彦章杨业华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是数字时代的新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数字化智能化的跃升.国家政策的导向、数智技术的成熟应用和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支撑为数据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提供了可靠保障.相比以往,数据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显现出预测数据的巨量性和多维性、预测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预测方法的客观性与充分性、预测结果的可视性和动态性等特征.推动数据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预测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夯实数据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理论基础、培植数据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新型人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数字平台三方面协同发力.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数字化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内容

    钟启东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的本质是概括,从实践经验中生成抽象的普遍性,这个普遍性的具体化就是知识的适用,新的知识从这里再生产出来,正是这个知识逻辑提出了主体性和自主化问题.知识自主不是知识自决,而是知识自觉和知识创新.不是知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知识.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术语革命,思想政治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致力于揭示规律、指导革命、推进文明,这也使得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既是学科自觉,也是意识形态要求:反思和超越西方知识,继承和扬弃传统教化,阐释中国实际,确立自身独立性;整合创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发展的自身知识和用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从构成性和功能性的学科化视角,探讨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体系、范畴体系、命题体系、理念体系、规律体系、方法体系和支撑体系,用内容证明自主、用原理厚植知识、用理论引领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逻辑

    李辉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战略,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动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回答为谁建构、谁来建构、建构什么、如何建构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逻辑主要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体性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主导性逻辑、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目标导向逻辑、坚持系统观念的整体性建构逻辑、遵循批判继承的知识生产逻辑等.这几个方面的建构逻辑各自独立,又相互支撑,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政治性与学术性、价值性与知识性、自信自立与开放包容等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三重进路

    张毅翔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学徒状态"外在反思的同时,需从学术自觉、内涵发展、创新协同三大层面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在学术自觉层面,应加强主动意识和学术自觉,提升学术自信和学术作为,厘清知识体系自主建构的层次性.在内涵发展层面,须推进"三大体系"均衡发展,提升自主知识体系的学理性,拓宽学科研究边界.在创新协同层面,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文化交融中生成新的学科论域;根植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不断建构新的自主知识体系;加强各类平台资源的协同联动,促进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学术自觉创新